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邹华新;张宏伟;曹慧;殷易钰;张翔;王冬琴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 肠道屏障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A组不予处理;B组肌注生理盐水;C组用肌注rhGH 1.25 U· kg-1·d-1治疗.1周后测量各组大鼠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表面积和小肠黏膜CD3+、CD4+、CD8+和IgA+细胞数.结果 C组的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表面积等形态学相关参数明显好于A组和B组(P<0.05);C组小肠黏膜CD3+、CD4+、CD8+和IgA+细胞数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H可以增强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屏障功能.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测定评估肿瘤患者化疗后肾功能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99m锝-亚锡喷替酸(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评估肿瘤患者化疗后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 肿瘤患者化疗后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全身骨显像肾脏过度显影的63例,行GFR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B2-微球蛋白(B2-MG)测定.按GFR水平分轻度降低组(15例,GFR 80-50 ml/min)、中度降低组(31例,GFR 50-30 ml/min)和重度降低组(17例,GFR<30 ml/min).对照组20例为未化疗的全身骨显像肾脏显影正常的肿瘤患者.比较四组血清BUN、SCr及B2-MG差异.结果 63例患者GFR均低于对照组.GFR中度降低时,血清B2-MG高于对照组(P<0.01).GFR重度降低时,血清BUN及B2-MG均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 99mTc-DTPA GFR测定对诊断肿瘤化疗后的早期肾损伤较血清BUN、SCr及B2-MG灵敏.

    作者:谭维琴;崔建和;杨士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OX-2、EGFR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 (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0例胃癌组织中COX-2、EGFR和PgP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COX-2、EGFR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9%、36.1%和68.6%.其中,COX-2和PgP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EGFR与胃癌的侵袭程度有关联,PgP与患者的性别有关联.三者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检测COX-2、EGFR和PgP可用于对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进行评估.

    作者:孙晓春;朱卫金;吴乐乐;谢岩;朱伟;许文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雷公藤甲素诱导人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人肝细胞L-02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L-0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雷公藤甲素50 nM实验组,处理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的荧光强度,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C的浓度以及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细胞色素C浓度、ROS荧光强度、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以抑制L-02细胞的存活,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L-02细胞凋亡,下调Bcl-2与Bax比率,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诱导ROS生成,进一步破坏线粒体膜,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终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马嘉;吴新安;都兴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地佐辛增强布比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增强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经腹子宫全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基本资料相仿的三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0.125%布比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Ⅰ组术前静注地佐辛0.15 mg/kg;Ⅱ组术毕将地佐辛0.15mg/kg加入0.125%布比卡因镇痛药液中;Ⅲ组不用地佐辛.记录术后3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 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三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术后48 h的VAS均<3分.Ⅰ、Ⅱ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Ⅲ组(P<0.05),且Ⅰ组低于Ⅱ组(P<0.05);Ⅰ、Ⅱ两组的BCS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Ⅲ组(P<0.05),且Ⅰ组高于Ⅱ组(P<0.05);Ⅰ、Ⅱ组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Ⅲ组(P<0.05).结论 地佐辛能明显增强子宫全切术患者布比卡因PCEA作用,改善术后舒适度,有良好镇静效果;术前应用地佐辛效果更好.

    作者:赵保建;刘功俭;王红军;齐敦益;申文;曹俊平;孟晶;丁月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组织精氨酸酶1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精氨酸酶1(Arg-1)在乙型肝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炎症和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HBsAg阳性肝穿刺及手术标本118例,按肝炎修正HAI记分法分为G0-G4级和S0-S4期,用Western blot检测Arg-1蛋白在G0,G4,S0,S4组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rg-1在G0,G1,G2,G3,G4及S0,S1,S2,S3,S4各组中的表达.结果 Arg-1在G0、S0组高表达,在G4、S4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rg-1弥漫表达于G0、S0组肝细胞胞浆和部分肝细胞胞核,门管区肝细胞表达更为明显;随着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增加,Arg-1表达强度逐渐降低,且表达强度与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P<0.01).结论 Arg-1与乙型肝炎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乙型肝炎组织学分级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肖锋;顾春燕;钱铮;肖旭;朱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螺旋C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矽肺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螺旋C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矽肺病灶诊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矽肺患者螺旋CT和数字化X线摄影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与常规数字X线摄影检出结果在对小结节、大阴影病灶发现率,判断肺间质改变、肺气肿、并发症、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矽肺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在正确判断矽肺部病变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整体形态显示等方面,螺旋CT稍逊;两者结合有助于矽肺的正确诊断.

