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葡萄糖对成骨样细胞MG63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曹小俊;施毕旻

关键词:葡萄糖, 成骨细胞, 骨保护素
摘要:目的 探讨葡萄糖对成骨细胞株MG63增殖及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葡萄糖干预细胞株MG63(干预组),设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为对照(对照组).应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应用RT-PCR检测骨钙素(OC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细胞增殖受抑制(P<0.01),ALP活性降低(P<0.05),OCN和OPG表达减弱(P<0.05),而RANKL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 高糖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成熟,同时下调OPG、上调RANKL的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肺囊肿2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肺囊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先天性肺囊肿患儿2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首发症状多出现于不足6个月(34.5%)的婴幼儿,以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及局限性固定湿罗音或呼吸音减低为临床特征;病变部位以右肺居多,以两肺下叶受累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结论 临床上应当重视先天性肺囊肿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陈鹏;王莹;熊小丽;姚兴凤;方玉蓉;鄢素琪;汤建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对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69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伴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551例)和T2DM无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145例),测定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两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和GFR相仿(P>0.05).A组与B组的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2.7%和6.9% vs.20.0%和3.4%)(P>0.05).结论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不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作者:沈莺;李连喜;刘芳;屠印芳;沈娟;韩俊峰;于浩泳;包玉倩;贾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B组用35μg/ml臭氧10 ml关节腔内注射;C组用玻璃酸钠2ml;A组应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3、6、12个月时患者的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组VAS评分降低和Lysholm评分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B、C组,持续时间长.A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B组的80.00%(P<0.01)和C组的83.33% (P<0.05).三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臭氧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效优于单用臭氧或玻璃酸钠.

    作者:叶雷;陆丽娟;张中军;邹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152例T2DM患者根据UACR均分为UACR正常(A)组(UACR<30 mg/g)和UACR异常(B)组(UACR≥30 mg/g),根据糖尿病病程再分为病程<10年(C)组(87例)和病程≥10年(D)组(65例).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计算UACR.结果 B组DR患病率53.9%,明显高于A组的28.9% (P<0.05),B组发生DR的危险是A组的2.875倍(95%可信区间为1.471-5.620).C组中,UACR异常患者的DR患病率51.6%,明显高于UACR正常者的26.8%(P<0.05),且前者发生DR的危险是后者的2.916倍(95%可信区间为1.162-7.314).结论 病程较短且UACR异常的T2DM患者发生DR的风险较高.

    作者:李梅芳;俞立波;李连喜;屠印芳;赵催春;陆俊茜;包玉倩;吴松华;贾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咽旁多形性腺瘤与血管瘤并存一例

    多形性腺瘤是涎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咽旁间隙者少见.我科收治1例咽旁多形性腺瘤与血管瘤并存病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4岁.因咽部异物感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曾患咽痛,口服抗炎药后疼痛消失,但咽部异物感明显,半年来逐渐加重.体检:咽黏膜无充血,右侧腭舌弓隆起,右侧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同侧软腭下移,触诊右侧咽侧壁扪及4 cm×5 cm大小质韧包块,无压痛.右下颌区可触及右咽侧包块.

    作者:彭军;王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Leber病两家系分析

    目的 探讨Leber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两家系2例先证者目的DNA进行扩增,并基因测序,明确突变类型.结果 2例先证者均为Leber病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为G11778A.结论 基因检测明确两家系2例Leber病患者诊断.

    作者:郑露;胡可;成进魁;杨亚利;胡维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靶控输注(TCI)雷米芬太尼和依托咪酯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均分为三组:诱导用依托咪酯TCI靶浓度均为0.6μg/ml;雷米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 ng/ml(L组)、4 ng/ml(M组)和6 ng/ml(H组).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和5 min(T4)时点的MAP、HR、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值.结果 在T2时点,三组MAP、HR、SI、CI、SVRI、ACI均比T1时明显降低(P<0.05),且H组较L、M组变化明显.在T3、T4时,L组HR、MAP、SVRI明显高于M和H组(P<0.05),而H组CI、SI、ACI明显低于L和M组(P<0.05).结论 以靶浓度雷米芬太尼4 ng/ml复合依托咪酯0.6μg/ml TCI麻醉诱导能较好地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张如锦;刘功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SREBP-1c、HSL和ATGL mRNA在不同体重指数人群皮下和大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在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的皮下脂肪组织(SAT)和大网膜脂肪组织(OAT)中的mRNA表达.方法 按BMI将82例患者分为超重组(A组,35例,BMI 24-27.9)、肥胖组(B组,27例,BMI≥28)和正常体重组(C组,20例,BML 18.5-23.9).检测三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三组腹部SAT和OAT中SR EBP-1c、HSL、ATGL3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A、B组的血脂异常率高于C组(42.86%、51.86% vs.10.00%)(P<0.05).在SAT中,B组SREBP-1c mRNA表达高于C组(P<0.05);A、B组的HSL和ATGL mRNA表达水平低于C组(P<0.05).在OAT中,A、B组的SREBP-1c、ATGLmRNA表达高于C组,而HSL mRNA表达则低于C组(P<0.05).结论 超重和肥胖人群SAT和OAT的脂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紊乱,可能是导致其血脂异常率升高、更易罹患内分泌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力翔;缪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miR-146b靶标预测及功能分析

    目的 通过对miR-146b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46b的靶基因及其功能.方法 应用miRBase获取并分析miR-146b的序列特征;应用TargetScan、PicTar及miRanda预测miR-146b的靶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应用PubMed、Google等信息搜索工具综述miR-146b已有功能研究.结果 miR-146b在各物种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功能注释显示预测靶基因主要富集于促细胞增殖、转录调控、调控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显示预测靶基因显著富集于白血病、ErbB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通路等.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146b可能与细胞分化、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朱玲玲;史春梅;徐广峰;张春梅;陈玲;季晨博;郭锡熔;鲁一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27及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p27及皮层肌动蛋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神经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SACC患者22例分为神经侵袭组(12例)和无神经侵袭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p27和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侵袭组p27的阳性表达低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神经侵袭组皮层肌动蛋白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SACC病理分级与其有无神经侵袭显著相关(P<0.05).结论 p27及皮层肌动蛋白可能成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犯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基因.

