肖健
用薄层-比色法测定了中成药清宫冲剂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差为1.0%(n=5).可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王树实;姜鸿;邹桂欣 刊期: 1999年第12期
近视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轴性近视,二是屈光性近视,三是假性近视.前两种已发生器质性变化,为器质性近视;后一种无器质性改变,多是因青少年用眼不当所致,如看电视时间过长,距离太近,或学习环境光线不良,体位不正,目标过近或使用目力不当,使调节太过以致视力过度疲劳,睫状肌长期痉挛,导致晶状体持续处于凸度增加的状态,而出现近视症状.在临床上,青少年近视多属此类.而耳穴压豆治疗此类近视疗效突出.对器质性近视也有明显疗效,需要的治疗时间较前者为长.近5 a,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治青少年近视507例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秀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味,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的趋向,归经是药物用于不同脏腑经络治疗的依据.因为每味药都包含着气和味、升和降、浮和沉.有些药物生熟作用有别,加入辅料共制使药物作用趋向和归经不同,因此药物生熟,加入辅料共制,炒、炙、煅、蒸、煮等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冬萍;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治疗40岁以上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8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按照国际阳痿学会的阳痿定义: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使性交不满意,且有3个月以上病史作为诊断标准.86例中年龄小的40岁,大的72岁,都为已婚,配偶健在;病程长20 a,短3个月;有8例承认夫妇关系不协调;合并有高血压11例,肺气肿17例,甲减8例;体检发现阴毛稀少,萎黄夹有白色阴毛的72例;睾丸纵径<3.5 cm66例;夜间及清晨阴茎很少勃起(10 d中0~1次勃起)的68例,阴茎海绵体注射 PGE1 15 μg 后能正常勃起的79例.
作者:解小成 刊期: 1999年第12期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种子团[1].为中医临床用之芳香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等功效.近,地区由药材部门购进的草豆蔻药材内掺有约20%的伪品,经鉴定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ma zedoaria (Berg.) Rosc的干燥种子团.为确保中医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将其简易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景芝 刊期: 1999年第12期
沙棘又名白醋酸柳或黄酸刺,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维生素类、黄酮类、萜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油、脂肪酸、有机酸以及15种微量元素.它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本文将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刁景丽;白在贤;李彩霞;刘占强 刊期: 1999年第12期
笔者于1990~1997年间对来自中医妇科门诊的45例不孕证病人(已排除男方疾患),均作治疗前超声检查,卵泡监测,受孕后超声复查,中医治疗继续观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王其芳;俞亚虹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浙江使用的功劳叶进行了品种调查,发现主要有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枸骨、华南十大功劳等4种植物,并对它们进行植物性状特征鉴别.
作者:陆维承 刊期: 1999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中西药配伍应用中所固有不良反应的累加或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的增加,必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而必须引起重视,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崔丽君;安丽 刊期: 1999年第12期
中药醋制已有2200多年历史,其品种达250余种,其中植物药144种、动物药53种、矿物药54种.据文献记载,中药醋制始于先秦,用醋制药7种;到唐代增加到33种;宋代增加到99种,为品种增加多,发展快的年代.满清时代,发展中药醋制品2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39个品种.如先秦有商陆载于<五十二病方>,唐代有豉载于<新修本草>;艾叶、磁石载于<银海精微>;宋代有乌蛇肉、禹粮石、蛤蚧、虎骨、芫花、雄黄、巴豆、防风、五灵脂等,载于<太平圣惠方>;清代有射干、木鳖子、酸枣仁等,载于<得配本草>;解放后增五味子、没药、豹骨、载于<中药大辞典>.
作者:肖健 刊期: 1999年第12期
通过1例乌头碱中毒死亡事件,说明加强对毒性中药炮制加工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建议将毒性中药炮制加工品纳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监督管理.
作者:陈坚 刊期: 1999年第12期
穿山甲来源于珍稀濒危动物,主要成分为角质蛋白,其资源越来越少.为不使这一动物资源枯竭,本文对其代用品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为使其角蛋白不浪费,对其剂型也做了探讨.请同行们积极参与,使这一工作逐步完善.
作者:毕泗科;张孟蕊 刊期: 1999年第12期
水,对中药材有较强的穿透力,可溶解中药材中的生物碱、甙类、有机酸、鞣质、蛋白质、糖类、多糖类和无机盐等有效成分,是煎煮中药的常用溶媒.在实践中,笔者观察到煎药用水的质与量,煎煮的时间与方法,对药效均有较大的影响,简述如下.
作者:林德元;徐锦池 刊期: 1999年第12期
腰脊柱是人体上半身体的支点,为整个脊柱负重大的部位,也是活动多频繁的部位.在大强度高对抗的竟技体育运动中,急性腰扭伤是各运动项目中极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损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肌肉、韧带损伤和关节扭伤等.损伤后主要由于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而影响其训练.笔者根据其不同的损伤部位分为腰肌拉伤、棘间韧带损伤、小关节损伤和骶髂关节扭伤等四型,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景林 刊期: 1999年第12期
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的用药分析,旨在根据本院中医的用药特点,对中药实施计划采购、合理储备、量化管理,并为中药房药斗的合理排列提供依据.1 习用品与单张处方用药数量1.1 统计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药处方123578张,将每张处方中的每味中药及其剂量输入微机,用自编程序,统计出所用到的中药种数、每剂药平均含药味数与剂量.
作者:叶世登;杨小平;李原 刊期: 1999年第12期
笔者常发现一些假劣中药材及其伪品在市场流通,尤其是贵重紧缺的品种中假冒现象较为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中药治疗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贵重中药材及伪品的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赵延斌 刊期: 1999年第12期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连红愈创灵中连翘甙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作者:刘爱华;张玲;单卫华;时延增;孙茂丽;李春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之一,随着医院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药学领域中,实现科学化管理已是必然趋势.为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高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查询及统计,简化取药过程,减少库存,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针对药局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软件,以满足各部门工作的需要.具体论述如下.
作者:冷爱晶 刊期: 1999年第12期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以往在治疗上采用消炎及对症处理.自1998-11以来,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咽舒合剂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咽舒合剂的制备方法及治疗结果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戈大春;张焕清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水蛭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水蛭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余种,而今仅沿用了净制、切制和滑石粉烫炒制几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就其生品和炒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水蛭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找出突破点,多学科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水蛭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蛭制品.
作者:蒋纪洋;郝桂英;宋朝霞 刊期: 199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