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因子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赵俊亮;赵万军;周辉

关键词:细胞因子, 非创伤性, 股骨头坏死, 研究进展
摘要: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多种疾病、药物及髋关节创伤有关.其中,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逐年增加,但其病因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学者提出许多病因学假说,诸如脂肪代谢紊乱、骨髓内压力升高、血管内凝血学说、骨质疏松学说等[1].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7例临床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活动,终至脊柱强直、畸形,功能严重受损.我科近5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S,能迅速控制疾病症状,使病情趋于稳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群;杨利学;王晓玲;谭龙旺;孙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竹塑夹板力学性质研究和优化分析

    目的:研究设计控制竹塑夹板材料的力学性质与特征满足治疗要求.方法:采用力学性能试验测试分析方法对竹塑夹板与柳木央板力学性质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天然柳木材料夹板弹性模量波动大、蠕变速率变化大,影响治疗骨折外固定过程的稳定性,竹塑夹板则相反.结论:通过对竹塑夹板材料的弹性模量设计和工业化生产工艺研发,制造满足弹性固定准则要求的材料和器械,为小夹板现代化发展开辟了可行的新途径.

    作者:孙雁群;孙益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并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围手术期护理不可忽视.我科2006年~2008年实行该项手术治疗颈椎病128例,其中108例采取前路术式,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菊;蔺改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6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人们常见骨折之一.以往采用保守治疗,由于死亡率及髋内翻发生率较高,达40-50%,国外已很少采用[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内固定方法、材料的不断改进,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及髋内翻畸形.我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对176例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穿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军;刘保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5例报告

    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损伤,容易忽视,容易误诊漏诊.一旦误诊漏诊,会造成伤者长期的畸形甚至残疾,及时准确的诊断、伤情判断、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非常重要.2002年1月~2008年7月应用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永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安神养肝中药口服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常见的症状,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引起机体防御和保护的生理机制.骨折术后病人出现疼痛,积极有效地止痛治疗,有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应用洛芬待因片口服,并辅以安神养肝中药口服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强;朱先龙;陶杰;王轶;闫立平;张伟;张洪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预防老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预防老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74例55岁以上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对照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配合空气梯级加压治疗伤肢的预防措施.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10d、12 d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伤肢肿胀情况,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术前、术后12 d伤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较术前有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术前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延长时间短于西医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倒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每组各3侧,占8.3%.结论: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的方法能达到与标准的西医措施同样的预防DVT的效果,且中医措施具有口服药物安全方便和不需要特殊设备的优势.

    作者:陈如见;陈经勇;张鹏;李钟;张伟华;成俊;熊小明;罗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清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清痹舍剂及清痹合剂+甲氨蝶呤(MTX)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及小鼠镇痛试验的观察.方法:1.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使大鼠关节致炎,复制RA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清痹合剂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右后足踝关节直径及足跖厚度变化;并对右后足踝关节滑膜进行病理观察.2.给各组小鼠灌以不同浓度的清痹合剂1h后,以0.6%醋酸生理盐水给小鼠按0.01 ml/g体重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的扭体反应,记录20 min内小鼠扭体次数.结果:清痹合剂高、中浓度对佐剂性关节炎肿胀有抑制作用(P<0.05,P<0.01),其中中浓度+MTX组对炎症抑制作用为突出(P<0.01);清痹合剂与小剂量的MTX联合治疗,具有减轻滑膜充血、水肿、肉芽肿形成,抑制血管翳的形成.清痹合剂能减少醋酸致痛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P<0.01).结论:清痹合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能很好协同小剂量MTX抑制滑膜血管翳的形成.

    作者:吴志红;谢沛霖;周大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激光针刀治疗对网球肘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激光针刀治疗改善网球肘患者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组予以激光针刀治疗.治疗2次后,采用目测类比评估法,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痛、无法忍受.结果:78例网球肘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次和2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激光针刀治疗网球肘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常规小针刀治疗更有效.

    作者:王育庆;段俊峰;丁加艳;廖军锋;李艳武;谢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与影像学区域定位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与矢状位、水平位及额状位CT区域定位的关系.方法: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的严重程度按照WHO分级分为0~4度,突出类型按照胡有谷的影像学区域定位法,分析突出物的不同区域与疼痛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矢状位及水平位不同区域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Ⅰ、Ⅱ层面与Ⅲ层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区与1、2区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状位不同区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与突出物的影像学区域有关,矢状位Ⅰ、Ⅱ层面及水平位3、4区为主的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相对较重.额状住分域与疼痛无明显关系.

