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霞
目的 研究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WSC)对辐射照射后正常肝细胞株BRL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BRL细胞分为4 Gy照射组(A组)、4 Gy照射+WSC 1.56、12.50、25.00、50.00 μg/ml组(分别为B1、B2、B3、B4组)和对照组(C组).照射后24、48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Flou-3AM法分别检测BRL细胞凋亡和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克隆形成实验分析BRL细胞生存率的变化,以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方程计算WSC对细胞的保护系数(PF)并评价其辐射防护效果.结果 与C组相比,A组细胞凋亡率、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P<0.05),而WSC能明显逆转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细胞凋亡率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03x-7.47,R2=0.9994).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WSC处理后的各组PF值均大于1.结论 WSC能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WSC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桑茹;万建美;张友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 妊娠24-28周孕妇158例分为妊娠糖尿病(A组,38 例)、妊娠糖耐量减低(B组,40例)和糖尿病筛查试验正常孕妇(C组,80例)三组.比较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比较试验3-10 min的平均胰岛素增量(AIR3-10)、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Ⅰ)、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Ⅱ).结果 A组和B组HOMA-IR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HOMA-β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和B组AIR3-10、AUCⅠ显著低于C组,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A组AUCⅡ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妊娠糖耐量减低阶段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受损,妊娠糖尿病阶段已有严重β细胞功能缺陷.
作者:万惠;姚伟峰;钱铁镛;陈一丁;黄雌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结合1例乳腺癌放疗后非照射区内BOO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BOO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保乳术后行EC方案化疗4个周期,再给予右乳切线位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2个月开始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右上中肺野实变影.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灶逐步吸收,8周后停药.停药10 d后再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上中肺病变再次出现,并出现双下肺放疗照射野以外实变影,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符合BOOP.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共45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结论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易并发BOOP,经皮肺穿刺活检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早期激素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吴国荣;肖永龙;王益华;张德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脂肪肝的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异性,常规超声(CUS)诊断较易,但是脂肪肝背景使得原发或继发的肝局灶性病变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尤其是低回声病灶的定性诊断存在困难,超声造影(CEUS)应用之前往往要依赖于其他影像增强技术定性.CEUS作为新兴的微血管显像技术,可以从微循环灌注的角度评价正常、异常组织微血管分布的差异.本研究对105例脂肪肝患者肝内129个低回声病灶的CEUS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巧英;吴鹏西;周峰盛;陈俊;蒋骁;周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腹部创伤中,胰腺创伤的发生率低于临近的肝、脾和肾等脏器,但一旦损伤后,其症状、体征及其病理损害有着独特的表现,诊疗更为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了存在腹部创伤的患者236例,其中确定有胰腺损伤的有46例,占19.49%.现将相关的诊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翔;鲁德生;汤澄;田晶;陈昌荣;阳欣科;隋晋平;朱唏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脂术前给药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切皮前15 min静注氟比洛芬脂1 mg/kg,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01 mg/kg.术毕两组均采用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24-h镇痛期间VAS疼痛评分、布托啡诺用量、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2、4、6、12和24h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B组(P<0.05);A组24-h布托啡诺用量明显少于B组[(7.23±0.07) mg vs.(8.44±0.06) mg](P<0.05).A组发生恶心2例.B组发生恶心4例,呼吸抑制2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10% vs.30%)(P<0.05).结论 术前静注氟比洛芬脂1 mg/kg能改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布托啡诺PCIA效果.
作者:秦勇;彭薇薇;万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护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加快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进程,国内诸多院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1].我校从2002年开始,增设护理学专业(涉外方向),并对其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我们从教学目标、师资力量、教材选用、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反馈、课程考核的改革等方面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本文总结我校2006级护理学生大学英语及专业英语等的学习情况,比较专业设置对其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徐旭娟;王苏容;赵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Leber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两家系2例先证者目的DNA进行扩增,并基因测序,明确突变类型.结果 2例先证者均为Leber病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为G11778A.结论 基因检测明确两家系2例Leber病患者诊断.
作者:郑露;胡可;成进魁;杨亚利;胡维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27及皮层肌动蛋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神经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SACC患者22例分为神经侵袭组(12例)和无神经侵袭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p27和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侵袭组p27的阳性表达低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神经侵袭组皮层肌动蛋白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SACC病理分级与其有无神经侵袭显著相关(P<0.05).结论 p27及皮层肌动蛋白可能成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犯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基因.
