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特别关注.因此,给我们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失误,引起不良后果,不但给病人造成痛苦,给家属造成损失,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医院的信誉度也会降低.怎样避免护理差错,把失误降低到零点,是摆在每个护士长面前的一个课题.现将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学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重要地位.方法:基础护理是各项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临床工作的始终,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结论: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同小利;荆丽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严重的关节损伤,病人常难以保证运动能力,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需要切开关节囊才能达到手术目的,这无疑增加了关节损伤的程度,影响了术后的恢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设备不断引进创新,我院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采用膝关节镜手术.膝关节镜是将微小摄像机插人关节囊内进行检查或手术.膝关节镜具有微创、直观、安全和住院天数少等优点.
作者:邱淑华;杨淑红;庄宏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对策,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病死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的护理重点是血压、心电图、生命体征的观察,疼痛的进展情况及时镇静止痛,提供基础护理并进行术前宣教给予心理护理.术中、术后注意观察病人意识、下肢肌力、血流情况及尿量,及时发现并发症.结果:10例病人进行此手术有效率为80%.结论:上述护理措施对确保该类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邵爱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喉罩是应用于困难气道的应急处理的一种方法.在基层医院我们的麻醉人员少,妇科手术病人多,每年约900多例.90%的手术病人大都采用EA,或者CSEA麻醉,用简便的方法完成满意的手术麻醉,但随着病人的增多高危麻醉也就增加,全麻也就必然增加.新技术的引进应用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我们对于EA禁忌症和EA失败的妇产科病人用气管导管插管应激反应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多,特殊困难插管病人一次成功率低单人操作难度大.遂我们采用新加坡双管喉罩代替气管导管应用.
作者:杨建平;马林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女性特有的内分泌系统调节着月经、妊娠、分娩等各种生理过程,同时也影响着情绪波动.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中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疾病的转归和病情发展.特别是对初产妇,心理护理更是护理过程的重要内容.初产妇缺乏经验,害怕疼痛,容易产生不利于分娩的恐俱心理.护理人员从产妇进人产房的那一刻起,就要把心理护理做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做,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大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和难产率.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对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蔡稚彬;杨列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甘露饮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甘露饮加减;对照组用超声波把西药雾化吸入治疗;均以30天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62.54%.结论:甘露饮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理想可靠.
作者:冯晓帅;李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对于临床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通过对96例临床血尿患者的尿液标本中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和百分率的计算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相差显微镜下,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为临床鉴别血尿来源提供依据.
作者:张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医院护理人员为执行主体,针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开展的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以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往往不到位,即使进行,也只限于向病人介绍一些住院知识与一般疾病常识,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根本不管病人能否掌握与满足.现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李利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血府逐瘀汤为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治疗胸痛、头痛效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甘草、枳壳、赤芍、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组成.专治气滞血瘀之胸痛、头痛.自此方问世以来,深受医家之推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基本方,略加更量、化裁治疗多种类型气滞血瘀性疾患,获得满意疗效,现摘录于下,斧正与同道.
作者:赵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从2004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处方点评,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中,现将实际工作中几个特殊病例加以报道分析,供同行参考.1小儿使用复方地芬诺酯片引起中毒患儿4岁零6个月,女,患急性腹泻,家长给服了1片复方地芬诺酯.用药2-3h后未见异常,即上床睡觉.第2天,小孩表现出倦怠,目光呆滞,拒绝吃东西,还出现呕吐,嗜睡现象.
作者:亢孝弟;冯锁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自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采用外用溃疡散局部用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3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9人;年龄小22岁,大75岁;病程2个月到10年.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T型管引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胆总管探查术20例患者T型管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20例患者均如期拔除引流管,患者一般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T型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探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宁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时的宣教.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取得成功重要的原因.
作者:徐俊艳;刘凤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静脉留置针近几年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尤其在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衰、脑梗塞后遗症等危重患者,或者患者需要输注特殊药品,如多巴胺、胺碘酮、硝普钠、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等血管刺激性药物,应用留置针不但可以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被广大患者接受,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开展静脉留置针技术以来就其使用优点、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封管方法总结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瓮金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接骨丹加减方促进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39例胫骨下段骨折,常规手术普通接骨板内固定后均内服中药接骨丹加减方,促进骨质愈合.观察服用接骨丹加减方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6周.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接骨丹加减分可促进胫骨下段骨折骨质愈合,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长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精神病患者近年来由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精神病患者好发于青壮年.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50%患者发病年龄在20-30岁[1].由于农村对遗传方面知识的欠缺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让很多的患有精神病的妇女怀孕,故在孕产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于这些产妇很难沟通无法顺利的平产,大多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此类患者行剖宫产20例,现将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延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临床指证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经非手术保脾治疗58例,根据我国脾脏外科协会对脾脏损伤程度的分级标准,本组病例其中Ⅰ级损伤32例,Ⅱ级损伤19例,Ⅲ级损伤7例.结果:58例患者均经非手术保脾治疗痊愈,无脾脏周围脓肿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非手术保脾治疗外伤性脾脏破裂具有独特的优点,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因手术治疗引起的痛苦,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作者:武世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好转后,部分病人会发生反跳现象其原因为:1:残毒继续吸收中毒.2:阿托品化判断不正确.3:大量输注葡萄糖液或能量合剂使阿托品浓度及活性胆碱酯酶被稀释致乙酰胆碱生成过多.4:高热用氯丙嗪、异丙嗓冬眠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
作者:辛春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手足口病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COX-A16)和肠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的近儿年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笔者试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手足口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茹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