    作者:杨锋;李引刚;窦群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人常见疾患.随着人寿命的不断延长,腰椎管狭窄症疾病也在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大多数患者症状可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自2002年6月~2009年3月.我院共手术治疗6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应用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29例(简称治疗组),进行疗效分析,并以同期未行本术式的另38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德舜;崔斌昌;王学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健膝汤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血清和关节液中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膝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正常组、B模型组、C对照组、D治疗组,B、C、D三组按照Hulth造模方法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治疗组给予健膝汤,对照组给予维骨力.给药8周后测定兔血清和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各组血清中SOD和NO含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关节液中SOD升高及NO含量降低的程度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膝汤可以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的关节液SOD含量,降低NO含量,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防止被进一步破坏的作用,对防治膝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武玉锦;方建国;刘绍明;苏涛锋;于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益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将大鼠分为A组(高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低剂量组)、D组(空白组),E组(对照组).按照不同的剂量灌胃.灌胃10 d后,制备舍药血清;将从乳鼠颅骨取材的成骨细胞培养于含药血清培养液中,然后应用MTT法、硝基苯磷酸盐法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及矿化结节的变化.结果:经过10 d益骨口服液灌胃后采血制备的含药血清明显增加了成骨细胞数量(P<0.05或P<0.01)、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及矿化结节的形成明显.结论:证实了益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

    作者:姚新苗;冷涛;张云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核酸内切酶和半胱天冬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细胞凋亡(apoptosis)在生物体进化、内环境稳定以及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受基因的严格控制,具有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酶的作用.因此,研究酶学变化是细胞凋亡研究领域的重要部分,本文就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核酸内切酶和半胱天冬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松山;张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从肝肾阴虚论治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以及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不断增加,目前已居常见多发病的第7位.因骨质疏松引发的骨痛、骨折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非常值得关注.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益气化瘀方对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纤维连接蛋白的作用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神经肌肉接头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的作用.方法: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分别予以益气化瘀方灌胃治疗10、30和60 d后取比目鱼肌.以FN作为细胞外基质标记,α-bunga-rotoxin(α-BTX)萤光结合剂显示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line receptor,AChR),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Confocal I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system)技术,观察大鼠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部FN的表达,NIH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FN与AChR的重叠面积.结果:大鼠L5神经根损伤后10 d和30 d,益气化瘀方组FN的表达及与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line Receptor,AChR)的重叠面积均明显高于模型组,60 d时,益气化瘀方组FN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回落,AChR的形态再构建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FN的表达与运动神经终板的神经再支配状况密切相关,益气化瘀方可促进FN表达,加快神经再生修复进程.

    作者:周重建;徐乐勤;李晓峰;舒冰;施杞;王拥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腓骨颈骨折对SchatzkerⅠ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力线影响的初步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关节内骨折,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并发症也常见,许多会终出现创伤后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随访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出现膝外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腓骨颈骨折对膝外翻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指导治疗.

    作者:卢吉高;胡思斌;孙宏辉;林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效差原因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2%,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我院风湿科自2001年10月起开展三维正脊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但少部分患者经1~3次三维正脊综合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

    作者:陈秀敏;黄清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舒筋汤辅助应用对足踝部骨折早期软组织的保护作用

    足踝部严重骨质损伤多为高能量伤,出血及软组织伤较严重,常出现足踝部严重肿胀,严重者发生张力性水疱,甚至需要切开减压.软组织条件差使患者疼痛加重、感染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对足踝骨折后软组织的保护措施除固定骨折、抬高患肢、脱水剂应用,并无特异性办法.在遵循骨折早期处理的原则下,我院自组方舒筋汤二号方在足踝骨折中早期应用,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瑶;李新志;郑之和;李峰;孟琳;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生物力学因素在骨关节炎诊疗体系中的价值探讨——骨关节炎经筋诊疗思路浅谈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在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基质三者降解和合成失衡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在关节疾病患者中,OA约占骨关节系统退行性疾病的40%~60%.国内外对引起OA的生物学因素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因生物学因素作用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作者:王跃辉;韩清民;李钊;王富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