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和民;李春坚;王连生;王晖
目的 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PST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PSTT的主要症状是闭经和不规则阴道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轻中度升高.通过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诊均未发现肺转移.结论 PSTT是一种罕见病,目前对其认识有限.准确的病理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关键.手术在PSTT的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多药联合化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的疗效.方法 88例103眼患者进行了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手术纠正针对四个造成睑内翻的主要解剖因素,通过一个距下睑缘4 mm处约4~5 mm正中皮肤切口,中央切除眼轮匝肌后的一针褥状缝合针对水平方向上的眼睑松弛和垂直方向上的眼睑松弛,两针八字缝合针对隔前眼轮匝肌的骑跨.同时加固了下睑板缩肌.术后观察睑内翻纠正率,术后睑内翻复发率,术后眼睑的牵拉,以及并发症的比率.结果 成功98眼,成功率为95.14%,复发5眼,复发率为4.85%.术后并发症包括线结脓肿1例(0.7%),褥式缝合断裂1例(0.7%),下睑缘移位2例(1.94%).结论 净血条件下改良微创退行性睑内翻纠正术是有效及安全的.
作者:卞征;梁慷;李一壮;鲍连云;张莉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部分脾栓塞术(PSE)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我院运用PSE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患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琨;朱琪;朱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及疗效.结果 行CT或(和)MRI确诊后手术治疗,16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6例囊壁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多以三叉神经为首发症状,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手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痊愈.
作者:梁维邦;倪红斌;徐武;韦永祥;姚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32例.经1~3年随访,根据术后骨折复位的质量、远期髋关节功能及X线片评定,对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骨折复位的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移位≤1 mm)31例,复位欠佳(移位2~3 mm)1例.远期髋关节功能采用d'Aubigne 6分法评分,优30例,良2例.X线片根据Epstein标准评定,优31例,良1例.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严格的手术指征,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原则,对不同类型骨折的辨证施治.
作者:李荣群;徐耀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宫颈癌生存素(su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标本生存素的表达.对培养的宫颈癌细胞行1.0 mg/L的顺铂(DDP)化学药物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生存素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高达73.7%.宫颈癌细胞经过DDP处理后,生存素阳性表达组的细胞存活率为45.0%~65.0%,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5.0%~40.0%.结论 宫颈癌高表达生存素,表明生存素阳性癌细胞对DDP有一定耐受性,检测生存素有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化疗敏感性指标之一.
作者:郭翠英;苏长青;张吟真;苗春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外科治疗及疗效.结果 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主要位于圆锥马尾部,临床表现不一,通常进展缓慢.常见有腰痛、下肢痛、感觉减退、肌力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MRI常见特点:肿瘤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T1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几乎均可强化且多数均一强化.髓内肿瘤上端可有囊变和脊髓空洞形成.本组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5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1例有所好转,1例术后出现肌力下降.其中1例术后5年复发.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定位诊断,但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陶超;胡卫星;李立新;顾培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临床上以引起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心脏进行性扩大为特征,反复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范存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低增生性白血病由Beyers于1951年命名,占急性白血病的5%~10%,大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年龄大多50岁以上,男性占75%.临床上白血病细胞浸润不明显,骨髓增生低下,往往不能耐受常规标准化疗.
作者:沙信山;李永辉;张桂芳;缪韦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脊柱畸形外科高度专业化,对包括各类影像资料在内的信息需求很大,信息追踪随访需求频繁.因而开发一套符合专科疾病特点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以了解专科疾病的疾病谱、发生率、自然史和治疗转归等临床信息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
作者:朱锋;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沈勤;马薇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肠球菌的表型耐药性与转座子Tn916/1545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4株肠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球菌转座子Tn916/1545.结果 54例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7.2%、21.4%、46.4%和60.0%,明显低于屎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6.5%、92.1%、88.5%和88.5%;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株;在28株粪肠球菌中,检出8株含有转座子Tn916/1545(28.6%),含转座子Tn916/1545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50.0%、37.5%和199%,明显高于不含转座子Tn916/1545菌株的耐药率5%、15%和45%;屎肠球菌未检到含转座子Tn916/1545菌株.结论 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转座子Tn916/1545与粪肠球菌耐药播散有直接关系.
作者:赵旺胜;顾兵;刘爱民;唐芹芳;杨鹏云;文怡;刘根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我们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香;黄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月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3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为8.4%(30/358),根治性、姑息性胃癌切除术切端癌率分别为5.1%(13/255)和16.5%(17/103)(P<0.05).远、近端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分别为5.9%及12.5%(P<0.05).癌残留与癌肿的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 浅表广泛型早期癌,弥漫浸润型进展期癌,癌肿直径>5 cm,分化程度低及癌肿浸润浆膜者易发生癌残留.
作者:杨春;吴雨岗;汪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及血清炎症标志的影响.方法 86例非糖尿病、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或8 mg/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甘油三酯(TG)、hsC-RP、FIB和WBC数均下降,HDL-C升高(P<0.05),8 mg组的变化更明显;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两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伴有HDL-C降低和MS的非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呈剂量依赖的改善糖脂代谢、减轻IR和炎症状态.
作者:高璐;于德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甲亢,疗效肯定,方法简便,经济、安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作者:何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左室重塑及血压变异指数、血压负荷的关系.方法 确诊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NAU组),进行心脏超声和24 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间的左室重量指数、血压变异指数、血压负荷等参数.结果 MAU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肥厚的发生率、血压变异指数及血压负荷均较NAU组增大.结论 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较高,左室重量较大,血压变异、血压负荷较大,微量白蛋白尿与左室重塑及血压变异、血压负荷密切相关.
作者:陈茂华;杨帆;羊镇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肾动脉狭窄(RAS)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因有大动炎、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PTRA)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主要措施,单纯PTRA术后再狭窄率较高.
作者:谢和民;李春坚;王连生;王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PPARγ)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半定量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4例患者HCC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的PPARγ表达,结合临床特征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4% (27/34)HCC组织PPARγ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PARγ蛋白在HCC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表达在胞浆和(或)胞核中;而癌旁组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为胞浆染色.阳性表达分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39.62,P<0.05.PPARγ 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分级与HCC大小、包膜完整、高转移复发倾向和HBV感染及肝硬化背景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Okuda分期、p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AFP阳性和随访转移结果无关.PPARγ mRNA及蛋白高表达均与患者的总生存期负相关.结论 PPARγ在HCC中过表达,与HCC的发展可能有关,可能作为判断HCC预后的一种预测性指标.
作者:吴旭东;陈卫昌;张素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肠内肠外营养(EN-PN)支持治疗应用及疗效.方法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220例患者随机分成EN-PN组及完全肠外营养(TPN)组,每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体重、血浆白蛋白和血浆前白蛋白)、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体重及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PN组较TPN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营养治疗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两种支持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均有作用;与TPN比较,EN-PN组可明显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作者:狄淑群;彭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已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发展到现在广泛开展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同时人们对术后视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视觉质量已成为术后关注的焦点问题.个性化切削应运而生,以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作者:徐莉;钱涛;李一壮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