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专才;宿敏;郑文艳
王士雄临证善于以食代药,治疗不宜用药或不能用药治疗的痰病,并广泛收集食疗药330种及其食疗方剂,根据前人理论与经验并结合自己实践体会,系统阐发食物的性味、功效、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编纂成<随息居饮食谱>,为后世中医食疗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经外周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nr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1O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在直观下置管,可由护士独立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高.
作者:邓秋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紫草,出自<神本草经>,性味苦、寒、人心、肝经,有凉血,解毒、滑肠的功效.临床主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湿疹、疮毒痈肿等症.笔者长期临床观察,以紫草为主辨证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青、中年痤疮和慢性咽炎,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石加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由石膏、生地、黄连、犀角、栀子、黄芩、知母、赤芍、桔梗、玄参、丹皮、连翘、竹叶、甘草组成,综合了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而成,其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颇强.现将该方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回顾近年我国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就中药诊治这一疾病所致不育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煜;陈秀娟;王丽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多食肥甘厚腻食物,处于生育阶段的妇女又不勤参与锻炼,月经多数不正常,致使她们中多数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
作者:陈志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透刺针法(也称为:担法、过海针、过梁针等)是针灸临床上一种一针两穴、乃至数穴的特殊针法.这种针法,取穴精简,效果显著.家父(冯润身,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60余年,曾担任国家课题项目牵头人.)擅长针灸,尤其对透刺针法更有其独到之处,我在从学中,常有将透刺针法另行整理的想法,只是总觉学识浅陋,始终不敢冒然成篇.
作者:冯木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报道也越来越多[1、2].
作者:张专才;宿敏;郑文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皮肤瘙痒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皮肤病,尤以秋冬季节易患,症状为初起仅有瘙痒,继而出现抓痕及苔藓样变,鳞屑增多,常于酒后或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情绪变化、睡前、浴后发作,自1998年至2005年,我院对30例患者采用中草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晨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化痰逐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符合痰瘀互结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的49例患者采用化痰逐瘀法.汤药每日分2次温服,日1剂,5日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统计结果.结果: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结论:化痰逐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好.
作者:王伟凡;付庆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手部诊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中颇具特色的传统诊疗法.在人体这个生命系统中,手是能反映心理和健康的器官,是生理和病理的荧光屏,手上大量的状态是同健康状况相应的,对健康具有强有力的提示作用,如手掌、手指和手腕上的特征、掌丘、皮肤花纹会提供有关健康的重要信息.
作者:郭雁冰;张波;陈柏同;王嘉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与针灸同步红外线灸疗并微量放血取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患者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26例.治疗组予与针灸同步红外线灸疗并微量放血取针治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和布洛芬口服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 ,对照组总有效率55.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32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红外温针可安全有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
作者:李成东;高良;游国师;田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本文应用全息经络原理将生物全息理论引入刺点指压法.先用拇(食,中)指,切压免疫穴、阿是穴、手足穴,然后用木(竹,骨)针刺点手足穴,后指理经络治疗头痛43例,颈痛26例,牙痛26例,痛经34例,肋间神经痛24例,肩周痛52例,胸痛25例,腰背痛53例,胃痛31例,臀腿综合症54例,有效率99.2% .
作者:李敏;马梦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本人经过近20年的临床工作,对中医针炙治疗疾病进行了认真观察,并对针炙选穴及针刺手法进行研究,偶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会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日趋俱增,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发生率.2型糖尿病随着病情发展,D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而持续高血糖是诱发和加重胰岛p细胞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
作者:崔维霞;申学兰;汪春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治疗肩周炎.方法:60例患肩周炎的患者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下通过中医手法松解关节粘连,然后将消炎药和神经滋养药注入关节腔,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结果: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病情明显改善.结论:采用臂丛麻醉下进行肩关节炎的治疗,病人无痛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富强;李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联合中药熏眼对临床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44眼,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38眼,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熏眼:对两组病人的治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003,P<0.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051,P<0.05).结论:联合中药薰眼对临床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由于其经济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杨晓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方法:将消化性溃疡病人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分成两组:HP根除成功组70例,HP根除失败组30例,对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HP根除成功组GRED发病率为11.43% (8/70),HP根除失败组为13.33%(4/30),HP根除治疗前后 GRED 发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U患者根除HP和GRED无明显关系.
作者:谢必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disease,AD)是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首先由德国医生Alzhaeime 于 1907年描述.AD是以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伴精神症状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在几年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10年左右常因并发感染而死亡.
作者:王向阳;刘春甫;陈玉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脑出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多发生中老年人,尤其有动脉硬化史、高血压史,脑血管畸形者易发.本病以起病突然,顷刻遽变,致亡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
作者:任莲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