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误诊分析

胡永泽;乌新林

关键词:阑尾炎误诊, 原因,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表现为右下腹疼痛的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A区2005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426例,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中,克隆氏病1例,盲肠癌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例,回肠坏死性憩室炎2例,宫外孕2例,黄体破裂2例,肠扭转坏死1例,右侧嵌顿疝2例.卵黄管感染化脓导致肠梗阻1例.结论:病史采集不仔细、体格检查不全面认真及辅助检查不完善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认真询问病史、系统体检、结合完善的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以减少急性阑尾炎误诊.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复杂,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1]>.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因创伤大、后遗症重,病人耐受性差而难以接受<'[2]>.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微创血肿清除术,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了新的领域,令人鼓舞.现介绍近年来这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刘雨生;谭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骨科病人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手术是骨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术后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手术后(尤其在两天内)失眠发生率高达90%以上.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失眠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延迟刀口及骨折愈合,通过对120例骨科术后失眠病人进行失眠原因问卷调查发现疼痛,体位不适等为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邓小华;曾红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双腔囊宫腔填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腔囊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对12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双腔囊宫腔填塞止血.结果:双腔囊宫腔填塞术操作时间5~8分钟,止血时间5~6分钟,所有患者取出双腔囊后,子宫收缩良好,无活动性阴道流血,无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无子宫切除及死亡病例,成功率和有效率为100%.结论:双腔囊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止血迅速,疗效确切,简单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LM)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4月间,共有9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左主干狭窄≥50%(SYNTAX积分均≤32分),接受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9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Firebird支架15枚.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张腾;唐学杰;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唐波;杨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综合医院新生儿监护室配奶感染控制与护理

    目的:加强新生儿监护室配奶的规范化管理,防止因不规范的配奶引起新生儿医源性感染,提高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人员对配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自律性,使新生儿接受安全的配奶.方法:奶瓶经高压消毒后放入专用的消毒柜,按无菌包严格管理,取用奶瓶、奶粉、配奶戴无菌手套,配奶铺无菌盘,全部奶液均实行现配现用.结果: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取用中的奶粉、取出放于无菌盘及储存中奶瓶、配好的奶液、取出放于无菌盘及储存中的配奶盅及匙作抽样检验共计200份,均未发现致病菌.结论:通过加强配奶感染控制,规范配奶流程,杜绝了因配奶而致的医源性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邵惠明;彭叶;干蓉;魏桃;王蕾;王俊英;沈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出血性脑梗塞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早期以脱水为主,适当运用止血药,并控制血压,待病情稳定予以改善脑循环等进行中性治疗,另出血部位行血肿穿刺微创治疗减轻颅内压1例.结果:通过以上治疗10例好转出院,但伴有相应神经功能障碍,2例失读及失写,3例局灶性癫痫,5例四肢肌张力减弱.结论:脑梗塞治疗过程中不易过早使用扩张血管,应积极控制血压,CT动态观察,如梗塞后出血,应以脱水为主,适量止血药,也主张早期手术恢复脑循环.

    作者:雷琳;刘旭;郑涛;匡涛;朱家伟;黄建军;廖洪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芒硝外敷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引起下肢水肿的护理体会

    我科2000年至2011年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15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患肢肿胀、皮温、色泽、疼痛等情况;临床上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下肢水肿较多发生.

    作者:柴雪珺;石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西医治疗无效的患者运用中药治疗,期间停用所有相关药物,1星期后对其症状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出血全部控制,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减少手术率及病死率.

    作者:徐建民;汤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ELISA法测定香丹注射液中抗原的含量

    香丹注射液是由降香和丹参提取加工精制而成的水溶液,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现代研究表明,香丹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保护肝功能、镇静以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胸闷、心绞痛、慢性肾炎和肾功能不全等症.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备受关注.通过对香丹注射液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临床引发不良反应的香丹注射液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多不曾发现有毒副作用,但在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以变态反应为多见(约占不良反应中的60~70%左右).

