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琴;吴艳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循环(ECC)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4例)和对照组(B组,16例).A组术中将FDP 200 mg/kg加入预充液;B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 min(T0)以及主动脉开放后5 min(T1)、1 h(T2)、4 h(T3)和24 h(T4)采集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浆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时A组和B组S-100蛋白、NSE、MDA、SOD、TNF-α及IL-8水平显著增高(P<0.01);T1-T3时,A组S-100蛋白、NSE、TNF-α、IL-8和MDA水平低于B组(P<0.05),SOD活性高于B组(P<0.05).术后发生认知障碍;A组4例(28.5%),B组8例(50%)(P<0.05).结论 在ECC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FDP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作者:钟斌;秦建伟;黄陈军;李芝;梁永年;仲昭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BNP)是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和心血管研究中,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浓度变化与心房颤动(房颤)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成为评价、预测房颤的指标之一.
作者:甄福喜;邵永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急性白血病(AL)原代细胞增殖、凋亡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初诊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加入浓度为20、40、60、80、100、120 μmol/L的塞莱昔布培养24、48、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80μmol/L塞莱昔布作用48 h前后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b-FGF、TGF-β) 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塞莱昔布作用后,细胞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一时点不同浓度和同一浓度不同时点的塞莱昔布对AL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凋亡率(3.98±0.6)%相比,40、60、80 μmol/L塞莱昔布作用24h后凋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1±0.9)%、(10.97±1.4)%、(19.78±2.3)%,呈剂量依赖性(P<0.01),VEGF、b-FGF和TGF-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塞莱昔布能有效抑制AL原代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以抑制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张彦芳;阮林海;赵小强;王瑞丽;葛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标本染色体核型.方法 应用长期培养法对52例早期流产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结果 52例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中绒毛细胞培养成功47例(90.38%).其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46.81%);异常核型中以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86.36%),并以三体征常见(59.09%).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流产原因,合理指导下次妊娠.
作者:李欣;霍然;凌秀凤;赵纯;郭锡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对44例T2DM患者(A组,22例,无NAFLD;B组,22例,合并NAFLD)和健康体检者(C组,22例)检测了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SF和丙二醛(MDA)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和B组的SF、MDA水平高于C组(P<0.01),B组SF、MDA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SF水平与病程、体重指数、TC、TG、HbA1c、FPG、FINS、HOMA-IR、MD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体内铁超负荷;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生发展.
作者:殷霞;成兴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C57BL/6J小鼠海马IL-1β、IL-6、TNF-α及淀粉样蛋白β(Aβ)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分别腹腔连续注射LPS 250μg/kg和生理盐水3 d(L3组和C3组)和7 d(L7组和C7组);N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末次注射后第4天将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测定海马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结果 与C3和C7组比较,L3和L7组小鼠登台潜伏期显著延长,靶象限活动时间显著缩短,海马IL-1β、IL-6及TNF-α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L3组和C7组比较,L7组小鼠海马Aβ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LPS可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组织中促炎因子和Aβ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朱滨;王大明;刘宁;丁良才;胡益民;沈江;洪涛;杨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甲亢性心脏病(HHD)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的作用及缬沙坦对HHD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A、B、C组腹腔注射L-甲状腺素0.5 mg·kg-1·d-1×28 d建立甲亢模型,B、C组同时分别用缬沙坦10 mg·kg-1·d-1、30 mg·kg-1·d-1灌胃;D组不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前后分别采取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第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后,解剖动物测定各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MCHI)、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免疫组化观察心肌VEGF的表达.结果 与D组比较,A、B、C三组血清T3和T4水平均明显升高,A组心肌VEGF表达明显增强,左室腔扩大,室壁增厚,MCHI、心肌细胞直径和CVF增大.而B、C组上述心室重构指标和VEGF表达的改变均比A组轻.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HHD大鼠心肌重构过程;缬沙坦可抑制VEGF表达和心室重构,从而保护心功能.
作者:施晶晶;李拜红;王晓彦;朱栋晓;魏喆强;金伟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酮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16例胃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miR-27a及其靶基因ZBTB10的表达水平.用金雀异黄酮0、25、50、100、200 μmol/L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后,采用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7a及ZBTB10表达.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27a表达增加(P<0.05),而ZBTB10表达降低(P<0.01).金雀异黄酮可呈浓度、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下调miR-27a表达,同时上调ZBTB10表达.结论 金雀异黄酮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癌基因miR-27a的表达有关.
