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RCC1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

盛桂凤;毕延智;刘永萍;董益忠;宋红蕾;凌扬;张亚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化疗
摘要:目的 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RCC1)与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62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TaqMan探针FQ-PCR法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XRCC1第399位密码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分析各基因型与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的相关性.结果 XRCC1 399至少携带一个Gln等位基因携带者的疗效不如Arg等位基因携带者(14.81%vs.42.86%)(P<0.05).XRCC1不同基因型与化疗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XRCC1 399多态性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胃癌合并糖尿病而收住入院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血糖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必然会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胃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就我院90例合并糖尿病且行胃癌手术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翠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移植预处理后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方法

    目的 介绍一种移植预处理后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方法.方法 予BALB/c小鼠清髓剂量(60C0 7.5 Gy全身照射)照射后4h内输入体外培养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内皮祖细胞(EPC),分别于移植后6、12、24、36、48、72及96 h取受鼠内脏组织制作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观察组织内GFP阳性细胞分布.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肝、肺中GFP、大鼠抗小鼠泛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MECA-32)阳性细胞,脾中见GFP、CD68阳性细胞;小肠中未发现明显GFP阳性、MECA-32阳性细胞.结论 对移植预处理的组织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后,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及GFP阳性细胞分布.

    作者:化静;房婷;刘迷迷;曾令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7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特征分析

    在我国胃癌居各类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占消化系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50%,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50-60岁多发.青年人胃癌并不罕见,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本文分析年龄≤35岁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改善青年人胃癌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利中;朱世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27及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p27及皮层肌动蛋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神经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SACC患者22例分为神经侵袭组(12例)和无神经侵袭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p27和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侵袭组p27的阳性表达低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神经侵袭组皮层肌动蛋白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SACC病理分级与其有无神经侵袭显著相关(P<0.05).结论 p27及皮层肌动蛋白可能成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犯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基因.

    作者:柯学平;姚瑶;颜廷元;张瑞;袁春平;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152例T2DM患者根据UACR均分为UACR正常(A)组(UACR<30 mg/g)和UACR异常(B)组(UACR≥30 mg/g),根据糖尿病病程再分为病程<10年(C)组(87例)和病程≥10年(D)组(65例).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计算UACR.结果 B组DR患病率53.9%,明显高于A组的28.9% (P<0.05),B组发生DR的危险是A组的2.875倍(95%可信区间为1.471-5.620).C组中,UACR异常患者的DR患病率51.6%,明显高于UACR正常者的26.8%(P<0.05),且前者发生DR的危险是后者的2.916倍(95%可信区间为1.162-7.314).结论 病程较短且UACR异常的T2DM患者发生DR的风险较高.

    作者:李梅芳;俞立波;李连喜;屠印芳;赵催春;陆俊茜;包玉倩;吴松华;贾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Mst3b和NF-200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3b(Mst3b)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B组)、单纯损伤组(C组)、肌苷治疗组(D)组、6-硫代鸟嘌呤组(E组);另选4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A组).术后3、7、14、28 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st3b和NF-200表达,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左后肢进行评分.结果 A组大鼠脊髓中Mst3b、NF-200无表达,其余各组术后7d的Mst3b阳性表达率高,14d的NF-200阳性表达率高(P<0.01).与C组相比,D组Mst3b、NF-200表达及BBB评分明显增加(P<0.01),而E组各指标显著减少(P<0.05).Mst3b与NF-200表达呈正相关(r=0.864,P<0.01).结论 Mst3b、NF-200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文君;吕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遗传易感的个体,在饮食、化学物质及微生物感染等环境因素作用下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炎及自身抗体的产生,胰岛β细胞被破坏,以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终发展为糖尿病.现将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毛佳;杨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脂肪分解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脂肪组织甘油三酯酯酶(ATGL)是水解甘油三酯的限速酶,在脂肪分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介绍ATGL脂肪动员作用及激素、细胞因子对ATGL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章建梅;徐淼;魏丽;贾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1%-4%,治疗困难,近远期效果较差,病死率可达40%[1,2].2008年-2012年我院收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8例,均予以胸骨正中切口经心包纵膈内关闭支气管残端,术后胸腔冲洗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星;陈勇兵;杨文涛;施立;桑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Ⅳ型分泌系统Cag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质谱鉴定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Cag致病岛(Cag-PAI)编码的Cag3(hp0522)基因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重组蛋白.方法 以Hp 11637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Cag3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中测序,然后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pET-28a(+)上,得到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ag3,转化表达宿主菌大肠埃希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将大量表达的重组蛋白用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Cag3-His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克隆了Cag3基因.经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大小一致;质谱检测到Cag3重组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Cag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ag3.