    作者:包天宇;钱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化疗药物输液性外周静脉炎危险性评估表的建立与应用

    作为治疗疾病、供给营养常用的手段,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输液性静脉炎是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不仅可以引起败血症、增加病死率,而且影响原发疾病的诊治;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1-3]日常工作中接受非化疗药物、采用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发生的外周静脉炎更值得重视[3,4].我院近年来对非化疗药输液性外周静脉炎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在对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一些个体化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蓓;王贇;徐兰英;蒋银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成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外科治疗效果

    目的 总结25例成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成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运动耐量增加.除1例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放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随访1-10年,1例因二尖瓣重度返流,心功能不全,再入院调整心功能.2例术后5年出现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经内科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其余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外科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疗效确切.

    作者:贺继刚;沈振亚;滕小梅;余云生;黄浩岳;叶文学;丁英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asp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MVD的关系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中抑癌基因maspin的表达及其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0例PH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maspin及Caspase-3、CD34的表达.结果 PHC组织中maspin的阳性率为28%(14/50),Caspase-3的阳性率为36%(18/50),均低于癌旁肝组织的66%(33/50)和76%(38/50),两者呈正相关(r=0.553,P<0.01).PHC组织中的MVD为30.83±14.30,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14.47±4.00,maspin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780,P<0.01).结论 Maspin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蛋白酶的活性以及抑制血管生成来抑制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

    作者:张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表观弥散系数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T1a期肾透明细胞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T1a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乏脂肪RAML及16例T1a期CCRCC患者的常规MR表现、化学位移成像及ADC值,两个不同类型肿瘤的ADC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作ROC曲线分析.结果 乏脂肪RAML的平均ADC值为(1.062±0.131)×10-3 mm2/s,明显大于T1a期CCRCC的(0.742±0.137)×10-3mm2/s(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以0.881×10-3 mm2/s为佳鉴别阈值,其诊断乏脂肪RAML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7.5%.结论 ADC值有助于乏脂肪RAML与T1a期CCRCC的鉴别诊断.

    作者:孙军;邢伟;陈杰;沈楠;陈铜兵;曹赟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ed1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中介体19亚基(Med19)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RT-PCR检测Med19基因在6株人乳腺癌细胞ZR-75-30、MDA-MB-231、SK-BR-3、T-47D、HCC-1937及MCF-7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ed19蛋白在150例临床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ed19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株ZR-75-30、MDA-MB-231、SK-BR-3、T-47D、HCC-1937及MCF-7中均有较高丰度的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Med19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3%(P<0.01).Med19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高分级相关(P<0.01),未发现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类型、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结论 Med19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戴桂萍;李莉华;郭子健;王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诱导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特点.方法 取兔骨髓,分离、提纯、培养及扩增BMSCs的第3代细胞,并随机分为3组:内皮细胞组(A组),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10 μg/L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5 μg/L;平滑肌细胞组(B组),加全反维甲酸(AT-RA) 10-8 mol/L和双丁酰环磷腺苷(db-cAMP)0.5×10-3 mol/L;对照组(C组)为基础液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对第3代BMSCs表面抗原测定,并对诱导2周后的细胞进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鉴定.结果 2份第3代BMSCs样本表达CD44+和CD34-.诱导24 h,BMSCs形态和排列方式明显变化;1周后,细胞体积增大,多呈纺锤形;2周后,细胞体积变小,短柱状,相邻细胞的突起紧密接触.A组细胞呈短梭形或扁圆形,融合后呈“铺路石样”,vWF阳性.B组细胞生长较缓慢,呈长椭圆形,SM-α-actin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VEGF和AT-RA可诱导BMSCs向内皮样及平滑肌样细胞转化.

    作者:刘彦;陈绍良;徐祖玲;张升霞;阚静;张瑶俊;杨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ER3高表达与胃癌恶性表型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HER3)在人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161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HER3表达.构建针对人HER3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对HER3高表达的胃癌细胞株进行转染,检测转染前后胃癌细胞株增殖、迁移率、凋亡率变化.结果 HER3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神经脉管侵犯及预后有关(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HR:4.044,95% CI:2.149-7.609,P=0.000)、HER3高表达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HR:1.922,95%CI:1.081-3.416,P=0.026).HER3 siRNA处理胃癌细胞株后,HER3表达下调,胃癌细胞株增殖(72 h时,MNK45 vs.MNK45siRNA,SGC7901 vs.SGC7901 siRNA:P<0.05; 96 h时,MNK45 vs.MNK45 siRNA:P<0.05,SGC7901 vs.SGC7901 siRNA:P<0.01)、迁移受抑制(P=0.0071),凋亡增加(MNK45 vs.MNK45siRNA:P=0.0019;SGC7901 vs.SGC7901 siRNA:P=0.0061).结论 HER3与胃癌恶性表型密切相关,是胃癌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之一,有可能成为治疗新靶点.

