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树芳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建立的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总结,从常用动物的选择、模型的分类到模型的应用及仍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强调在实际运用时,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模型,而应该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能敏感地反映出研究指标的动物模型.
作者:王春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救治,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疗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2010年12月接诊的1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02例治愈(87.93%),发生并发症14例(12.67%),死亡13例(11.21%).结论:结合受伤情况、临床症状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选择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对提高伤者的生存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奇勇飞;罗大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2010年住院病人的疫标本培养有真菌生长时,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从而得出那些药物对真菌感染的抑制效果较好,哪些效果一般,那些根本没有作用,进而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有力而可靠的依据.
作者:康文斌;李瑞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胃脘痛病机病因复杂.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我认为对于本病的治疗应从病因着手,一般有脾虚、肝郁、瘀血、积滞4类,如能应用自如,在临床上每获良效.1 脾虚胃痛,当分阴、阳两虚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素体脾胃虚弱,或者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均可致运化功能失常,出现脾虚胃痛.以胃脘隐痛,食后痛减为临床特点.伴面色萎黄,乏力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脉弱等症状.
作者:贺永旺;鲁生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脊髓损伤是脊椎骨折与脱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表现常为四肢完全瘫或不全瘫<'[1]>.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下降.他们经常产生恐惧,焦虑,抑郁与暴躁,甚至绝望和轻生的念头.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应予以重视.我科自2003年5月到2010年5月对2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戎凤玲;胡忠莲;史维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伴膀胱内压达40 cmH20以上,采取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8例膀胱内压始终未达到40 cmH20,且在膀胱注水充盈过程中无逼尿肌不稳定出现,行膀胱造瘘治疗后出院,1~6个月后经尿动力学检查复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其中5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剩余3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王玉宝;王佳;安海泉;管智慧;郑树江;田迎春;傲日格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我院护理部于2007年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作为小组的网络成员,笔者努力做好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自我监护能力,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用药的复杂性以及对糖尿病饮食控制产生误解等原因使得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如果低血糖反应得不到及时抢救,就会导致患者休克,危及生命.而健康教育对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起了积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善喜等临床表现,且部分患者始终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在临床中,根据上述表现,以中风合并郁证辨证施治,可明显提高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关系.方法:将14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肾病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采用速率法检测尿NAG值,并与3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lb/Cr、NA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NAG成正相关(r=0.625,r=0.510,P<0.05).结论:检测尿mAlb/Cr、NAG有助于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磊;邓君;李蓬秋;包明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益肝化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以益肝化瘀汤治疗.结果:一级疗效26例,占44.8%;二级疗效18例,占31.1%;三级疗效10例,占172%;无效4例,占6.9%;总有效率93.1%.结论:益肝化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海永慧;王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医生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方法:对5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配合体会总结.结果:只有1例胆囊周围严重粘连术后出血较多外,其他病例均手术顺利.结论: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只有全面熟悉手术过程,掌握器械的用途和性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韩华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我国糖尿病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多.目前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迄今尚无有效方法能够防止其发展和恶化.如何有效的防治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当前糖尿病和肾脏病学者们共同的研究热点.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2月使用降糖益肾汤在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肾功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1例川崎病惠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观察实施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同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61例川崎病患儿58例治愈出院,3例发生冠状动脉改变,经随访3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川崎病患儿实施有效合理护理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珊;周燕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卫生是洗手与手消毒的总称.医务人员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25%~50%<'[1]>.中心换药室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被患者血液、体液、各种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和敷料;每天要再造、发放各种换药碗200多副及无菌器械和敷料,如果不注意个人手卫生,极易通过于传播细菌而造成院内感染的爆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手卫生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手卫生的现状不容乐观.凶此加强中心换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罗彩霞;袁爱杰;杨晓萍;王永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牛兴东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内蒙古名中医.从医四十余载,长于治疗内科疾病,尤擅长脾胃病的诊治.多年的临床工作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诊疾病,病证结合;治未病,脾胃先行;脾胃病,重调气血.今择其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郭增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术后的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眸1月-2010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并成功随访的、无不良病史、无输卵管粘连的患者149倒,分为保留输卵管术后通液组、保留输卵管术后不通液组及切除输卵管组,运用X<'2>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组之间患者生育结局的差异.结果:149例患者中,术后行通液术组的宫内妊娠几率高,切除术输卵管组术后异住妊娠率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对无不良病史及无输卵管粘连的并保留输卵管的患者术后可行通液术改善输卵管的功能状态.
作者:梁朵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型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中小医院,二级医疗卫生机构都配置了CT.CT机扫描已成为医疗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常规诊断方式,合理的使用CT机,尽量降低使用成本,是医院必然面临的问题.CT球管是CT的重要配件之一,价格昂贵,在使用过程中,因工作强度的不同,球管的使用寿命也不同,所以要经常更换,球管更换经费占据了CT运行成本中的较大部分.因此,掌握球管的多发故障类型与维修保养方法,对CT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的延长,使用成本的降低,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是当今世界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人发病率为10%,其中90%为原发性高血压,而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2/3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1]>.因此,加强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坚持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可提高高血压病的治愈率、长期稳定地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润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以躯体症状就诊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误诊情况.方法:将在各科以躯体不适就诊经多方诊治无效而转诊于我院精神心理科,且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8分,抑郁自评量表SDS≥60分(标准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患者132例进行临床、量表及疗效分析.结果:132例患者经帕罗西汀治疗6周后HAMD、SDS、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以躯体主诉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及早识别,适当治疗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躯体不适,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郭晓娟;郭丽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其副反应的处理.方法:对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使用利培酮治疗,对其使用剂量、临床疗效、出现药物副反应及副反应处理的分析.结果:利培酮治疗的每日剂量为3.96±35mg,出现药物副反应时间、药物剂量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无差异性,治疗的显效率为78.5%,副反应发生率为43.5%.结论: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但其锥体外系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使用苯海索对抗副作用有效.
作者:王影;张泽玉;王焕秋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