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毛佳;杨涛

关键词:
摘要: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遗传易感的个体,在饮食、化学物质及微生物感染等环境因素作用下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炎及自身抗体的产生,胰岛β细胞被破坏,以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终发展为糖尿病.现将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XRCC1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RCC1)与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62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TaqMan探针FQ-PCR法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XRCC1第399位密码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分析各基因型与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的相关性.结果 XRCC1 399至少携带一个Gln等位基因携带者的疗效不如Arg等位基因携带者(14.81%vs.42.86%)(P<0.05).XRCC1不同基因型与化疗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XRCC1 399多态性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作者:盛桂凤;毕延智;刘永萍;董益忠;宋红蕾;凌扬;张亚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开放性膳食频度调查表在青年女性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青年女性职工骨健康状况,分析食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健康女性83例,年龄20-40岁,通过发放膳食调查问卷收集其一般情况、过去1年相关食物摄入频度、24 h膳食摄入情况,同时测量骨超声速率,按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分析营养素摄入差异、食物与骨密度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3例中,骨密度正常56例(67.47%),骨量减少27例(32.53%).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日照时间、日照乘积、盐、油、猪肉、鹅肉、海鱼、青菜、茼蒿、香菜、鲜玉米、酸奶、碳酸饮料、素汤、核桃等18个变量可能会影响骨密度,其中日照时间、青菜、酸奶为保护性因素,而盐为危险因素.结论 健康的重视程度、一定的体重负荷及日照时间有助于骨密度的提高.青菜、酸奶能够提高骨密度水平,而盐则会降低骨密度水平.

    作者:陶新城;王佩霞;李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Leber病两家系分析

    目的 探讨Leber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两家系2例先证者目的DNA进行扩增,并基因测序,明确突变类型.结果 2例先证者均为Leber病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为G11778A.结论 基因检测明确两家系2例Leber病患者诊断.

    作者:郑露;胡可;成进魁;杨亚利;胡维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喉癌、喉咽癌患者CK19和CK2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喉癌、喉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19 mRNA、CK 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50例喉癌、喉咽癌患者(A组)和20例正常人群(C组)外周血CK19和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外周血中CK19和CK20 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0.4626±0.1220 vs.0.1712±0.0561和0.4817±0.1401 vs.0.2175±0.0704)(P<0.01).A组晚期患者CK19和CK20 mRNA的表达高于早期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K20 mRNA表达略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CK19和CK20 mRNA表达有助于喉癌、喉咽癌的诊断.

    作者:陈春丽;阮宏莹;曹文平;林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Argonaute1 rs636832 A>G基因多态性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argonaute1 rs636832 A>G基因多态性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病例研究方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380例食管癌argonaute1 rs636832 A>G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的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argonaute1 rs636832 A>G多态性位点频率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显示,与携带argonaute1 rs636832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携带argonaute1 rs636832GG等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无明显相关(OR=0.69,95%CI=0.25-1.92).结论 Argonaute1 rs636832 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任正兵;王旭;顾海勇;陈锁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鼻内镜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比较

    小儿扁桃体肥大多同时伴有腺样体过度增生,肥大的扁桃体可堵塞咽腔,过度增生的腺样体则能堵塞鼻咽部,两者同时肥大可引起上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麻醉与呼吸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近1年我院对86例小儿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行气管插管全麻,本文探讨术中控制呼吸的可行性,并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1%-4%,治疗困难,近远期效果较差,病死率可达40%[1,2].2008年-2012年我院收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8例,均予以胸骨正中切口经心包纵膈内关闭支气管残端,术后胸腔冲洗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星;陈勇兵;杨文涛;施立;桑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地西他滨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5-Aza-CdR)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XA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干预24、36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XAF1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地西他滨浓度为1.0、5.0和10.0 μmol/L干预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5.1±3.2)%、(53.3±3.2)%和(64.3±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4)%(P<0.01),XAF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11±0.86、3.19±0.71和3.96±0.78,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1±0.24(P<0.05).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上调细胞中抑癌基因XAF1表达有关.

