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红丽
目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半椎板减压植骨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方法:对2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采用后路单侧椎板减压,单侧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及钉棒系统固定术.入院后卧硬板床,术前过伸手法复位,C型臂观察经椎弓螺钉位置.结果:术后随访12-17个月,全部病例椎弓根植骨均牢固融合.钉棒无断裂螺钉无松动,压缩椎体明显反弹.结论:半椎板减压植骨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郝建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是为达到佳治疗目标,在众多可以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中选择佳方案.如何对临床用药作出决策,其内容包括:首先该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其次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用哪种药物治疗合适,是否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再次应用药物治疗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后决定患者的停药时间或必要时更换其他药物治疗[1,2].现讨论临床用药决策的依据和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临床用药决策相关的调查与统计资料表明医生做出用药决策时依赖于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的既往病史、医师本人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对所应用药物的熟悉与掌握程度、对预后的估计、诊疗规范、循证医学知识、患者及家庭的经济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要求、药物监测指标等.我们将以上内容归纳为两部分,即客观存在的临床用药的依据和主观性的影响临床用药的因素.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本文对3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史梁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为自身免疫病,属中医学“大偻”、“龟背风”等范畴.近年,国内外运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对改善AS的症状有显著的作用[1,24],但并没有使AS的疗效根本性改观.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灵活、副作用小等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凤珍;钟丽雁;梁艳;陈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随着慢性病及恶性疾病的增多,中医药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正大力推广中医药,或设专门学校来培养中医人才,外国来华学习中医针灸的络绎不绝,不少国家也将中医列入医疗管理,使得这股热潮盛况空前.但大家只看到中医药过度膨胀的成就,未意识到危机[1],现谈谈笔者的体会.
作者:沈时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尿毒症常伴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能由代谢紊乱或内环境紊乱引起,癫痫为其中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癫痫发作比其他并发症少见,但是在血液透析时癫痫发作则危险性提高70%,尤其以癫痫大发作的危险性高.针对我科1例癫痫反复发作患者,我们做了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出一系列现场抢救,预防透析时发作,保证病人透析安全的措施.
作者:张冰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32例,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止痛、止疱、缩短疗程方面均优于单用阿昔洛韦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无论临床症状,体征消除及病程缩短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沈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盆腔脏器切除,术后发生排尿异常者常见.笔者针对2008年~ 2010年于我院妇科行子宫癌根治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电针及磁热疗法治疗30例患者,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院妇科的患者,均为做完子宫癌根治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经过膀胱训练(夹闭导尿管、定时排尿)后无效,病程8~ 15天,年龄32~67岁.
作者:林松青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本文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护理要点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疗法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精神症状缓解,血糖控制满意出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赵敬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及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做条理性分析.结果:炮制可破坏或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或消减有毒成分的含量,方法有净制、制霜、浸泡、加热、加辅料等,临床应用要严格掌握剂量、合理配伍、正确煎服等.结论:针对中药之“毒”,炮制要科学严格,辩证要准确,应用要合理,如此可借毒性治大病,起沉疴.
作者:屈善鹏;王陕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的水溶性提取物制成,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重要脏器的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调节免疫状态,保护细胞,促进细胞再生.研究证实在缺血缺氧和酸中毒后,血管内皮释放大量强内源性缩血管活血肤(ET),而复方丹参注射液能使ET生成减少,从多方面对心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王启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hs - cTnT作为AMI的新一代高敏感检测方法,应用后部分正常人和其他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肌钙蛋白浓度超出参考范围,为临床排除假阳性患者.方法:57AMI患者组和39非AMI患者组均在入院0小时和6小时抽血检测hs- cTnT,动态比较大于20%人数与单点检测异常人数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组中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0h异常人数和入院6h异常人数比较,P> 0.05无统计学意义;非AMI患者组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0h异常人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6h异常人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 cTnT动态定量检测为临床排除假阳性患者提供一个解决简单易行的方案,为基层医院不能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无动态变化的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hs - cTnT;动态定量检测;AMI
作者:李新霞;马恺;董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46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45例患者不同程度掌握了青光眼知识.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增加了对青光眼的正确认识及重视,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冯华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特发性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水肿疾患,属于祖国医学“水肿”的范畴.它有别于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而无明显的原因可寻,而且“偏爱”女性,故冠以“女性特发性”一词,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笔者采用《千金鲫鱼汤》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锦国;杨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共住院分娩3424例,剖宫产1415例;2008年住院分娩940例,剖宫产329例,率35%;2009年住院分娩1070例,剖宫产453例,率42%;2010年住院分娩1116例,剖宫产504例,率45%;2011年1月—3月住院分娩298例,剖宫产129例,率43%;年龄19-42岁;初产妇920例;经产妇495例.1.2产前检查情况:本组无产前检查25例,占1.7%,有产前检查1390例,平均产前检查4次,提前住院待产者849例,占60%;临产后急诊手术420例,占29.7%;基层医院转入者146例,占10.3%.
作者: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40%~60%,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我科2004年1月- 2009年6月共收治THA及TKA患者62例,发生DVT30例,经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满意.
作者:贾彩萍;王翠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内导管和腺体低度分化的良性肿瘤,本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此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1-2010年我院诊治的4例汗腺螺旋腺瘤,复阅全部病理切片对所有临床资料及部分随访资料进行性回顾.2结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78例,手术治疗84例.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39.5%,总病死率11%,总治愈率89%.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43.6%,手术组35.7%,P>0.05.死亡率:非手术组12.8%,手术组9.5%,P>0.05.治愈率:非手术组87.2%,手术组90.5%,P>0.05.结论: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积极外科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周斌;苑香会;祝佳赫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的季节性变化及不同年龄段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生物微矩阵分析系统对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进行IgG检测.结果:流感病毒阳性率占总检出率的51.94%,合胞病毒阳性率为27.69%,腺病毒为18.06%,秋冬两季流感病毒的发病率较其它季节高.结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为流感病毒,其次为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高发与冬、春季.
作者:夏玉静;杨维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我科在1995 - 1998年3年时间内遇到4例急性黄疸肝炎并发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大者21岁,年龄小13岁,学生3例,司机1例,病程长47天,短者23天.临床表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低热至高热、尿黄、巩膜皮肤重度黄染.2治疗方法采用保肝、中药注射剂退黄、支持治疗加3例因病情较重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每日一次,用5-7天.
作者:贺秀琳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