作者:孙庆敏;王歌;杨力;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条形码是一种有效的识别工具,可容纳大量信息、方便快捷、数据精准、追溯性强[1].条形码追溯系统是现今医疗卫生系统跟踪有力依据[2].2009年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在全国已正式执行,要求每个手术器械包外都必须有条形码追溯系统标识,对植入性手术器械包还必须进行生物监测[3].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手供一体化洁净手术室器械按消毒供应中心新规范要求进行信息化管理,体现了三联条码在手术器械的追溯中的优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前胸痛持续时间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5例按胸痛持续时间分为A组(>12 h,54例)和B组(≤12h,151例),采集其年龄、入院24h内血糖、心率及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多支血管受累、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急诊PCI术)及白细胞升高等情况作为基线资料,记录发病后30 d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再灌注治疗率低于B组(83% vs.94%) (P<0.05),A组KillipⅡ-Ⅳ级发生率高于B组(35% vs.17%)(P<0.05),A组30 d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22% vs.10%)(P<0.05).结论 胸痛持续时间是影响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顾丽亚;惠杰;罗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势凶险,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6周内再出血发生率为17%,2年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约80%[1].我科2006-2011年成功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7例.6例因出血复发而需要再次使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其中3例患者拒绝应用,现对其拒绝原因和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赵晓琴;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细菌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7例中,血细菌培养阴性77例(49.0%),血培养阳性80例(51.0%);血培养阴性组较血培养阳性组更易检出巨大赘生物和发生栓塞并发症[(10.4% vs.5.0%和19.5% vs.8.8%)(P<0.05)].17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10.8%.血培养阴性77例中,手术治疗60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两组患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血细菌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早期诊断、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药物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海波;郑翔翔;秦建伟;邵永丰;吴延虎;张石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9例外耳道和中耳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9例中,Ⅰ期病变8例,Ⅱ期5例,Ⅲ期4例,Ⅳ期12例.手术方法包括外耳道袖状切除、颞骨部分切除和颞骨次全切除,必要时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术和腮腺切除术;对进展期病变辅助术后放射治疗.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63.6%.其中,Ⅰ期和Ⅱ期病变5年生存率为85.7%,Ⅲ期和Ⅳ期病变5年生存率为25%.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早期颞骨恶性肿瘤,单纯的外耳道袖状切除或颞骨部分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Ⅲ、Ⅳ期病变,更为广泛的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较为可取.
作者:张义娟;陈智斌;周涵;赵晓埝;李芳丽;邢光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千层纸素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终浓度分别为0、12.5、25、50、100、200和400 μmol/L的千层纸素处理MG-6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千层纸素对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千层纸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千层纸素对MG-6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析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千层纸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地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电镜下可发现千层纸素能诱导细胞凋亡,表现为胞质内出现大量空泡,细胞核染色质固缩,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此外,千层纸素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上调MG-63细胞中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ro-Caspase-3、pro-Caspase9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千层纸素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这可能与升高Bax/Bcl-2比率、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有关.
作者:徐强;李家祥;雷会宁;韩冬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社区艾滋病患者9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实施患者及家属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及生活指导.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比较心理干预前和4周后的得分.结果 观察组心理干预4周后,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社区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后循环缺血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加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4250 IU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10 d.2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9%、显效率5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3.3%(P<0.05).结论 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显著.
作者:陶杨;胡玲玲;孔亮;邵小鹏;桂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浓度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3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FENO和治疗前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经有效治疗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均明显增高,而FEN()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与吸烟状态、有无维持吸入激素治疗及治疗前CRP水平并无关联.治疗前FEN()水平与治疗后FEV1的改善值呈正相关.结论 FENO测定无创,简便易行,对COPD急性加重疗效评价及预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童;钱斌;施敏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腭帆成形术(VPP)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32例腭咽平面狭窄、扁桃体占据气道<50%的轻、中度OSAHS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行改良腭咽成形术(H-UPPP);B组行VPP术.术前1d及术后6个月行多导睡眠检测(PSG),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SS)及鼾声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术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ESS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B组术后VAS评分较A组改善明显[(-4.38±0.46)分vs.(-3.63±1.02)分](P<0.05).结论 对腭咽平面狭窄且无扁桃体肥大的轻中度OSAHS患者行改良VPP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术后鼾声.
作者:达鹏;吴昊;殷勇;倪昊生;黄乃邦;陈小玲;吴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衰模型.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组)、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饲养4周后,采用干试纸法检测血清钙、磷和肌酐水平,ELISA法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Goldner's三色染色法观察骨组织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血清肌酐、磷和PT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1,25(OH)2D3水平显著增加(P<0.05),无明显的类骨质,成骨细胞减少;而B组和C组间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腺嘌呤饲养SD大鼠4周能成功建立肾性骨病模型;腺嘌呤对骨组织没有直接影响.
作者:吴志良;杨惠林;赵波;张志刚;魏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高龄患者实施下肢、泌尿外科和下腹部手术时,虽手术时间一般不太长,但麻醉处理有时十分困难.如长期服用抗凝药、合并严重的呼吸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困难气道、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和肝肾功能减退等,常常使高龄手术患者既不适合采用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也有风险和顾虑.我们对高龄危重手术患者采用双管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靓羽;王冬青;尹卫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