    作者:段善州;陈勇兵;杨文涛;施立;桑永华;朱蓉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对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69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伴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551例)和T2DM无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145例),测定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两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和GFR相仿(P>0.05).A组与B组的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2.7%和6.9% vs.20.0%和3.4%)(P>0.05).结论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不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作者:沈莺;李连喜;刘芳;屠印芳;沈娟;韩俊峰;于浩泳;包玉倩;贾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Mst3b和NF-200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3b(Mst3b)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B组)、单纯损伤组(C组)、肌苷治疗组(D)组、6-硫代鸟嘌呤组(E组);另选4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A组).术后3、7、14、28 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st3b和NF-200表达,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左后肢进行评分.结果 A组大鼠脊髓中Mst3b、NF-200无表达,其余各组术后7d的Mst3b阳性表达率高,14d的NF-200阳性表达率高(P<0.01).与C组相比,D组Mst3b、NF-200表达及BBB评分明显增加(P<0.01),而E组各指标显著减少(P<0.05).Mst3b与NF-200表达呈正相关(r=0.864,P<0.01).结论 Mst3b、NF-200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文君;吕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脂肪分解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脂肪组织甘油三酯酯酶(ATGL)是水解甘油三酯的限速酶,在脂肪分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介绍ATGL脂肪动员作用及激素、细胞因子对ATGL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章建梅;徐淼;魏丽;贾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miR-146b靶标预测及功能分析

    目的 通过对miR-146b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46b的靶基因及其功能.方法 应用miRBase获取并分析miR-146b的序列特征;应用TargetScan、PicTar及miRanda预测miR-146b的靶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应用PubMed、Google等信息搜索工具综述miR-146b已有功能研究.结果 miR-146b在各物种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功能注释显示预测靶基因主要富集于促细胞增殖、转录调控、调控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显示预测靶基因显著富集于白血病、ErbB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通路等.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146b可能与细胞分化、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朱玲玲;史春梅;徐广峰;张春梅;陈玲;季晨博;郭锡熔;鲁一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30R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30R联合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T2DM患者87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A组,42例)和诺和灵30R(B组,45例),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第3个月时,A组的血糖达标率高于B组(P<0.05),且前3个月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低于B组(P<0.05).治疗第12个月时A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微血管-周围神经病变总体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治疗老年T2DM效果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安丽;刘巧玲;李洁;孟云霞;任利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Ⅳ型分泌系统Cag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质谱鉴定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Cag致病岛(Cag-PAI)编码的Cag3(hp0522)基因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重组蛋白.方法 以Hp 11637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Cag3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中测序,然后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pET-28a(+)上,得到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ag3,转化表达宿主菌大肠埃希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将大量表达的重组蛋白用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Cag3-His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克隆了Cag3基因.经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大小一致;质谱检测到Cag3重组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Cag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ag3.

    作者:刘俊;陈德玉;赵建忠;王明义;邵世和;戴东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Dex)冲击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的近期疗效.方法 人选PITP患者81例.其中的初治PITP患者69例分为两组:A组,36例,用Dex40 mg/d静滴,连用4d为一疗程;B组33例,以泼尼松1 mg·kg1·d1,口服,连用4周作为对照.A组Dex一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的32例分为两个亚组:A1组,17例,再以小剂量泼尼松维持治疗;A2组,15例,不用泼尼松治疗.12例PITP复治者为脾脏切除组(C组),术前给予Dex 40 mg/d静滴,连用4d.结果 治疗后第5天,A组总有效率达88.9%,血小板数(中位数)显著高于B组(79×109/L vs.47×109/L) (P<0.01).治疗后第14天,A1组血小板数上升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A2组(58.8% vs.33.3%)(P<0.05).C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结论 对PITP患者,大剂量Dex短期冲击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袁冬冬;凌云;陈学敏;范江沙;曹祥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机制,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方法[1].尘螨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常见病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开始在我科脱敏治疗中心接受3年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静;尤易文;王强;顾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7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特征分析

    在我国胃癌居各类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占消化系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50%,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50-60岁多发.青年人胃癌并不罕见,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本文分析年龄≤35岁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改善青年人胃癌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利中;朱世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27及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p27及皮层肌动蛋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神经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SACC患者22例分为神经侵袭组(12例)和无神经侵袭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p27和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侵袭组p27的阳性表达低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神经侵袭组皮层肌动蛋白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SACC病理分级与其有无神经侵袭显著相关(P<0.05).结论 p27及皮层肌动蛋白可能成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犯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基因.

    作者:柯学平;姚瑶;颜廷元;张瑞;袁春平;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放疗后非照射区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结合1例乳腺癌放疗后非照射区内BOO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BOO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保乳术后行EC方案化疗4个周期,再给予右乳切线位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2个月开始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右上中肺野实变影.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灶逐步吸收,8周后停药.停药10 d后再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上中肺病变再次出现,并出现双下肺放疗照射野以外实变影,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符合BOOP.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共45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结论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易并发BOOP,经皮肺穿刺活检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早期激素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吴国荣;肖永龙;王益华;张德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胃癌合并糖尿病而收住入院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血糖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必然会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胃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就我院90例合并糖尿病且行胃癌手术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翠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