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斌;李瑞凤
目的:讨论切挂加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切挂加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68例的临床观察.结果:68例患者均治愈,创面愈合时间45~90(平均60)d,术后无一例发生肛门失禁、畸形及狭窄等后遗症,随访无复发.结论:此手术方法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患者痛苦小,疗效确切.
作者:江明;陈德清;乔广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患者死亡.能否抢救成功取决于迅速有效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女,72岁,于半个月前开始每于劳累及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胸闷,胸骨后压榨性痛疼,向颈前放射,伴大汗,疼痛持续5~10分钟,休息10分钟左右上述症状可缓解,每日发作1~3次.于2011年2月10日入院,查体:T36.5℃,P 80次/min,R16次/min,BP150/80 mmHg.
作者:刘延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诱导期透析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护士根据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在增进护患关系的同时,提高透析质量.
作者:杨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医生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方法:对5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配合体会总结.结果:只有1例胆囊周围严重粘连术后出血较多外,其他病例均手术顺利.结论: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只有全面熟悉手术过程,掌握器械的用途和性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韩华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LM)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4月间,共有9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左主干狭窄≥50%(SYNTAX积分均≤32分),接受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9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Firebird支架15枚.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张腾;唐学杰;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唐波;杨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表现为右下腹疼痛的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A区2005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426例,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中,克隆氏病1例,盲肠癌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例,回肠坏死性憩室炎2例,宫外孕2例,黄体破裂2例,肠扭转坏死1例,右侧嵌顿疝2例.卵黄管感染化脓导致肠梗阻1例.结论:病史采集不仔细、体格检查不全面认真及辅助检查不完善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认真询问病史、系统体检、结合完善的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以减少急性阑尾炎误诊.
作者:胡永泽;乌新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香丹注射液是由降香和丹参提取加工精制而成的水溶液,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现代研究表明,香丹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保护肝功能、镇静以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胸闷、心绞痛、慢性肾炎和肾功能不全等症.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备受关注.通过对香丹注射液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临床引发不良反应的香丹注射液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多不曾发现有毒副作用,但在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以变态反应为多见(约占不良反应中的60~70%左右).
作者:张慧珍;赵慧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军队医院如何正确处理好医疗与教学的关系,把临床教学摆在相应的地位,培养出智能型、应用型医学人才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问题<'[1]>.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作者:任风铭;张专才;刘金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肿清除率及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加例患者,25例血肿基本清除,15例血肿残留量小于10%,2例出院后死亡,存活38例.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1级7例、2级15例、3级8例、4级5例、5级3例.结论: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暴露良好、止血彻底、组织损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无需行颅骨修补等优点.
作者:朱家伟;刘旭;匡涛;郑涛;黄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儿科是一门特殊学科,也是接收护理实习生的重点科室之一,临床教学区别于其他科室,教学过程要注重使护生克服心理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努力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及患病儿童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人群进行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因此,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生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角色转变、走向独立工作的关键一步.
作者:李春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术是骨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术后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手术后(尤其在两天内)失眠发生率高达90%以上.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失眠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延迟刀口及骨折愈合,通过对120例骨科术后失眠病人进行失眠原因问卷调查发现疼痛,体位不适等为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邓小华;曾红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乙醇依赖已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且是造成如今许多严重社会问题的原因.现有的抗乙醇成瘾药物主要包括阿片受体竞争性拮抗剂,抗焦虑药,NMDA受体调制剂,但是由于其副作用比较大,亟需研制一种新的药物.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胸腺释放胸腺肽(胸腺激素)对神经和免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胸腺五肽具有抗焦虑作用.研究胸腺五肽对乙醇依赖的作用,通过改善免疫来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进而改善行为,以期寻找一条新的解决乙醇滥用问题的途径.
作者:高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早期以脱水为主,适当运用止血药,并控制血压,待病情稳定予以改善脑循环等进行中性治疗,另出血部位行血肿穿刺微创治疗减轻颅内压1例.结果:通过以上治疗10例好转出院,但伴有相应神经功能障碍,2例失读及失写,3例局灶性癫痫,5例四肢肌张力减弱.结论:脑梗塞治疗过程中不易过早使用扩张血管,应积极控制血压,CT动态观察,如梗塞后出血,应以脱水为主,适量止血药,也主张早期手术恢复脑循环.
作者:雷琳;刘旭;郑涛;匡涛;朱家伟;黄建军;廖洪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加强新生儿监护室配奶的规范化管理,防止因不规范的配奶引起新生儿医源性感染,提高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人员对配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自律性,使新生儿接受安全的配奶.方法:奶瓶经高压消毒后放入专用的消毒柜,按无菌包严格管理,取用奶瓶、奶粉、配奶戴无菌手套,配奶铺无菌盘,全部奶液均实行现配现用.结果: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取用中的奶粉、取出放于无菌盘及储存中奶瓶、配好的奶液、取出放于无菌盘及储存中的配奶盅及匙作抽样检验共计200份,均未发现致病菌.结论:通过加强配奶感染控制,规范配奶流程,杜绝了因配奶而致的医源性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邵惠明;彭叶;干蓉;魏桃;王蕾;王俊英;沈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38例,并与对照组3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疗效显著,具有很好地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病因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出院诊断为心衰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1)共630例心衰患者入选,平均年龄为(64.27±11.88)岁~(69.95±10.81)岁,P<0.01;男性占51.90%;1999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年段组(A组)和2004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年段组(B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77±7.60)天~(12.07±6.40)天,P<0.05,呈逐年缩短;两个年段入院时心功能都以Ⅲ级多(45.93%~50.53%),Ⅱ级心功能患者有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为14.89%、24.66%),相反Ⅳ级心功能患者有逐年递减趋势(分别为34.58%、29.41%).(2)心衰病种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其中以冠心病比例居多,占总体43.96%,10年内高血压病从12.77%升至36.2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由25%减至6.56%(均为P<0.0001).结论:10年来,心衰住院患者年龄推迟,住院周期缩短;心衰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呈现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逐渐降低.
作者:张蕾;李霞;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对2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HI患者临床诊断全部经头颅CT检查确诊,基本痊愈6例,好转19例,死亡2例.结论: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当病情变化、加重时,及时检查CT是必要的,有利于HI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郑涛;刘旭;廖洪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的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因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而在肝内过渡沉积所致.肝纤维化的形成,因病因与损伤形式不同,其进展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同时还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
作者:张专才;宿敏;郑文艳;白石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四逆散化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采用中药四逆散化裁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60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治愈19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4.3537,P<0.01).结论:四逆散化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肖华业;韦少宣;白行官;劳耀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伴膀胱内压达40 cmH20以上,采取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8例膀胱内压始终未达到40 cmH20,且在膀胱注水充盈过程中无逼尿肌不稳定出现,行膀胱造瘘治疗后出院,1~6个月后经尿动力学检查复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其中5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剩余3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王玉宝;王佳;安海泉;管智慧;郑树江;田迎春;傲日格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