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新生儿监护室配奶感染控制与护理

邵惠明;彭叶;干蓉;魏桃;王蕾;王俊英;沈瑶

关键词:综合医院, 新生儿监护室, 配奶, 感染控制, 护理
摘要:目的:加强新生儿监护室配奶的规范化管理,防止因不规范的配奶引起新生儿医源性感染,提高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人员对配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自律性,使新生儿接受安全的配奶.方法:奶瓶经高压消毒后放入专用的消毒柜,按无菌包严格管理,取用奶瓶、奶粉、配奶戴无菌手套,配奶铺无菌盘,全部奶液均实行现配现用.结果: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取用中的奶粉、取出放于无菌盘及储存中奶瓶、配好的奶液、取出放于无菌盘及储存中的配奶盅及匙作抽样检验共计200份,均未发现致病菌.结论:通过加强配奶感染控制,规范配奶流程,杜绝了因配奶而致的医源性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0年7-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旨在提高处方质量和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12月本院门诊处方6577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60张,占所查处方的2.43%.结论:要定期开展处方分析,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林剑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减少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应用

    我院护理部于2007年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作为小组的网络成员,笔者努力做好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自我监护能力,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用药的复杂性以及对糖尿病饮食控制产生误解等原因使得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如果低血糖反应得不到及时抢救,就会导致患者休克,危及生命.而健康教育对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起了积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膏方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冬令进补韵涵着深厚的中医文化,进补是我国几千年来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冬令进补包含着养生和治未病之意,其适用人群广泛,除可对慢性病患者予以调治外,对少者可助长发育、提高智力,对中青年可增强体质、保持青春常驻,对老者可延缓衰老、保持健康.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其临床过程表现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逐渐加重的特点,故而治疗强调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而膏方的干预在整个治疗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步.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现代的临床应用如:心律失常、冠心病、肺原性心脏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清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器械一体化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程序,每月抽样检测各类器械.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按工作流程清洗的手术室器械每月抽样检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大限度降低了由于手术室器械清洗质量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包装规范化杜绝了夹带、丢失现象,利于器械的管理和保养;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满足了专科发展的需要.结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才能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曾杰明;郑燕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风后郁证的辨治策略

    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善喜等临床表现,且部分患者始终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在临床中,根据上述表现,以中风合并郁证辨证施治,可明显提高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临时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本院51例临时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本院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51例病例的并发症及安全性.结果:全部病例未发生心肌穿孔、感染、导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临时起搏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方便快捷,既可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也能预防性起搏保护外科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梦;杨飞燕;孟洁;余元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缩泉丸加昧配合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

    目的:观察缩泉丸加味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缩采丸加味内服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3%%.结论:缩泉丸加味内服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永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80例临床报道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应用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07年2月~2010年12月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80例.视年龄采用术式,切断圆韧带及宫旁组织,打开腹膀胱反折腹膜后转阴式.不论子宫大小均从阴道取出.结果:80倒手术无一失败.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安全、有效.

    作者:康莲香;郭小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西医治疗无效的患者运用中药治疗,期间停用所有相关药物,1星期后对其症状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出血全部控制,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减少手术率及病死率.

    作者:徐建民;汤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肺癌舌象的研究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数十年肺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舌诊作为中医颦诊的主要内容,是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在临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肺癌出现舌象异常的概率很高,且与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有很大关系.

    作者:邓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骨科病人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手术是骨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术后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手术后(尤其在两天内)失眠发生率高达90%以上.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失眠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延迟刀口及骨折愈合,通过对120例骨科术后失眠病人进行失眠原因问卷调查发现疼痛,体位不适等为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邓小华;曾红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愈疡止血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愈疡止血胶(组成成分为大黄、白及和五倍子)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1例符合标准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处理外,在胃镜下对出血病灶局部喷洒愈疡止血胶Ⅰ号,并口服愈疡止血胶Ⅱ号.两组治疗5天后复查胃镜.结果:止血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77.78%,痊愈率分别为50.5%、37.78%(P<0.05);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75.56%,痊愈率分别为47.83%、35.56%(P<0.05).结论:愈疡止血胶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陈丽华;李健;李恺;高文丽;余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降胃抑胆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92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胃部饱胀感或不适,或有胃痛,或胃部灼热感,可伴腹胀、暖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胃振水音、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多数西药只能改善临床症状,停药后易复发,但长期服药又有一定的副作用,笔者于2001年11月兼从事内镜工作,至2010年12月应用降胃抑胆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9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医生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方法:对5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配合体会总结.结果:只有1例胆囊周围严重粘连术后出血较多外,其他病例均手术顺利.结论: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只有全面熟悉手术过程,掌握器械的用途和性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韩华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6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检测理化指标:骨密度、骨钙素、β-胶原系列.结果:治疗组的骨密度、骨钙素测值升高,β胶原系列测值下降,临床症状改善;观察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亦可减少单纯长期服用西药导致的副作用.

    作者:徐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复杂,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1]>.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因创伤大、后遗症重,病人耐受性差而难以接受<'[2]>.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微创血肿清除术,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了新的领域,令人鼓舞.现介绍近年来这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刘雨生;谭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61例川崎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1例川崎病惠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观察实施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同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61例川崎病患儿58例治愈出院,3例发生冠状动脉改变,经随访3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对川崎病患儿实施有效合理护理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珊;周燕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救治体会——附11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救治,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疗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2010年12月接诊的1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02例治愈(87.93%),发生并发症14例(12.67%),死亡13例(11.21%).结论:结合受伤情况、临床症状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选择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对提高伤者的生存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奇勇飞;罗大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胃脘痛病机病因复杂.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我认为对于本病的治疗应从病因着手,一般有脾虚、肝郁、瘀血、积滞4类,如能应用自如,在临床上每获良效.1 脾虚胃痛,当分阴、阳两虚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素体脾胃虚弱,或者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均可致运化功能失常,出现脾虚胃痛.以胃脘隐痛,食后痛减为临床特点.伴面色萎黄,乏力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脉弱等症状.

    作者:贺永旺;鲁生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