    作者:柯学平;姚瑶;颜廷元;张瑞;袁春平;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Mst3b和NF-200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3b(Mst3b)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B组)、单纯损伤组(C组)、肌苷治疗组(D)组、6-硫代鸟嘌呤组(E组);另选4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A组).术后3、7、14、28 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st3b和NF-200表达,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左后肢进行评分.结果 A组大鼠脊髓中Mst3b、NF-200无表达,其余各组术后7d的Mst3b阳性表达率高,14d的NF-200阳性表达率高(P<0.01).与C组相比,D组Mst3b、NF-200表达及BBB评分明显增加(P<0.01),而E组各指标显著减少(P<0.05).Mst3b与NF-200表达呈正相关(r=0.864,P<0.01).结论 Mst3b、NF-200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文君;吕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57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门诊分诊护理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D)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1].患者常常因为自己的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他们的疑虑.本文总结对57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门诊分诊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胜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葡萄糖对成骨样细胞MG63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葡萄糖对成骨细胞株MG63增殖及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葡萄糖干预细胞株MG63(干预组),设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为对照(对照组).应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应用RT-PCR检测骨钙素(OC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细胞增殖受抑制(P<0.01),ALP活性降低(P<0.05),OCN和OPG表达减弱(P<0.05),而RANKL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 高糖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基质成熟,同时下调OPG、上调RANKL的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曹小俊;施毕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NK和NKT细胞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后自然杀伤细胞(NK)和自然杀伤T细胞(NKT)的表达变化.方法 42例急性HEV感染者分为抗-HEV IgM转阴组(A组,29例)和抗-HEV IgM未转阴组(B组,1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NK和NKT细胞的含量,同时检测肝功能.结果 A组恢复期NK和NKT细胞比例分别为(17.96±7.20)%和(5.05±0.86)%,明显低于急性期的(32.35±10.58)%和(7.89士1.21)%(P<0.05).B组恢复期NK和NKT细胞比例分别为(26.48±13.98)%和(5.12±0.75)%,均低于急性期的(34.85±11.69)%和(9.63±1.78)%(P<0.05).HEV感染者的ALT及AST与NK和NKT细胞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HEV感染可以激活NK和NKT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作者:李丽;常家宝;冯艳红;戴玮玮;赵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放疗后非照射区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结合1例乳腺癌放疗后非照射区内BOO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BOO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保乳术后行EC方案化疗4个周期,再给予右乳切线位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2个月开始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右上中肺野实变影.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灶逐步吸收,8周后停药.停药10 d后再出现咳嗽,胸部CT显示上中肺病变再次出现,并出现双下肺放疗照射野以外实变影,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符合BOOP.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共45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结论 乳腺癌放射治疗后易并发BOOP,经皮肺穿刺活检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早期激素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吴国荣;肖永龙;王益华;张德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BsAg多肽刺激树突状细胞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

    目的 探讨HBsAg多肽刺激树突状细胞(DCs)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CHB)或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用DCs细胞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对照组20例,仅用大黄蛰虫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ST、ALT和谷氨酰转肽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及治疗有效率的B超评估.结果 治疗组的中医症状、证候和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B超诊断的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sAg多肽刺激的DCs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白浩;陆原;郭海燕;臧志栋;时宏珍;邵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内低回声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脂肪肝的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异性,常规超声(CUS)诊断较易,但是脂肪肝背景使得原发或继发的肝局灶性病变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尤其是低回声病灶的定性诊断存在困难,超声造影(CEUS)应用之前往往要依赖于其他影像增强技术定性.CEUS作为新兴的微血管显像技术,可以从微循环灌注的角度评价正常、异常组织微血管分布的差异.本研究对105例脂肪肝患者肝内129个低回声病灶的CEUS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巧英;吴鹏西;周峰盛;陈俊;蒋骁;周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移植预处理后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方法

    目的 介绍一种移植预处理后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方法.方法 予BALB/c小鼠清髓剂量(60C0 7.5 Gy全身照射)照射后4h内输入体外培养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内皮祖细胞(EPC),分别于移植后6、12、24、36、48、72及96 h取受鼠内脏组织制作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观察组织内GFP阳性细胞分布.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肝、肺中GFP、大鼠抗小鼠泛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MECA-32)阳性细胞,脾中见GFP、CD68阳性细胞;小肠中未发现明显GFP阳性、MECA-32阳性细胞.结论 对移植预处理的组织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后,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及GFP阳性细胞分布.

    作者:化静;房婷;刘迷迷;曾令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遗传易感的个体,在饮食、化学物质及微生物感染等环境因素作用下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炎及自身抗体的产生,胰岛β细胞被破坏,以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终发展为糖尿病.现将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毛佳;杨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地西他滨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5-Aza-CdR)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XA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干预24、36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XAF1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地西他滨浓度为1.0、5.0和10.0 μmol/L干预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5.1±3.2)%、(53.3±3.2)%和(64.3±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4)%(P<0.01),XAF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11±0.86、3.19±0.71和3.96±0.78,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1±0.24(P<0.05).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上调细胞中抑癌基因XAF1表达有关.

    作者:段善州;陈勇兵;杨文涛;施立;桑永华;朱蓉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