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拔伸肘压侧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错位142例

何胜文;杨辉

关键词:正骨手法, 扳法, 小关节错位, 腰椎, 治疗
摘要:腰椎小关节错位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采用拔伸肘压侧扳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错位,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用此手法治疗该病142例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5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3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运动疗法,盘龙七片中成药口服等综合疗法治疗,B组18例单纯采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疼痛,膝关节活动情况.6~12月内观察疗效.结果:随访中A组膝关节症状缓解改善明显高于B组.A组优28例,良4,可1例,B组优1例,良3例,可10例,差4例.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志;张长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银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非特异性腰痛

    腰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疾患,约占骨科、疼痛科门诊就诊人数的1/3.该病的主要特点为发病时间早,发病率高,治愈后易复发,而且伴随年龄增大,所发生率有增加.我科自2003年2月以来,应用银质针肌肉导热配合中药汤剂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36例,并经2年以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吕小平;张利新;王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瘀止痛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8例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祖国医学对本病已有详细记载.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消瘀止痛法治疗此病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育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致残率较高.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自拟利湿化瘀解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AS,医护结合,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牟莹;郑玉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椎动脉供血情况.结果: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感兴趣侧椎动脉供血情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颈椎牵引.

    作者:杨学义;洪定刚;王效柱;于小中;周建飞;容安;吴沅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固定方法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笔者近几年来,新法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5例,老年13例,中年37例,儿童15例.其中儿童青枝骨折6例,中年开放性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2例.

    作者:杞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随着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步增多.由于老年腰椎退变明显,其病理特点与手术方式有别于青壮年患者.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4年10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5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继平;何秉辉;杨六中;时超;黄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金乌骨通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骨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乌骨通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骨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取第2腰椎测钙、磷、有机质含量,取第3腰椎测定生物力学性能.评价骨质量.结果:金乌骨通胶囊能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腰椎骨的骨密度和钙、磷、有机质含量,增强椎骨的抗压生物力学性能.结论:金乌骨通胶囊能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松质骨的骨质量.

    作者:刘春颖;郑文奎;朱晓静;周玉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潜行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MRI的临床普及应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院自1999~2004年共收治了85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微创潜行减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中78例获得完整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世昌;王金国;刘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92例报道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老龄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进一步提高.此骨折不易愈合,易导致股骨头坏死.本院骨科自1999年至2006年共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06例,14例选择非手术治疗,92例选择手术治疗,其年龄段分布广,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朱传浩;张建章;梅红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笔者采用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5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王少伟;李伟居;黄桂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复方太子参颗粒的生理盐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2、4、6周用HE染色测定肌纤维直径;用TUNEL法染色检测萎缩骨骼肌的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大鼠萎缩骨骼肌的肌纤维直径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②正常骨骼肌TUNEL染色未见凋亡细胞.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中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失神经时间越长,凋亡细胞越多.实验组凋亡细胞显著少于对照组.失神经支配后Fas高表达,Bcl-2低表达.实验组Fas表达显著减少,显著少于对照组;Bcl-2的表达显著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①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的萎缩与肌细胞凋亡有关,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②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它可能是通过抑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萎缩时肌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拔伸肘压侧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错位142例

    腰椎小关节错位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采用拔伸肘压侧扳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错位,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用此手法治疗该病142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胜文;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方法: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行两组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率45%,总有效率87.5%,两者显著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治疗组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方法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消栓通脉、利湿消肿、扶正祛邪之功效,无副作用,是治疗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作者:孙建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制撑开复位器与关节镜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运用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撑开复位器闭合复位、关节镜引导穿入股骨髁上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并与切开复位治疗比较.方法:股骨髁上、髁间骨折90例,其中应用撑开复位器闭合复位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钉治疗50例(A组),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钉治疗40例(B组).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按Merchan评分标准:A组:优32例,良12例,可6例,差0例,B组:优14例,良16例,可7例,差3例.两组疗效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自制撑开复位器、闭合复位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短、骨折愈合快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连新;张英泽;潘进社;彭阿钦;王鹏程;吴希瑞;张奉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系高能损伤造成,一般伴有腓骨下端骨折,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开发性损伤,由于干骺端骨折粉碎严重,或伴有胫骨关节面的破裂和塌陷,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合理选择手术固定器材及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骨折的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者:徐礼森;张晨;鲁周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对外伤性骨折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对骨折初期的治疗疗效,并从血液流变学初步探讨桃红四物汤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完全随机临床试验设计,对60例新鲜四肢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桃红四物汤(中药组)和对照组(非中药组)进行治疗,治疗期为2周,在治疗第1 d、7 d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于第1 d、7 d和第14 d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计分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骨折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各症状体征计分及其症状体征总计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程度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骨折初期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缓解作用,它从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机化,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加快毛细血管增生等方面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桃红四物汤是治疗骨折初期十分有效的方剂之一.

    作者:冯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固定牢固,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并对上下关节影响少,且有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1].

    作者:宋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若干问题的质疑与反思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发病,各种非手术疗法是该病临床治疗的首选.但目前有关非手术临床治疗存在着较大片面性与随意性.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机械传动碾轧所致漂浮肘损伤36例治疗分析

    漂浮肘损伤(Floating Elbow Injure)是指同侧肱骨干与尺桡骨或相邻的干骺端同时骨折,导致整个肘关节成连枷状的损伤.机械传动碾轧伤损伤所致漂浮肘损伤,伤情复杂,往往合并有复杂的血管、神经、肌肉、皮肤及肘关节的副韧带损伤,抢救生命、保肢和功能重建为本病的重点.

    作者:冯佐基;徐明雄;宋龙强;樊文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