作者:柯学平;姚瑶;颜廷元;张瑞;袁春平;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机制,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方法[1].尘螨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常见病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开始在我科脱敏治疗中心接受3年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静;尤易文;王强;顾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对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69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伴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551例)和T2DM无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145例),测定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两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和GFR相仿(P>0.05).A组与B组的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2.7%和6.9% vs.20.0%和3.4%)(P>0.05).结论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不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作者:沈莺;李连喜;刘芳;屠印芳;沈娟;韩俊峰;于浩泳;包玉倩;贾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在早发冠心病(pCAD)和早期冠状动脉硬化(pCAL)人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371例分为三组:A组,134例,至少一支主要冠脉管腔狭窄≥50% (pCAD);B组,103例,冠脉管腔狭窄<50% (pCAL);C组,134例,冠脉正常.检测三组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B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 (ApoAl)和ApoA1/ApoB显著降低,而尿酸、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显著增高(P<0.05).与B组比较,A组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均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TBIL和DBIL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而尿酸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中青年人群中出现血清低胆红素、高尿酸及血脂异常,提示可能为早发冠心病和早期冠状动脉硬化指征.
作者:汤卫红;智宏;陈泳;王莉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遗传易感的个体,在饮食、化学物质及微生物感染等环境因素作用下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炎及自身抗体的产生,胰岛β细胞被破坏,以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终发展为糖尿病.现将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毛佳;杨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1%-4%,治疗困难,近远期效果较差,病死率可达40%[1,2].2008年-2012年我院收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8例,均予以胸骨正中切口经心包纵膈内关闭支气管残端,术后胸腔冲洗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星;陈勇兵;杨文涛;施立;桑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我国胃癌居各类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占消化系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50%,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50-60岁多发.青年人胃癌并不罕见,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本文分析年龄≤35岁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改善青年人胃癌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利中;朱世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意义.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563例,按声像图中钙化有无及大小分为三组:A组61例,微钙化,钙化直径≤2mm;B组50例,粗钙化,钙化直径>2mm,C组452例,无钙化.分析超声诊断与甲状腺手术后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结果 563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01例(A组60例、B组2例、C组39例),病理显示甲状腺癌115例(A组59例、B组4例、C组52例).超声钙化检出率与病理钙化检出率相仿(19.7% vs.21.3%)(P>0.05).病理显示,恶性疾病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56.5% vs,11.6%)(P<0.01),恶性疾病微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55.7% vs.1.3%)(P<0.01).结论 超声声像图中钙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微钙化可能是更具有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张卫兵;何晓飞;颜朝晖;刘华;金霞;陈晓;陈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喉癌、喉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19 mRNA、CK 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50例喉癌、喉咽癌患者(A组)和20例正常人群(C组)外周血CK19和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外周血中CK19和CK20 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0.4626±0.1220 vs.0.1712±0.0561和0.4817±0.1401 vs.0.2175±0.0704)(P<0.01).A组晚期患者CK19和CK20 mRNA的表达高于早期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K20 mRNA表达略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CK19和CK20 mRNA表达有助于喉癌、喉咽癌的诊断.
作者:陈春丽;阮宏莹;曹文平;林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30R联合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T2DM患者87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A组,42例)和诺和灵30R(B组,45例),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第3个月时,A组的血糖达标率高于B组(P<0.05),且前3个月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低于B组(P<0.05).治疗第12个月时A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微血管-周围神经病变总体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治疗老年T2DM效果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安丽;刘巧玲;李洁;孟云霞;任利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后自然杀伤细胞(NK)和自然杀伤T细胞(NKT)的表达变化.方法 42例急性HEV感染者分为抗-HEV IgM转阴组(A组,29例)和抗-HEV IgM未转阴组(B组,1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NK和NKT细胞的含量,同时检测肝功能.结果 A组恢复期NK和NKT细胞比例分别为(17.96±7.20)%和(5.05±0.86)%,明显低于急性期的(32.35±10.58)%和(7.89士1.21)%(P<0.05).B组恢复期NK和NKT细胞比例分别为(26.48±13.98)%和(5.12±0.75)%,均低于急性期的(34.85±11.69)%和(9.63±1.78)%(P<0.05).HEV感染者的ALT及AST与NK和NKT细胞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HEV感染可以激活NK和NKT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作者:李丽;常家宝;冯艳红;戴玮玮;赵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转基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系RGC-5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GC-5细胞,用NMDA(100 μmol/L)诱导损伤.设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和地卓西平(MK-801)对照组(C组);以终浓度分别为0.01 mM(D1组)、0.1 mM(D2组)和1 mM(D3组)的牛磺酸预保护12h.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测定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NMDA可诱导RGC-5细胞损伤.与B组比较,0.1mM和1mM牛磺酸可提高RGC-5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0.05).0.1mM牛磺酸预保护后Bcl-2 mRNA表达水平增加,Bax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牛磺酸可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mRNA表达和下调Bax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芳玲;邵蔚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