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俐;虞珏;徐文平;任亚丽;孙明;德伟
目的 构建靶向has-miR-181b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根据has-miR-181b序列设计互补的单链寡核苷酸引物序列进行退火延伸后连入经双酶切的pGCSIL-GFP载体质粒,与辅助元件载体质粒pHelper1.0及pHelper 2.0共同导人感受态细胞T293进行慢病毒包装,收集、浓缩并测定病毒滴度.用所得病毒转染U87胶质瘤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iR-181b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及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目的序列成功连接入载体,测序分析证实目的序列载体构建成功,并测得病毒滴度为6×109TU/ml;病毒转染U87胶质瘤细胞能够显著上调has-miR-181b表达,该病毒载体能够有效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显著抑制U87细胞的侵袭性.结论 成功建立高效稳定表达has-miR-181b的慢病毒转染系统,体外实验中能够有效诱导U87胶质瘤细胞凋亡,并且可以抑制胶质瘤的侵袭能力.
作者:吴德刚;骆慧;范立刚;王颖毅;韩斌;尤永平;刘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占同期颅脑外伤的4.0%,大多发生于着力点的对侧,伤后早期即出现偏瘫症状,大部分病例都会合并有颅内其他部位的损伤,头颅CT动态观察是其好的诊断手段.本组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37例,伤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9例,中残27,重残5例,死亡9例.结论 动态CT观察是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本病发生率低,但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尽早的发现和恰当的治疗仍能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作者:阚永和;周世军;周鹤新;浦志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患者,女,15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腹不适2d来院就诊.体检:腹软,左上腹压痛(±),似可触及大小约10cm×6cm包块,质中,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关系清楚,活动度尚可.超声检查:胰头胰体边界清晰,包膜光整,分布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周围未见积液.胰尾部见一个囊实性混合回声团块,大小9.0cm×6.2c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形态规则,回声不均匀,内见许多无回声区,大4.0cm×3.3cm,实质部分内见点状血流信号,可测及动静脉血流频谱.
作者:张银娟;郑丽君;徐琴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9L/F344大鼠颅内脑胶质瘤模型,用增强MRI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方法 应用大鼠立体定向仪,在F344大鼠右侧尾状核区接种9L胶质瘤细胞1×105个;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体重及活动等情况;分别于大鼠接种后第8、12、17、20、23天在小动物线圈下行大鼠头部强化MRI检查,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第20天,取肿瘤标本做组织病理学和神经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大鼠平均生存期25d.大鼠成瘤率100%.增强MRI动态观察显示同一时期内大鼠的肿瘤体积均一,肿瘤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符合胶质瘤生长特性;肿瘤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恶性脑胶质瘤的病理特点.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9L/F344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稳定性好,移植瘤生长均一,适合用于胶质瘤的基础研究.
作者:张家明;邵君飞;张恒;毛伯镛;丁忠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姑息心理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2例骨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姑息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和3个月的情绪反应及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姑息心理护理3个月后,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32.21±3.98)分和(46.22±5.36)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的(54.69±5.78)分和(58.17±7.62)分(P<0.05);求助、解决问题的分值均有提高,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也从(50.42±20.27)分提高到(64.82±21.91)分(P<0.05).结论 姑息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患者悲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敏;陈文生;童玉梅;符永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无淋巴结的转移,直接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就目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浸润等方面进行讨论.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测量值的异常增高以及淋巴结内HPV-DNA检测结果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云星;洪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探讨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统计不同性别及不同治疗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检验便秘的相关因素.结果 104例患者中,70例患者存在便秘,发生率为67.31%,不同性别及不同治疗组患者间便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症状波动可作为PD患者便秘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治疗药物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无关,而症状波动加重便秘的发生.
作者:陈冬勤;毛成洁;刘春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IGT)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血糖情况,将1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54例)、T2DM组(63例)和I-IGT组(78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估患者人院时及入院1周时的病情.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于发病后1个月、3个月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三组患者人院时NIHSS评分相仿(P>0.05);入院1周时,T2DM组和I-IGT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T2DM组发病后1个月、3个月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57.1%、44.4%,I-IGT组分别为48.7%、41.0%,均明显高于与正常组的31.5%、20.4%(P<0.05).T2DM组与I-IGT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8%和70.5%,亦明显高于与正常组的27.8%(P<0.05).结论 T2DM及I-IGT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作者:谢连红;李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椎旁肌间隙人路微创小切口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53例,按手术入路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A组,28例)和后正中人路(B组,25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资料.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78.75±7.53)min、(97.86±37.76)ml、(95.71±34.90)ml、(3.28±0.90)分、(1.71±0.94)分和(1.57±0.92)分,明显低于B组的(85.80±6.87)min、(258.00±65.64)ml、(185.20±62.26)ml、(3.96±0.68)分、(2.28±0.89)分和(2.16±0.99)分(P<0.05);而两组后凸角(Coob角)纠正率和椎体塌陷纠正率相仿(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与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手术野清晰、置钉容易、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陶玉平;王永祥;王静成;冯新民;韩奎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弹性蛋白酶诱导兔颈内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瘤壁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方法 应用弹性蛋白酶作用于兔颈内动脉,建立新西兰兔颈内动脉瘤模型;分别于第1、2、3、4周取下实验动脉瘤标本行HE染色,逆转录PCR检测瘤壁平滑肌细胞表型基因(SM22α-mRNA)表达.结果 实验动脉瘤随着不断生长瘤壁逐渐变薄,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细胞减少,SM22α-mRNA表达减少.结论 弹性蛋白酶能稳定诱导动脉瘤的产生.动脉瘤动态生长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
