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分离官腔粘连后应用戊酸雌二醇不同剂量的预后情况.方法:2006年2月至2010年11月选择我院因月经过少及闭经的患者,经宫腔镜证实有宫腔粘连并成功分离粘连者112例并术中放置节育环,术后随机分为A组(戊酸雌二醇2mg、日1次组),B组(戊酸雌二醇3mg、日3次组),观察2种方法术后月经量、宫腔镜下宫腔情况.结果:Ⅰ、Ⅱ度粘连的患者,2组处理方法的预后差异无显著性,2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Ⅲ度粘连以上的患者,治疗效果2组差异有显著性,2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宫腔Ⅰ、Ⅱ度粘连者术后用戊酸雌二醇2mg、日1次即可,Ⅲ度以上粘连的患者术后用戊酸雌二醇3mg、日3次效果好.
作者:韦静;谭广萍;莫西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口服扑尔敏,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口服+外敷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探讨中药治疗顺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疗效.同时,临床医生也应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进行辨证,以不同的证型为基础进行立法处方,从而更好地治疗变应性鼻炎.
作者:甘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复杂,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1]>.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因创伤大、后遗症重,病人耐受性差而难以接受<'[2]>.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微创血肿清除术,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了新的领域,令人鼓舞.现介绍近年来这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刘雨生;谭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病因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出院诊断为心衰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1)共630例心衰患者入选,平均年龄为(64.27±11.88)岁~(69.95±10.81)岁,P<0.01;男性占51.90%;1999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年段组(A组)和2004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年段组(B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77±7.60)天~(12.07±6.40)天,P<0.05,呈逐年缩短;两个年段入院时心功能都以Ⅲ级多(45.93%~50.53%),Ⅱ级心功能患者有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为14.89%、24.66%),相反Ⅳ级心功能患者有逐年递减趋势(分别为34.58%、29.41%).(2)心衰病种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其中以冠心病比例居多,占总体43.96%,10年内高血压病从12.77%升至36.2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由25%减至6.56%(均为P<0.0001).结论:10年来,心衰住院患者年龄推迟,住院周期缩短;心衰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呈现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逐渐降低.
作者:张蕾;李霞;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善喜等临床表现,且部分患者始终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在临床中,根据上述表现,以中风合并郁证辨证施治,可明显提高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胃脘痛病机病因复杂.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我认为对于本病的治疗应从病因着手,一般有脾虚、肝郁、瘀血、积滞4类,如能应用自如,在临床上每获良效.1 脾虚胃痛,当分阴、阳两虚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素体脾胃虚弱,或者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均可致运化功能失常,出现脾虚胃痛.以胃脘隐痛,食后痛减为临床特点.伴面色萎黄,乏力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脉弱等症状.
作者:贺永旺;鲁生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程序,每月抽样检测各类器械.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按工作流程清洗的手术室器械每月抽样检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大限度降低了由于手术室器械清洗质量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包装规范化杜绝了夹带、丢失现象,利于器械的管理和保养;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满足了专科发展的需要.结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才能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曾杰明;郑燕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应用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07年2月~2010年12月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80例.视年龄采用术式,切断圆韧带及宫旁组织,打开腹膀胱反折腹膜后转阴式.不论子宫大小均从阴道取出.结果:80倒手术无一失败.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安全、有效.
作者:康莲香;郭小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儿科是一门特殊学科,也是接收护理实习生的重点科室之一,临床教学区别于其他科室,教学过程要注重使护生克服心理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努力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及患病儿童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人群进行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因此,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生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角色转变、走向独立工作的关键一步.
作者:李春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西医治疗无效的患者运用中药治疗,期间停用所有相关药物,1星期后对其症状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出血全部控制,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减少手术率及病死率.
作者:徐建民;汤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以躯体症状就诊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误诊情况.方法:将在各科以躯体不适就诊经多方诊治无效而转诊于我院精神心理科,且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8分,抑郁自评量表SDS≥60分(标准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患者132例进行临床、量表及疗效分析.结果:132例患者经帕罗西汀治疗6周后HAMD、SDS、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以躯体主诉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及早识别,适当治疗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躯体不适,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郭晓娟;郭丽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金匮要略>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害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染病的专书,历代医家倍为推崇,被奉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现也普遍作为医学类专业的教科书进行学习,在临床上仍有广泛的应用.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气促症状明显改善;术后胸腔闲式引流时间4.3天,12例术后漏气患者,长胸腔闭式引流18天,平均住院天数8.6天.全组无呼吸衰竭、胸腔内出血、伤口感染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结论: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复发率极低,并可改善重度肺气肿合并气胸高危患者的肺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熊德忠;解西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的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因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而在肝内过渡沉积所致.肝纤维化的形成,因病因与损伤形式不同,其进展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同时还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
作者:张专才;宿敏;郑文艳;白石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调查信息支持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350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是否在职、高血压病程、测压率等.结论: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给予信息支持,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何国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2010年住院病人的疫标本培养有真菌生长时,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从而得出那些药物对真菌感染的抑制效果较好,哪些效果一般,那些根本没有作用,进而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有力而可靠的依据.
作者:康文斌;李瑞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缩泉丸加味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缩采丸加味内服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3%%.结论:缩泉丸加味内服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遗尿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永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是当今世界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人发病率为10%,其中90%为原发性高血压,而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2/3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1]>.因此,加强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坚持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可提高高血压病的治愈率、长期稳定地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润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2010年7-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旨在提高处方质量和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12月本院门诊处方6577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60张,占所查处方的2.43%.结论:要定期开展处方分析,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林剑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