    作者:李刚;陈芸;顾荣民;文旭;明学志;陈环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物蛋白胶在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脓肿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生物蛋白胶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脓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5年4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脓肿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手术加灌注)24例和对照组(传统切割挂线疗法)24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24例患者一次性治愈22例,占91.7%;失败2例,经二次手术治愈,住院时间平均25 d,治愈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术后应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脓肿,降低了手术难度,使创面痛苦小,安全性高,肛门功能得到维护,治愈时间短,复发率低,是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脓肿的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金萍;张兵;王雪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iR-375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375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44例胰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75.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miR-37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iR-37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 miR-375在胰腺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有关.

    作者:宋世铎;周健;朱东明;赵华;张子祥;李德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F-κB p65 siRNA对延迟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核因子kappa B(NF-κB) p65的小干扰RNA (siRNA)对延迟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EOMA)分为7组:A组(空白对照),B组(阴性对照),C组(TNF-α处理),D组(siRNA处理),E组(scramble siRNA处理),F组(TNF-α+ siRNA处理),G组(TNF-α+scramble siRNA处理).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化学合成的小鼠NF-κB p65 siRNA转染入相应的EOMA细胞,24 h后在C组、F组和G组中加入TNF-α(终浓度为20 ng/ml).于TNF-α加入后的6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RT-PCR法测定EOMA细胞内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 F组EOMA细胞内E-selectin、ICAM-1、IL-1α和VCAM-1表达明显高于A组,的明显低于C组和G组(P<0.01).结论 特异性siRNA抑制NF-κB p65表达可以有效抑制延迟性排斥反应.

    作者:周晓彤;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滕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胆胰分流术治疗胆胰反流性慢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胆胰反流性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6例胆胰反流性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5例接受胆胰分流术.术后随访2年以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强度及频度.结果 15例行胆胰分流术患者中,疼痛有效缓解14例.结论 对于有明确胆胰反流证据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胆胰分流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骆助林;汪涛;张炳印;刘湘林;庞勇;田伏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喉罩通气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喉罩(LMA)通气在小儿先心病(CHD)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CHD患儿40例接受封堵术.入室后静注东莨菪碱0.01mg/kg.麻醉诱导用氯胺酮1.5 mg/kg、维库溴铵0.04mg/kg、雷米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mg/kg,LMA通气;继以丙泊酚4mg·kg1·h-1和雷米芬太尼8μg·kg1·h-1持续泵入维持.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麻醉诱导和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插入喉罩及术毕时心率和血压比麻醉诱导后略有增快和升高.结论 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LMA通气应用于小儿CHD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

    作者:夏舒萌;薛晓东;薛满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癌C-erbB-2和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根据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110例乳腺癌分为淋巴结无转移组(A组,70例)、淋巴结转移1-3个组(B组,17例)和淋巴结转移≥4个组(C组,2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A组C-erbB-2阳性率为37.1%,明显低于B组的64.7%和C组的91.3%(P<0.05和P<0.01),且C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E-cadherin阳性率为74.3%,明显高于B组的47.1%和C组的17.4% (P<0.05和P<0.01),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C-erbB-2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作者:许健;张颂;章远江;金科;顾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羽扇豆醇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

    目的 探讨羽扇豆醇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方法 2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羽扇豆醇1mg/只高剂量组(A1组)、羽扇豆醇0.5mg/只中剂量组(A2组)、羽扇豆醇0.25 mg/只低剂量组(A3组)、模型对照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减弱强度的预处理方式建立aGVHD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aGVHD小鼠的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 A1组小鼠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B组(27 d vs.17 d)(P<0.05);与B组相比,A1组aGVHD病理改变减轻,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P<0.05),而A2、A3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剂量羽扇豆醇可显著延长aGVHD小鼠生存时间,有效减轻aGVHD病理损害程度.

    作者:梁勇;马守宝;胡命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