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2名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盛月梅

关键词:儿童, 营养缺铁性贫血, 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儿童贫血发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方法:对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镇482名儿童检测血红蛋白和体格检查,并对被查儿童出生史、患病史、喂养史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论:482名3岁以下儿童患贫血96名,贫血患病率为20%,以轻度贫血为主.贫血患病率高,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部西药房拒付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西药房拒付处方原因,为规范处方使用及药物管理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记录我院西药房2008年度拒付处方,并对拒付原因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处方拒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及依据.结果:本院2008年共计拒付处方393张,其中拒付原因主要为处方开具不规范,处方存在配伍禁忌,中西药混开及开具处方医生无资格.结论:临床医师开具的不合格处方为药物管理及使用安全造成隐患,应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培训及处方规范培训,提高药物管理及使用安全.

    作者:庞玉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糖尿病溃疡中医药研究进展

    糖尿病溃疡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综述近十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文献,主要从辨证分型、分期、治疗法则、内外治结合几方面进行详细的综述,并做了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李艳芬;阙华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在护理中要求我们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对36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3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器械仪器的保养,严格无菌操作和护士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建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而导致截肢的有效性.方法:对9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局部治疗,扩血管改善循环治疗.结果: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满足.结论:做好护理,能有效改善糖尿痛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菊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乐卡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选择2007年12月到200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2例,应用乐卡地平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WHO标准经偶测血压初诊为轻-中度(舒张压90~115mmHg)的高血压病人,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6±6.4岁.经病史、体检和B超、心电图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不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和其它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钙拮抗剂禁忌症;并经动态血压(ABPM)检查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

    作者:陆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洁悠神物理抗菌法应用于会阴切口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洁悠神长效物理抗菌材料在会阴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阴道分娩并经会阴切开的产妇124例,其中对照组6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常规护理同时加用洁悠神.结果:产妇切口疼痛的程度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洁悠神是一种不舍抗生素的物理抗菌隐形敷料,在会阴切口起到物理抗菌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菌,同时具有止痛及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

    作者:严素红;宋秀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PPH技术治疗重度痔76例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治疗76例重度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采用PPH治疗重度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术前护理应注意心理护理、常规检查、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排便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肛门功能锻炼.结果:PPH手术治疗重度痔具有安全、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特点.

    作者:李静瑶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DR进展.中医认为DR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法.中医药在改善DR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及自由基活性上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柴云;徐康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重症脑出血的诊治分析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症,其死亡率、致残率高,特别是重症脑出血,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回顾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马耒;高俊华;左文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观察护理

    总结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护理经验.通过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检查、呼吸运动训练:术中配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及灌洗速度,保证出入液量平衡,减少灌洗液残留量;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等;从而达到成功的肺泡灌洗治疗的目的.

    作者:周小香;梁艳娉;冯丽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29例重度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在重度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病人手术后数日仍可出现病情突变.如能通过认真、及时的观察并准确判断病情,将会为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近三年来,我院收治了29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现将重度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裔兆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头针复合疗法治疗中风探讨

    1 头针与其它针法的复合1.1 头针与体针的复合应用:头针与体针结合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的针刺方法,大量的临床报道也证实了其临床疗效确切,其简便与传统相结合是其特点.①体针治疗:以毫针在经典的十四经系统有关穴位上施针来治疗中风,按照辨证选穴、独取阳明、按病分期论治选穴、巨刺法、平衡疗法等规律选穴,目前为针灸临床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手段.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法[1],是近年来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收效佳的一种方法,往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临床报道指出,针刺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总有效率在90%,尤其对肢体瘫痪的总有效率达97.73%,并在恢复脑组织功能及治疗语言障碍和中枢面瘫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作者:王雨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36例会阴部带状疱疹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是有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水泡性皮肤病.儿童首次感染引起水痘,成人则常引起带状疱疹,好发于腰背部,通常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损害表现为群集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水泡,周围有红晕,呈带状排列[1].会阴部带状疱疹因病变部位特殊,容易并发感染,合并排尿障碍.本院2007年~2009年6月共收治会阴部带状疱疹患者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对其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樊瑾;闫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甲状腺腺瘤佳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40例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40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术后随访1~6年,腺叶切除术后无复发;腺瘤摘除术复发率13.6%高于腺叶部分切除复发率7.5%(X2=3.89,P<0.05)和次全切除复发率4.7%(X2=4.39,P<0.05).结论:腺瘤摘除术或腺瘤摘除加部分腺叶摘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卓依洪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颅内动脉瘤的术前护理

    目的:总结近2年来颅内动脉瘤术前护理经验.方法:对不同手术时期患者术前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70例在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2例术前动脉瘸再次出血.结论:术前早期护理干预和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时机,减少颅内动脉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正梅;孙春霞;王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程度.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2年后比较两组的遵医率(包括合理饮食,适量活动.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临测血糖、尿糖及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检).结果:干预组在上述方面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明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遵医率,降低复发.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吴淑如;廖凤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患儿及时采取镇静、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等急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皮肤、口腔、饮食、心理等变化.结果:13例病儿及时有效控制抽搐,呼吸道通畅,治疗效果满意,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急救护理是高热惊厥急救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余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恢复期服药依从性分析及护理干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表现为黏膜和黏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其治疗要点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1].临床上按正规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服药时间长(一般需1~2年).有些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了溃疡性结肠的转归与治愈.本院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38例出院以后的患者服药情况进行了追踪随访,结果表明,该类患者恢复期服药依从性较差.笔者对此进行原因分析,并予以护理干预,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服药习惯,主动配合治疗,达到了早日康复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SIRS患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0/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衡国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