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面瘫患者90例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症状缓解效果观察

蔡玲玲

关键词:面瘫, 中医针灸, 症状缓解,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面瘫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症状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取穴法,观察组采用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总缓解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治疗面瘫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麻醉后的腰背疼痛的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镇痛方分型治疗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中药组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为轻、中、重型,轻中度给予1号中药镇痛方,重度给予2号镇痛方,对照组均给予曲马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不良反应率、临床有效率、VAS评分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疼痛进行疼痛分级,并分别应用相应的中药镇痛方,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孙建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张怀亮教授治疗汗证经验

    汗证作为临床常见病,虽属小疾,却也给病患的生活带来烦恼与困扰,重则有损身心健康.本文从自汗、盗汗入手,详列辨证分型、方药,并进行典型病案举例,总结张怀亮教授临证治疗汗证的经验.兹将笔者侍诊所见所学整理归纳,供同道借鉴.

    作者:石华英;杨克勤;张怀亮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归脾汤治疗成人复发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归脾汤治疗成人复发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成人复发性紫癜性肾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万成;刘新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浅谈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科的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7-12月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试点,对比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前急诊科护理质量总体评分为(78.52±6.55)分,实施后总体评分为(93.12±3.67)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为95.5%,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8.4% (P<0.05).结论:急诊科实行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过中医特色护理有赖于医护人员良好地贯彻和践行.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系统地探究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牵拉手法和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进;张雄辉;颜慧玫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利咽解毒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利咽解毒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uster C18 (250×4.6mm,5μm),乙腈(A)-0.4%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并梯度洗脱,流速l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nm以及327nm,对利咽解毒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绿原酸、芍药苷分离效果好,干扰少,测得绿原酸在0.025~0.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测得芍药苷在0.05 ~ 0.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9.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能准确而迅速地测定利咽解毒液中绿原酸以及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董丽娟;陈晓坚;唐志芳;胡玉良;郭伟成;吴惠妃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扶正祛瘀法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干预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祛瘀法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分别应用扶正生肌油纱和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创面疼痛、出血、水肿、分泌物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扶正祛瘀法可以明显地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的愈合.

    作者:秦晓静;丁博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便秘的中医辨治心得

    便秘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症,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基础疾病本身易导致阴虚燥热而致便秘,加上为了控制血糖,膳食中食物的种类往往较少且固定,亦不利于肠道蠕动,因而2型糖尿病患者常受便秘之苦.目前临床西医对于本病往往只对症治疗,症状易在停药后反复.而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2型糖尿病自身的发病特点进行辨证论治,疗效较好.

    作者:王清仪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中医辨证分型和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 (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惠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素芬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患者围术期的全程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患者行围术期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纽(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围术期的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患者行围术期全程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桂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津力达颗粒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糖脂代谢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津力达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糖脂代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津力达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合理选择.

    作者:谢晓兰;王丽娜;姚丽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药棒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药棒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中医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药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棒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法.

    作者:向前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中医证候调查

    目的:通过临床实际诊断资料,尝试了解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早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以供临床治疗参考,为进一步了解骨科病人术后中医证候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101例髋部骨折患者,包括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男34例,女67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3.47±13.47)岁.对所有病人的证候信息进行采集归纳,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软件将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及相关统计,并咨询专家以总结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中医辨证规律.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存在一定规律,气虚血瘀证共42例,积瘀化热证共36例,气滞血瘀证共23例,统计学检验表明证候分布与年龄无明显关系,男性患者证候分布无明显差异,女性患者证候分布有较显著差异,男女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为气虚血瘀证,其次为积瘀化热证,气滞血瘀证少.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证、积瘀化热证、气滞血瘀证,与目前临床上其他年龄段骨伤科病人的中医药三期辨证有所区别.故针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应仔细观察证候,注意虚证表现,正确辨证施治.

    作者:孟宪凯;魏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68例.中医综合组予汤药口服、针灸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医汤药组仅予汤药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综合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比中医汤药组高,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无异常.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价值确切,可有效改善内分泌失调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杜丽华;王海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对面瘫患者90例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症状缓解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面瘫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症状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取穴法,观察组采用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总缓解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取穴加辨证取穴以及辨病取穴治疗面瘫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蔡玲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复方肿节风喷雾合剂成型工艺及中试研究

    目的:将原剂型汤剂改为合剂,建立复方肿节风合剂成型工艺及中试研究方法.方法:确定剂型选择依据,通过加速试验、稳定性试验,以及防腐剂的选择及用量、相对密度、pH值等因素的考察,结合中试研究的结果,建立复方肿节风合剂成型工艺.结果:新工艺选择0.05%浓度的羟苯乙酯作为防腐剂,相对密度为1.14,pH范围定为3.5~5.5.结论:新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袁荣献;刘天翔;曾真;梁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何晓晖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本文详述何晓晖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经验,并详述医案一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明凤;孙乙铭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评价采用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普力得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按时服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四妙散加味进行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的活动程度、疼痛程度、局灶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率高达58.06%,总有效率为88.71%,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仅为69.35%,P<0.05.结论:采用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更好.

    作者:麦志林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HAART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HAART)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因服用HAART药物所致胃肠反应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为新入组进行HAART治疗的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治疗组在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肠反应的第1天即加服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照组单纯予HAART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第0.5、1、2、3个月治疗恶心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2.0%、46.0%、66.0%、90.0%,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6.0%、16.0%、26.0%、70.0%(P<0.05);治疗组在第0.5、1、2、3个月治疗呕吐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6.0%、50.0%、66.0%、94.0%,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12.0%、22.0%、36.0%、66.0%(P<0.05);治疗组在第0.5、1、2、3个月治疗食欲不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0.0%、48.0%、70.0%、92.0%,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6.0%、18.0%、30.0%、68.0% (P<0.05).治疗组在第4、6个月治疗恶心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98.0%,同期对照组为96.0%、96.0%(P>0.05);治疗组在第4、6个月治疗呕吐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100.0%,同期对照组为96.0%、96.0% (P>0.05);治疗组在第4、6个月治疗食欲不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100.0%,同期对照组为98.0%、100.0% (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服用HAART药物所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在前三个月可明显治愈.

    作者:陈善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和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7月我院5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Neer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Neer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51±1.22)周、(7.33±2.34)d,短于对照组的(9.45±1.46)周、(11.67±3.78)d,P<0.05;研究组Neer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显著效果.

    作者:江竻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