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颖;魏伟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表现为黏膜和黏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其治疗要点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1].临床上按正规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服药时间长(一般需1~2年).有些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了溃疡性结肠的转归与治愈.本院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38例出院以后的患者服药情况进行了追踪随访,结果表明,该类患者恢复期服药依从性较差.笔者对此进行原因分析,并予以护理干预,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服药习惯,主动配合治疗,达到了早日康复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为探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行为干预的作用,对12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认为健康教育的实施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的皮肤黏膜疾病.目前疗法甚多,但复发率较高.为探寻既高效又便捷的治疗方法,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5-FU局部注射、电针烧灼、中药外洗综合疗法,取得良好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何连福;李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总结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9例慢性肝炎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无皮肤感染,低血糖反应发生少,患者能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方法.结论: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使护理难度较大,做好饮食指导、健康教育、预防感染及低血糖反应,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沛华;刘全妹;郑雪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治疗76例重度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采用PPH治疗重度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术前护理应注意心理护理、常规检查、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排便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肛门功能锻炼.结果:PPH手术治疗重度痔具有安全、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特点.
作者:李静瑶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由于我国乳腺癌的治疗以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术后出现上肢功能障碍、乳房缺如,如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关怀照护,协助心理调节,患者易产生心理失衡,情绪悲观绝望,拒绝治疗甚至轻生.乳房缺如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提供侧重点不同的护理措施.
作者:王园园;周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无痛性胃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526例患者静脉推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后进行胃镜检查,并观察和治疗出现的并发症.结果:静脉推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后,血压呼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绝大多数的下降在正常范围内,无需特殊处理.部分病人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灼热,选用大静脉或稀释后注射可减轻疼痛.吹干胃镜、经过会厌时禁止送气送水均能有效的防止呛咳.结论:丙泊酚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科学的防治措施是保证检查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护理经验.通过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检查、呼吸运动训练:术中配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及灌洗速度,保证出入液量平衡,减少灌洗液残留量;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等;从而达到成功的肺泡灌洗治疗的目的.
作者:周小香;梁艳娉;冯丽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救治严重腹部损伤中的效果及护理要点.除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拓展护理观察的内容,观察与疾病相关的指标,为成功救治危重患者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玉素;陈军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总结近2年来颅内动脉瘤术前护理经验.方法:对不同手术时期患者术前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70例在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2例术前动脉瘸再次出血.结论:术前早期护理干预和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时机,减少颅内动脉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正梅;孙春霞;王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脑卒中后患者突发身体功能的丧失,躯体的残损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由于这是一个突发的过程,患者的心理状态缺少一个调适的过程,从而极易导致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以抑郁症为常见,其发生率据国内报道为43.7%.这种消极情绪可降低康复治疗效果,增加死亡率.我院对于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居海艳;胡峥嵘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症,其死亡率、致残率高,特别是重症脑出血,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回顾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马耒;高俊华;左文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途径营养支持的营养疗效,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行肠内外营养35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9例)和肠外营养组(16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郑蕾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血液透析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而血液透析室的护士,由于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乃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适应能力,保护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为了帮助护理工作者正确认识和克服心理压力,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彩芬;张彩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皮肤病是常见病.掌握皮肤的功能,了解皮肤病的病因及防治,对皮肤病的护理是十分重要.1 皮肤的功能皮肤的想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整个机体的平衡及外环境的统一,使体内的各组织和器官免受外源性因素(如化学、物理及生物)损害,具有调节、分泌、排泄等特殊功能.此外,皮肤丰富的神经分布使其成为机体基本的感觉器官之一.
作者:常香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SIRS患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0/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衡国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道阻塞为特征.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可因通气功能障碍、缺氧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本院自2008年10月~2009年3月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印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春颖;魏伟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护理工作被认为是一种设法使病人达到身心完美状态的道德观念的实践,这种道德的实践对护士自身职业情感、技能、知识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更标志着病人对护士有更多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如何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陆霞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EICU急救仪器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建立健全的仪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护士负责,加强仪器的正确使用、消毒保养及保管方面的管理,减少仪器的损坏和遗失,保证EICU的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作者:周秋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心理压力是个体对作用自身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映状态的过程.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临床工作中护士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职业危险,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也会影响临床的护理工作质量,因此采取一定措施化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对保证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寅冰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