    作者:张慧珍;赵慧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局疗氧疗治疗新生儿脐炎的疗效观察——附120例分析

    目的:探讨局部氧疗治疗新生儿脐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脐炎的新生儿依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时照组56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消毒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消毒基础上联合局部氧疗.结果:观察组治愈58例,好转6例;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1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2,P<0.01.结论:局部氧疗能提高新生儿脐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婉珍;余本芳;何燕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管周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作者:魏开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做好儿科护生教学,培养护生职业能力

    儿科是一门特殊学科,也是接收护理实习生的重点科室之一,临床教学区别于其他科室,教学过程要注重使护生克服心理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努力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及患病儿童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人群进行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因此,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生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角色转变、走向独立工作的关键一步.

    作者:李春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伴膀胱内压达40 cmH20以上,采取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8例膀胱内压始终未达到40 cmH20,且在膀胱注水充盈过程中无逼尿肌不稳定出现,行膀胱造瘘治疗后出院,1~6个月后经尿动力学检查复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其中5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剩余3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王玉宝;王佳;安海泉;管智慧;郑树江;田迎春;傲日格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病人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病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相应增加,然而老年人对麻醉和手术耐受性明显降低,给麻醉处理带来一定闲难,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我院采用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病人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本文将对老年病人常见的股骨头置换手术中,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与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作一些比较.

    作者:周美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CPT-11对广泛期SGLC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对IP(CPT-11/DDP)方案临床疗效与EP(DDP/VP-16)方案的临床疗效之间的比较.方法:收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复发超过3个月以上,且体质较好者48例,其中26例采用IP(CPT-11/DDP)方案(治疗组),22例采用EP(DDP/VP-16)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生活质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客观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对IP(CPT-11/DDP)方案与EP(DDP/VP-16)方案相比,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近期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CPT-11在广泛期SCLC患者有治疗意义.

    作者:蒋淳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甘露饮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露饮随症加减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配以尿毒清颗粒,甘露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甘露饮汤剂,2个月后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比较甘露饮组疗效优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及血红蛋白比较,甘露饮组均优于普通治疗组.结论:甘露饮随症加减配合西药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李向新;王铁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1例

    患者:男,57岁,左足跟部冻伤后皮肤缺损27年,患者自述27年前因冻伤致左足跟部皮肤坏死,局部皮肤变黑痂,当时未予皮瓣覆盖,植皮后坏死,多年来一直自行消毒清洗,应用抗炎药物,病情反复,1个月前创面再次感染加重,溢脓,自行消毒清洗口服消炎药物后无好转.查体见:左足跟部为直径8厘米的类圆形创面,基底为坏死肉芽组织,表层有脓性分泌物.诊断:左足跟部皮缺损伴溃疡,因此区为负重区,单纯植皮不耐磨,负重后植皮会很快磨掉,遂建议患者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手术,覆盖足跟部皮缺损区.

    作者:刘守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器械一体化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程序,每月抽样检测各类器械.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按工作流程清洗的手术室器械每月抽样检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大限度降低了由于手术室器械清洗质量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包装规范化杜绝了夹带、丢失现象,利于器械的管理和保养;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满足了专科发展的需要.结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才能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曾杰明;郑燕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雌激素在宫腔粘连分离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分离官腔粘连后应用戊酸雌二醇不同剂量的预后情况.方法:2006年2月至2010年11月选择我院因月经过少及闭经的患者,经宫腔镜证实有宫腔粘连并成功分离粘连者112例并术中放置节育环,术后随机分为A组(戊酸雌二醇2mg、日1次组),B组(戊酸雌二醇3mg、日3次组),观察2种方法术后月经量、宫腔镜下宫腔情况.结果:Ⅰ、Ⅱ度粘连的患者,2组处理方法的预后差异无显著性,2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Ⅲ度粘连以上的患者,治疗效果2组差异有显著性,2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宫腔Ⅰ、Ⅱ度粘连者术后用戊酸雌二醇2mg、日1次即可,Ⅲ度以上粘连的患者术后用戊酸雌二醇3mg、日3次效果好.

    作者:韦静;谭广萍;莫西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体位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不良反应及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将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23例(已排除大面积心肌梗死、Ⅲ°心衰及低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术后卧床时间调整为12小时,术侧肢体制动6小时,体位根据需要取舒适位;对照组术后一律平卧、保持术侧下肢平直制动24小时.结果:两组患者舒适度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术后的局部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的护理方法缩短了患者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减少了患者手术后的不适,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

    作者:赖丽萍;蒋志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