    作者:刘俊;陈德玉;赵建忠;王明义;邵世和;戴东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葡萄糖对成骨样细胞MG63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葡萄糖对成骨细胞株MG63增殖及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葡萄糖干预细胞株MG63(干预组),设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为对照(对照组).应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应用RT-PCR检测骨钙素(OC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细胞增殖受抑制(P<0.01),ALP活性降低(P<0.05),OCN和OPG表达减弱(P<0.05),而RANKL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 高糖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成熟,同时下调OPG、上调RANKL的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曹小俊;施毕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机制,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方法[1].尘螨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常见病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开始在我科脱敏治疗中心接受3年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静;尤易文;王强;顾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牛磺酸对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转基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系RGC-5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GC-5细胞,用NMDA(100 μmol/L)诱导损伤.设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和地卓西平(MK-801)对照组(C组);以终浓度分别为0.01 mM(D1组)、0.1 mM(D2组)和1 mM(D3组)的牛磺酸预保护12h.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测定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NMDA可诱导RGC-5细胞损伤.与B组比较,0.1mM和1mM牛磺酸可提高RGC-5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0.05).0.1mM牛磺酸预保护后Bcl-2 mRNA表达水平增加,Bax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牛磺酸可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mRNA表达和下调Bax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芳玲;邵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地西他滨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5-Aza-CdR)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XA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干预24、36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XAF1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地西他滨浓度为1.0、5.0和10.0 μmol/L干预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5.1±3.2)%、(53.3±3.2)%和(64.3±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4)%(P<0.01),XAF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11±0.86、3.19±0.71和3.96±0.78,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1±0.24(P<0.05).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上调细胞中抑癌基因XAF1表达有关.

    作者:段善州;陈勇兵;杨文涛;施立;桑永华;朱蓉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抑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氧化应激水平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79例MHD患者血液,常规检测血液生化、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及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同时检测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总抗氧化能力(TAC)三项氧化应激指标.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DI-Ⅱ)对患者进行测评,根据抑郁分值将MHD患者分为无抑郁、轻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共三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例患者中,抑郁患者45例(57.0%),其中轻中度抑郁者32例(40.5%),重度抑郁者13例(16.5%).重度抑郁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明湿低于其他两组,hs-CRP、MDA和8-OHd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抑郁组患者血白细胞(WBC)明显高于无抑郁组(P<0.05).MDA、PAB与抑郁有明显关联.结论 MHD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MHD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炎症及营养状态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MDA、PAB是MHD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凤玲;严春寅;曹国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专业设置对护理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护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加快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进程,国内诸多院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1].我校从2002年开始,增设护理学专业(涉外方向),并对其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我们从教学目标、师资力量、教材选用、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反馈、课程考核的改革等方面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本文总结我校2006级护理学生大学英语及专业英语等的学习情况,比较专业设置对其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徐旭娟;王苏容;赵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胰腺创伤的临床评估和损伤控制

    在腹部创伤中,胰腺创伤的发生率低于临近的肝、脾和肾等脏器,但一旦损伤后,其症状、体征及其病理损害有着独特的表现,诊疗更为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了存在腹部创伤的患者236例,其中确定有胰腺损伤的有46例,占19.49%.现将相关的诊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翔;鲁德生;汤澄;田晶;陈昌荣;阳欣科;隋晋平;朱唏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SREBP-1c、HSL和ATGL mRNA在不同体重指数人群皮下和大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在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的皮下脂肪组织(SAT)和大网膜脂肪组织(OAT)中的mRNA表达.方法 按BMI将82例患者分为超重组(A组,35例,BMI 24-27.9)、肥胖组(B组,27例,BMI≥28)和正常体重组(C组,20例,BML 18.5-23.9).检测三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三组腹部SAT和OAT中SR EBP-1c、HSL、ATGL3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A、B组的血脂异常率高于C组(42.86%、51.86% vs.10.00%)(P<0.05).在SAT中,B组SREBP-1c mRNA表达高于C组(P<0.05);A、B组的HSL和ATGL mRNA表达水平低于C组(P<0.05).在OAT中,A、B组的SREBP-1c、ATGLmRNA表达高于C组,而HSL mRNA表达则低于C组(P<0.05).结论 超重和肥胖人群SAT和OAT的脂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紊乱,可能是导致其血脂异常率升高、更易罹患内分泌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力翔;缪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miR-146b靶标预测及功能分析

    目的 通过对miR-146b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46b的靶基因及其功能.方法 应用miRBase获取并分析miR-146b的序列特征;应用TargetScan、PicTar及miRanda预测miR-146b的靶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应用PubMed、Google等信息搜索工具综述miR-146b已有功能研究.结果 miR-146b在各物种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功能注释显示预测靶基因主要富集于促细胞增殖、转录调控、调控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显示预测靶基因显著富集于白血病、ErbB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通路等.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146b可能与细胞分化、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朱玲玲;史春梅;徐广峰;张春梅;陈玲;季晨博;郭锡熔;鲁一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目的 探讨泪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型糖尿病(T2DM)无视网膜病变(A组,40例)、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B组,40例)和正常人(C组,40例)泪液和血清IL-6的表达.结果 A、B组泪液IL-6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12.21±3.88) pg/ml、(18.86±6.56) pg/ml vs.(4.29±3.27) pg/ml](P<0.01),B组泪液IL-6表达量高于A组(P<0.01).泪液IL-6与血清II-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31,P<0.05).结论 泪液IL-6表达与T2DM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泪液IL-6表达的测定有可能成为糖尿病病情评估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洁;王伟超;张庆玉;刘素波;李雅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