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内耳眩晕病又称美尼尔氏综合症.为临床常见病.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为特点,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自拟茯苓白术天麻汤(茯苓、白术、天麻、桔梗、白芥子、生姜)为基本方,治疗内耳眩晕病50例,治疗有效率96%.该方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温中通阳化饮的作用.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进仓;肖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湿性愈合理论的推广,临床上已逐步开展湿性愈合理念来治疗深度压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湿性愈合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压疮,并且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文就湿性愈合对深度压疮的护理体会作一综述.
作者:赵海霞;董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我师入伍新兵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部队预防乙型肝炎及战士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对382名入伍新兵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追踪免疫效果.结果:全程乙肝疫苗接种第3针1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杭体(HBsAb)阳性311人(81.41%),HBsAb阴性71人(18.59%);乙肝疫苗接种第3针2个月检测HBsAb阳性342人(89.52%),HBsAb阴性40人(10.48%).结论:武警部队在入伍接种乙肝疫苗后有约10%为免疫无应答者,需要进行补种或加强免疫.
作者:刘晓岗;郝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少见的双向性病变,其发生率不到所有乳腺原发性肿瘤的1%[1].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对可疑病变应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送检标本应作多处切片.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恰当术式,一般采取广泛的局部切除术或全乳房切除术,对复发病例不应放弃再次手术机会.腋窝淋巴结一般不予清除,放疗和化疗作用不确定.影响本病预后的因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的组织学分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孟尚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炙甘草汤组(治疗组)58例和心律平组(对照组)32例,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作者:吴磊;李源;黄劲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分析了小青龙汤证主因主证以及临床加减,认为伤寒论经方中单味药的取舍在对证治疗过程中意义重大,且经方在现代医疗工作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写国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G60S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对确诊为早孕的健康女性,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以终止妊振.结果:可根据残留物声像图表现及CDFI特点对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识别宫内残留物具有诊断价值,应先行腹部超声进行确诊.
作者:张变玲;陈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慢性胃痛患者48例,采用针灸配合内服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小35岁,大70岁.全部病例都经纤维胃镜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系溃疡等,并排除胃器质性病理改变.按照中医辩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虚实.实证多为寒邪客胃、饮食所伤、肝气犯胃和瘀血停滞,虚证多见脾胃虚寒.
作者:张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乳腺疾病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妇女的重要病症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许多大城市,乳腺癌已占女性癌症的首位.因此,如何做好育龄期妇女-特别是40岁以上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显得尤重要.我们应用计算机红外线扫描仪进行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对少数不能确诊的病例结合数字化乳腺摄影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兴高;李建龙;李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急症,它可以引发全身器官组织的中毒和缺血损害,一部分患者在初期痊愈后的一定时间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表现为神经和精神障碍,病情严重,治疗困难.对我科2009年9月-2010年8月7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观察如下.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用药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的具体要求,收集到我院典型用药差错与要求不相符的事例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差错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医院带来严重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杜绝用药差错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保障,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作者:封南华;刘伟;吴晓燕;芦岚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比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40例住院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治疗,治疗组采用甘草酸二胺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安全性好,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小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振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将我科两年来收治的30例异位妊振采用氨甲喋呤配合中药保守治疗患者护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配合我们个体化的精心护理,27例异位妊娘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90%.结论:异位妊振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方法简单、方便,能够保留输卵管及生育能力,配合个体化的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成功率.
作者:彭文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约占各类脑卒中的30%,具有发病率高、残疾率高的特征,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三类病因.近年来对于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已有很多,成为心脑血管病的研究热点.本文联合检测了86例ACI患者血浆Hcy、CRP和Cys-C浓度水平,以探讨其浓度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迪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和胃降逆类中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柴胡和胃汤(柴胡、黄岑、黄连、半夏、枳壳、香附、佛手、苏梗、陈皮、生姜)治疗本病64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31%.结论:本方具有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之功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康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行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共180例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0例手术均获成功.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失血量10-200ml(88.5±71.1)ml,手术时间90-135min,(113.8±17.4)nin;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失血量20-400ml(127.2±121.4)ml,手术时间105-150min,(120.3±16.6)nin.结论: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上较传统气腹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实用、简便、经济等明显优势,是一种新型的妇科微创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梅兰;谢鸿雁;单翠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成功率.方法:根据病情给予心理护理、加强呼吸功能锻炼,采用合适的撤机方法,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呼吸机依赖患者均成功撤机.结论:做好上述几方面的护理,是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撤机的关健.
作者:黄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Fas/FasL途径的凋亡在川崎病发病中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双杭体夹心Elisa法测定正常健康对照组以及川崎病患儿血清中sFasL浓度.结果:和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较,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sFast浓度明显降低;经过治疗后,处于亚急性期的川崎病患儿血清中sFasL浓度较急性期明显升高;而在亚急性期,血清中sFasL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川崎病的急性期Fas/FasL途径的凋亡减少,病情稳定后体内细胞凋亡现象趋于正常.提示在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参与其中.
作者:张小鸽;李喆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医方自拟复胃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2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复胃散加味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癒51例,好转6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治癒27例,好转4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7.9%.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尤于对照组(P<0.001).
作者:潘吉星;马安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通过比较挂线造口术,囊肿剥除术,囊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优缺点,评价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20例,囊肿剥除术15例,囊肿切开引流术10例,并对3组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挂线造口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损伤,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囊肿剥除术,术后复发率,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囊肿切开引流术.结论: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具有手术简单,时间少,创伤性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金镇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