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疗效的系统评价

艾芬;杨洋;李维

关键词:三氯丙烷,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摘要: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近20年PubMED、Science Direct、EBSCO 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Review manager 5.0 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行系统评价.结果 8个RCT共纳入1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78例(使用血液灌流),治疗组86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灌流).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患者丙氨酸转移酶含量、显著降低患者肌酸激酶含量、显著降低患者三氯丙烷血液浓度.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相关文献
  •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研究现状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在动植物中广泛表达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可调节细胞骨架;可被Plk1激酶特异性的磷酸化,并且p-TCTP-S46是反应Plk1激酶体内活性的标志物;TCTP可抗细胞凋亡等等.文章就TCTP的上述生物学功能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于楠;李伟;陈舒;李峰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肿瘤分子探针11C-乙酸盐的标记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快速有效标记肿瘤显像探针11C-乙酸盐的简便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用药.方法 以11CO2为原料,通过优化标记的原料CH3MgBr、水和10 % H3PO4的用量,改变反应溶剂并采用在线固相萃取的方法,快速有效标记11C-乙酸盐.同时以一例病理结果为肝癌的患者进行18F-FDG和11C-乙酸盐的PET/CT对比研究.结果 标记11C-乙酸盐的佳标记条件为:2.0 ml的CH3MgBr、0.2 ml的水和0.6 ml的10 %的磷酸,用固相萃取小柱进行纯化得到11C-乙酸盐,其校正产率达到(52.1±2.7) %,放射化学纯度为100 %.PET/CT对比显像表明11C-乙酸盐显像可以弥补18F-FDG的不足,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改进方法后标记11C-乙酸盐的产率大幅提高,能满足临床的常规用药需求,11C-乙酸盐临床PET/CT显像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山震;王淑侠;王朋;翟创彦;张文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类似许多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源可以追溯到遗传易感性和某些环境诱发的表观遗传修饰异常.遗传因素在SLE的发病机理已被广泛研究,目前有超过30个SLE易感基因被报道.此外,环境因素通过修改表观遗传标记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也越来越清晰.文章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基础性资料.

    作者:眭维国;侯显良;车文体;戴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噬在T淋巴细胞中作用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分解坏死线粒体、长寿蛋白等胞内成分的代谢途径,已被证实在维持细胞成分更新和细胞存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T细胞作为机体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更是与自噬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就自噬在T淋巴细胞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路传伟;陈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肌细胞膜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从基础到临床

    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 channel,以下简称KATP通道)能够偶联细胞能量代谢和兴奋性,在应对各种病理生理应激时是保护心肌的效应器之一,在调节心肌细胞应对缺血缺氧中起重要作用.调控心肌细胞KATP通道的表达以及应用KATP通道调节剂改变通道的开放状态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文章主要综述了心肌细胞KATP通道的结构、通道表达和通道活性的检测方法、调控以及其对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徐林;张登文;张传汉;王学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剂量O-糖基化修饰抑制剂Benzyl-α-GalNAc诱导体外培养肝细胞脂肪变

    目的 初步探讨蛋白质O-糖基化抑制剂Benzyl-α-GalNAc对肝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Balb/c小鼠(8~10周)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 =10),Benzyl-α-GalNAc药物组(n=10),给Benzyl-α-GalNAc药物(5 mg/kg,1次/d)灌胃.第2周末取小鼠血清及肝脏进行血清生化指标ALT及ALP测定及肝组织HE染色.培养HepG2细胞,Benzyl-α-GalNAc分别以0.5、1 及5 mg/ml与HepG2细胞共孵育.24 h后进行油红O染液染色.5 mg/ml药物组完全未贴壁,去除处理因素,继续培养12 h观察细胞.Benzyl-α-GalNAc以3 mg/ml处理HepG2细胞12 h及24 h观察细胞贴壁情况.培养L02细胞,Benzyl-α-GalNAc分别以0.1及0.5 mg/ml与L02细胞共孵育.24 h后进行油红O染液染色.结果 药物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组织切片显示轻微脂肪变.油红O染色显示药物处理组HepG2及L02细胞内的脂滴积聚.高浓度组细胞完全没有贴壁,24 h后更换无药物培养基,去除处理因素12 h后,可见HepG2开始贴壁生长.结论 高浓度O-糖基化抑制剂Benzyl-α-GalNAc抑制体外肝细胞的黏附,并诱导轻微肝细胞脂肪变.

    作者:张晓静;张仁雯;郝晓花;任慧;李红敏;刘燃;王智强;魏红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TMEM6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建立与表达

    目的 构建带有GFP标签的TMEM64真核表达质粒,探求TMEM64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首先用RT-PCR的方法扩增白血病细胞株NB4中的TMEM64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EGFP-N2载体,然后用该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运用Western印迹检测TMEM64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该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 在转染pEGFP-N2-TMEM64质粒的293T细胞中,能够检测到TMEM64-GFP重组蛋白的表达,而且该重组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膜中.结论 我们成功构建了带GFP标签的TMEM64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TMEM64的功能奠定了分子基础.

    作者:武丽芳;庄立琨;邹清平;贾培敏;许桂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体Notch家族4种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比较

    在生命有机体内,Notch信号通路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通路.在哺乳动物中,特别是在人类中,存在有4种不同功能的Notch蛋白(Notch1、2、3、4).Notch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从4种Notch蛋白的结构域、结合位点、调控上游位点及组织特异性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

    作者:卢庭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形成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当机体发生恶性肿瘤时,外周血单核细胞浸润至肿瘤间质,逐步分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TAM具有M2型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其形成过程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肿瘤细胞外基质、肿瘤免疫微环境和缺氧环境均可促进TAM的形成.反之,TAM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生长、侵袭、血管和淋巴管新生.因此,研究TAM形成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对于肿瘤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国良;高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鼠Cxcl10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与基因沉默效果鉴定

    目的 构建携带趋化因子-Cxcl10 sh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BV-2细胞中的沉默效果.方法 将含有针对小鼠Cxcl10的ShRNA序列克隆到pGC-LV载体中,包装浓缩后用293T 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将Cxcl10 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以感染复数MOI为1,10和100的条件感染BV-2细胞,72 h后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印迹检测shRNA对Cxcl10基因的沉默效果.结果 Cxcl10 ShRNA被成功构建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GC-LV,病毒滴度为5×108 TU/ml.用感染复数(MOI)为1或10的shRNA慢病毒感染BV-2细胞,可沉默约35 %的Cxcl10基因表达,当MOI为100时,Cxcl10基因的沉默效果为65 %,并可有效下调CXCL10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Cxcl10 shRNA的慢病毒载体,为研究趋化因子CXCL10在疼痛、吗啡镇痛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

    作者:卜慧莲;舒斌;王伟;高峰;田玉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近20年PubMED、Science Direct、EBSCO 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Review manager 5.0 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行系统评价.结果 8个RCT共纳入1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78例(使用血液灌流),治疗组86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灌流).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患者丙氨酸转移酶含量、显著降低患者肌酸激酶含量、显著降低患者三氯丙烷血液浓度.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灌流治疗三氯丙烷中毒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艾芬;杨洋;李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ABCD2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

    ABCD2评分主要用于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脑卒中风险、TIA患者分层.已有不少研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验证.为使其更适应于临床,学者对其改良.目前,ABCD2评分已逐渐被学者、临床医生接受,并将其用于临床工作中.文章就ABCD2评分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让临床医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它,从而在临床工作中合理使用该评分.

    作者:蔡艳丽;罗勇;秦文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