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比较

李治军;邓红旗

关键词:免煎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中药汤剂, 祛风化痰醒脑汤
摘要:目的:探讨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52例,以祛风化痰醒脑汤为基础,随机分为祛风化痰醒脑汤中药配方颗粒组和传统中药汤剂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记录临床疗效资料.结果:头颅CT恢复方面中药配方颗粒组总有效率96.10%,传统中药汤剂93.33%,两组对比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相当,但中药配方颗粒具有配药方便、服用方便、紧急用药方便、保存方便和携带方便等.就疗效而言: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特色,随证处方;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方式改进的体会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电话回访的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5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电话回访方式,观察组在电话回访方式上改进了回访次数、回访护士资质,病人信息登记等内容.结果:改进后电话的有效回访率明显提高(P<0.05),患者对术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科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进电话回访方式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满意度.

    作者:蒋敏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32例,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止痛、止疱、缩短疗程方面均优于单用阿昔洛韦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无论临床症状,体征消除及病程缩短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沈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简易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通过对36例应用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一系列治疗,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教育,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6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患者.结论: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和严密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止血和补充血容量,积极配合抢救,有利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恢复,应用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权梅;邓柏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76例观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76例确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漱口、抗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组放疗开始后第8天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2g静点每日一次,联合常规漱口、抗炎治疗,根据疼痛的VAS分级及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程度、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口腔疼痛的时间,疼痛的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两组间急性黏膜反应的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以Ⅰ、Ⅱ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对照组以Ⅲ、Ⅳ级的损伤为主;治疗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3);治疗组中位疼痛时间为15.0天对照组为21.5天.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减轻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疼痛的程度,缩短疼痛时间.

    作者:谭遥;王若峥;牛文翠;王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包扎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SCA)的包扎方法.方法:将150名实施SCA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环形包扎法(为对照组)和“8”字形包扎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内出血率分别为2.7%和4.0%,差别无显著性.皮肤破损率分别为4.00%和82.67%,差别极显著.结论:采用“8”字形包扎法有助于减少皮肤破损率.

    作者:曾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内科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的水溶性提取物制成,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重要脏器的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调节免疫状态,保护细胞,促进细胞再生.研究证实在缺血缺氧和酸中毒后,血管内皮释放大量强内源性缩血管活血肤(ET),而复方丹参注射液能使ET生成减少,从多方面对心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王启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陈定潜从冲任论治月经失调经验总结

    陈定潜副主任医师是成都市名老中医,成都市第二批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各种妇科杂症、消化系疾病、肺系疾病及时疫流行传染病.对中医药治疗妇科诸证,尤其是各种月经失调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家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16例

    目的: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16例.结果:16例患者经1-5次治愈15例,占93.38%,5次以上治疗无效1例,占6.62%,总有效率93.38%.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作者:杨泽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尖周炎根管治疗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根尖周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多次法根管治疗术,试验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第7d时的疼痛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0%、88.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术后第7d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6±0.3,0.4±0.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根尖周炎疗效满意,成功率较高,疼痛较轻.

    作者:张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连翘挥发油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10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浓度稀释法研究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10种菌株体外抑菌活性,以抑菌圈和小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结果:①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所选10种菌株均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7~32mm;②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和β-蒎烯除对小肠结肠耶尔森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抑制作用比连翘挥发油弱外,其余均更强;③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对肺炎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链球菌的MIC均分别是172.90、81.70、79.80μg/mL,对小肠结肠耶尔森菌的MIC分别是86.45、326.80、319.20μg/mL,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分别是172.90、326.80、798.00μg/mL,时福氏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345.80、245.10、239.40 μg/mL,对伤寒沙门氏菌的MIC分别是518.7、490.20、478.80 μg/mL,对绿脓杆菌的MIC分别是864.5、817.00、798.00μg/mL.结论:①连翘挥发油、层析后连翘挥发油及β-蒎烯具有体外抗菌活性,且后两者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菌活性;②抗菌活性的顺序是:β-蒎烯>层析后连翘挥发油>连翘挥发油;③抗菌活性随着β-蒎烯的含量增加抑菌强度增强.

    作者:肖会敏;何悦;王四旺;王剑波;谢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甘油果糖注射液在骨科应用中出现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甘油果糖注射液是甘油与果糖的复方制剂,属高渗性脱水剂.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甘油果糖作为一种脱水剂,因其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又具有影响血液流变学、全面改善组织水肿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骨科领域,如颈椎病、腰突症、四肢骨折肿胀等,用来消除神经根水肿、消除局部肿胀、促进功能恢复等.然而在临床应用甘油果糖注射液中常出现一些疼痛、肿胀等血管反应及静脉炎的问题,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现对应用甘油果糖注射液中常出现的血管反应及静脉炎问题报告如下.151

    作者:谢丽;顾士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硝酸咪康唑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研究

    建立硝酸咪康唑栓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低速离心法、低速离心加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薄膜过滤法回收率明显高于常规法等其它方法,可用于硝酸咪康唑检的微生物限度检验.

    作者:王熙平;钟文;农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4例汗腺螺旋瘤临床病理分析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内导管和腺体低度分化的良性肿瘤,本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此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1-2010年我院诊治的4例汗腺螺旋腺瘤,复阅全部病理切片对所有临床资料及部分随访资料进行性回顾.2结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40%~60%,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我科2004年1月- 2009年6月共收治THA及TKA患者62例,发生DVT30例,经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满意.

    作者:贾彩萍;王翠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30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和康复指导.结论:系统康复护理,患者积极配合,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小艾;王会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火毒”与炎症的内在联系

    中医所谓“火”的涵义较为广泛.在生理状态下,人体脏腑活动,赖水谷之气的营养,从而生热以为用;反过来,人体赖此火热之能,以腐熟水谷,化生精气,而维持生命,这种火称之为“少火”.在病理状态下,人体精血耗伤,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因脏腑之阳气偏亢所生之火,则称之为“壮火”,此火为反常之火,能伤人正气而为病象.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少火为正常之火,物赖以生;壮火为反常之火,物因以耗.

    作者:艾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加味天麻钩藤饮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分析

    中医对于中风病的认识较早,在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自2009年以来,笔者应用加味天麻钩藤饮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并设对照组3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为2009年1月- 2010年12月在南宁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中风病证属肝阳上亢型住院患者,按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6±8.8)岁,病程(30.2±20.1)天;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7±8.2)岁,病程(28.5±18.9)天.

    作者:兰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宫颈癌的术前心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术前子宫颈癌患者心理特点,为宫颈癌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依据.方法:对5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调查.结果:子宫颈癌患者32%有紧张恐惧,28%心情忧郁,26%焦虑不安,14%消极情绪.结论:宫颈癌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护士应富有同情心,耐心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存活率.

    作者:彭文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普通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2006年10月到2010年6月,我们应用普通针刺加中药熏蒸疗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住院病人86例,男49例,37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有腰部外伤史者42例.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开胸术后不同镇痛方法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对照组为术后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IA),每组60例,术后随访并加强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48h疼痛、舒适评分及生命体征和胸管拔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除48h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其他各时间点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高于PCEA组(P<0.05),BCS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PCEA组(P<0.05),术后胸管拔除时间、咳痰效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通过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印学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