作者:方景海;焦磊;陈泽军;吴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外伤性双侧硬脑膜外血肿(traumatic bilateral epidural hematomas,TBEDH)相对少见,病死率较高[1-5].我院2001年-2010年收治25例TBEDH患者,占同期手术治疗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占同期硬脑膜外血肿的8%,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强;樊友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筛查胰腺组织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寻找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相关的基因.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和糖尿病模型组(B组,20只).链脲菌素(STZ)40mg/kg联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T2DM大鼠模型,取胰腺组织常规提取总RNA,采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进行mRNA表达谱差异分析,用实时定量PCR验证,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共检测出237个基因mRNA差异表达;其中,B组有17个基因发生了3倍以上的明显差异表达(上调12个,下调5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通路共9条.结论 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中,胰淀粉酶(Amy)1、Amy2、Amy3、聚-1-精氨酸酞酰胺(Pap2)、胰腺再生蛋白3α(Reg3a)等基因的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其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袁俐;虞珏;徐文平;任亚丽;孙明;德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筛选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中的干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常规培养的HO8910细胞为基础(对照组),采用紫杉醇结合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法筛选卵巢癌干细胞(干细胞组).对筛选出的干细胞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24、CD44、CD45、CD133、CD117表达及Hoechst33342染色阳性率;Western blot检测ABCG2、Nanog、Oct4及BCRP等干细胞标志基因的蛋白表达,并对卵巢癌干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进行检测.结果 (1)在紫杉醇结合无血清培养筛选条件下,部分HO8910细胞能够较好的生长,具有干细胞特性.(2)干细胞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3)干细胞组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4)干细胞组CD24+、CD44+、CD45+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133+、CD117+的阳性表达率及Hoechst33342染色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细胞组ABCG2、Nanog、Oct4、BCRP等干细胞标志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强.(6)干细胞组细胞在裸鼠体内致瘤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紫杉醇结合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法能够筛选出具有干细胞特征的卵巢癌干细胞;卵巢癌干细胞在体外及体内的生物学特性较普通卵巢癌细胞有很大差异.
作者:闫洪超;于楠;仝建业;陆晓媛;韩秋峪;魏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抑抗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中药抑抗汤0.8ml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8d,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提取妊娠第4天(D4)雌鼠子宫内膜细胞后分为含药血清(A组)、胎牛血清(B组)和空白血清(C组)三组进行细胞培养.黏附实验检测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ανβ3蛋白水平.结果 A组细胞黏附能力、LIF和整合素ανβ3蛋白表达均较B、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抑抗汤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黏附功能,增加LIF和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者:王珺;应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创伤(TBI)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30例重度TBI患者(TB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测定患者伤后1-2、4-5、7-8和10-11d共4个时间段血浆BNP浓度.结果 TBI患者伤后初始BNP浓度较对照组可升高7.3倍(P<0.01).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BNP浓度在伤后7-8d内较无或仅少量SAH患者增高,颅高压组BNP浓度高于颅内压正常患者(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在伤后即迅速升高,且在广泛SAH或颅内压增高患者中可持续升高;血浆BNP浓度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杨鉴;程峰;石磊;贡伟一;王文明;刘华;惠国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8例中,血肿完全清除43例(90%),血肿大部分清除5例(10%).随访6-12个月,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估:存活45例,其中Ⅰ级8例(16.66%),Ⅱ级13例(27.08%),Ⅲ级15例(31.25%),Ⅳ级6例(12.50%),V级3例(6.25%);死亡3例(6.25%).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脑组织及血管损伤小,能有效的清除血肿,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胡斌;孙春明;周幽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指发生在硬脑膜组织及其附属物大脑镰和小脑幕等处的一类动静脉异常交通,可发生在颅内的任何部位,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多见于成人,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难治性脑血管疾病.我科从2003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以颅内出血发病的DAVF8例并施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新民;叶富华;费小斌;高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灌注CF结果与脑灌注压监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T组28例,C组22例,人院时头颅CT平扫有明显异常.在行灌注CT时,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及颅内压(ICP),计算脑灌注压(CPP).应用直线回归分析灌注CT参数[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r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与CPP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灌注CT结果,T组分为两个亚组:T1组,16例,灌注CT结果与CPP呈弱相关;T2组,12例,两者存在强相关.T1、T2和C组间的灌注CT参数均有明显差异.T1组的rCBF为(18.8±8.0)cm3·100g1·min-2,明显低于T2组的(60.2±21.3)cm3·100g1·min-1和C组的(48.3±11.0)CM3·100g1·min-1(P<0.01).T1、T2组灌注CT参数与相应CPP值之间均显著相关(P<0.01).结论 灌注CT结合ICP监测能提供有价值的评估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是否完好的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
作者:徐裕;冯东侠;高恒;那汉荣;徐伟东;周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血管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颅后窝.占颅内肿瘤的1.5%-2.5%,后颅窝肿瘤的7%-12%[1,2].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伴发其他内脏肿瘤和囊肿,称为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约25%的血管母细胞瘤与VHL综合征有关.手术全切除是根治血管母细胞瘤的佳手段,对于大多数后颅窝病变的患者较易做到,但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因其肿瘤的位置给手术切除带来风险和困难.我们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共11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并病理证实.
作者:吴志峰;羊正祥;缪伟锋;浦毅;邵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高龄孕妇产前诊断结果分析,探讨高龄妊娠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1139例≥35岁高龄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139例高龄妊娠胎儿检出染色体异常33例,异常率2.90%,其中数目异常21例,包括21-三体14例、18-三体2例、45,XO2例、47,XXY2例、47,XYY1例;结构异常12例,包括倒位6例、易位3例、异染色质增加1例、其他2例.35-39岁组染色体异常率2.31%,≥40岁组染色体异常率5.85%.结论 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胎儿染色体异常率逐渐增高,有必要对高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作者:刘一琳;偶健;段程颖;傅文宇;孙健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