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锋
目的:制定肾康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肾康胶囊中大黄、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与结论:大黄和川芎的薄层色谱图中,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药材溶液无干扰.该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肾康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苏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退,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综合症[1],属中医学“心悸”、“健忘”、“怔忡”、“不寐”、“郁证”、“脏躁”等范畴.张正元教授为湖南省岳阳市名老中医,从事神经衰弱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也是耳鼻喉科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仅保守治疗方法就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我们有意前瞻性的观察,比较几种不同种类药物组合综合治疗方案,试就疗效作一简单评估,供同道参考.1材料与方法
作者:周玉林;闫济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建立医院供应室感染监控程序.方法:严格执行物流过程感染监控要点.结果:供应室实施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十个环节点的严格管理,可以确保无菌物品的可靠质量.结论:医院供应室实施感染监控要点程序,可有效提高无菌物品的管理质量.
作者:向建华;孙琼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引火归原法是张景岳提出来的,是针对肾火上浮,火不归原而设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治疗多种疾病,兹举验案四例示之.1案例分析1.1慢性咽炎:李某,45岁,教师,2007年10月17日就诊.患者反复咽痛三年余,伴咽干声音沙哑,经多方治疗无效,前来就诊,症见:咽干痛声音沙哑、头昏、乏力、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查:BP120/70mmHg,咽慢性充血,咽后壁增生滤泡,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治以滋肾阴,引火归原处方:肉桂粉(吞服)3g、生地12g、熟地15g、麦冬12g、沙参15g、川石斛12g、龟版12g、磁石30g、甘草10g、玉蝴蝶12g.治疗二周,咽痛、声音沙哑消失,精神好转而愈.
作者:霍玉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52例,以祛风化痰醒脑汤为基础,随机分为祛风化痰醒脑汤中药配方颗粒组和传统中药汤剂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记录临床疗效资料.结果:头颅CT恢复方面中药配方颗粒组总有效率96.10%,传统中药汤剂93.33%,两组对比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相当,但中药配方颗粒具有配药方便、服用方便、紧急用药方便、保存方便和携带方便等.就疗效而言: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特色,随证处方;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作者:李治军;邓红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自体组织修复技术的治疗及其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后,有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T管造影检查,37例患者无结石残余,5例患者有残余结石,其中残余结石位于左肝2例,位于右肝3例.本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检查都比较异常,但治疗后,ALT、AST、GGT、ALP水平复查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保留Oddi括约肌的自体组织修复技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能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残余结石率,同时改善肝功能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宗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2006年10月到2010年6月,我们应用普通针刺加中药熏蒸疗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住院病人86例,男49例,37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有腰部外伤史者42例.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32例,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止痛、止疱、缩短疗程方面均优于单用阿昔洛韦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无论临床症状,体征消除及病程缩短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沈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回顾两例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结果:皮肤损伤多为操作者处置不当所致.结论:预防护理是防止气囊止血带发生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而且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俊;张雁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对眼睑及颜面部血管瘤的治效果.方法:我科门诊对126例128只眼及颜面部血管瘤局麻后无菌操作用CX-Ⅱ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短火电灼血管瘤,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1次治疗痊愈84例86只眼(67.2%);二次治疗痊愈者21例(16.4%);三次治疗者21例(16.4%),术后感染3例(2.3%).
作者:杨永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分析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严格带教管理,规范带教行为,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安排,强化带教老师的职业认同,使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腾小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 - 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2011年06月我院收治的36例AP患者(其中重症AP 16例/sAP组,轻症AP20例/MAP组)TF和D-D检测结果,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G组)TF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SAP组TF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及CG组(P<0.05);TF、D-D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和D-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有早期判断价值.
作者:童涛;朱洪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将DVT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进行健康评估,实施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病人了解疾病知识,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VT病人实施相关护理康复计划,减轻了痛苦,促进了康复,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海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修复反应,特征性表现为肝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合成、沉积,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由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2].近20多年来,中药基于长期的肝病临床治疗经验及其优势,从复方、单味药、有效组分等层面,积极开展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笔者就近几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杨政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辩证治疗梅核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梅核气辩证分为肝郁气滞型和脾虚痰阻型两类,采用针刺配合道遥散或半夏厚朴汤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按此方法治疗梅核气,效果明显,大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针药结合的方法辩证治疗梅核气,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寻找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A组)、电针组(B组)、中药组(C组)、针刺加中药组(D组)、电针加中药组(E组),治疗30次后统计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3%、82.19%、61.11%、86.30%、96.00%.E组疗效好,且与其他备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针刺与中药结合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电针治疗好于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卢红庆;易奇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颜色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多见于6月-2岁婴幼儿,多发生于秋冬季.而2010年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相对往年多,而伴惊厥者7例,可能和病毒感染强,病毒穿过血脑屏障有关.
作者:武美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讨论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运用.方法:治疗骨盆牵引、理疗,中药辨证施治,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物理治疗能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中药通经活络,补益肝肾,二者结合,可提高疗效.
作者:宋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半椎板减压植骨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方法:对2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采用后路单侧椎板减压,单侧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及钉棒系统固定术.入院后卧硬板床,术前过伸手法复位,C型臂观察经椎弓螺钉位置.结果:术后随访12-17个月,全部病例椎弓根植骨均牢固融合.钉棒无断裂螺钉无松动,压缩椎体明显反弹.结论:半椎板减压植骨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郝建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