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畏;张红梅;刘春慧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生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围生期集产科、神经内科、儿科、麻醉科及重症监护科全程跟进治疗与监护,强化用药护理、心理支持、产时产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结果 8例患者妊娠304~394周,3例剖宫产、5例经阴道各分娩出单胎活婴;患者住院4~29 d,新生儿健康,产妇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对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需在多科协作下采取积极的围生期治疗与护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金得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女性狼疮患者家庭婚姻功能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23例门诊就诊的女性狼疮患者,采用狼疮生活质量量表、家庭婚姻功能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生活质量总分504.46±153.05,得分率63.06%;家庭婚姻功能总分36.04±6.57,得分率70.67%;家庭婚姻功能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女性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婚姻功能水平均偏低,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庭婚姻功能的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梦越;李晶;刘春娜;蒋师;李乐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素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发生改变,出院后常存在进食受限、胃部不适、消瘦等营养问题需接受长期家庭营养支持.胃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支持研究方面包括教育、口服营养补充及管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家庭营养支持开展不规范,专业指导缺乏,不同阶段的问题尚不明确等,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不理想,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等,亟待形成系统规范的干预系统,以有效解决患者营养问题.
作者:马千惠;郭淑丽;郭爱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慢病个数、疼痛状态、睡眠时长及健康感知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1 6 654名中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心理应激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32.2%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慢病个数、疼痛、睡眠时长及健康感知直接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慢病个数、疼痛状态还通过健康感知及睡眠时长间接影响抑郁.结论 应加强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评估,积极治疗慢病、加强疼痛管理、改善睡眠状态和健康感知,以减轻其抑郁情绪.
作者:张泽宇;龚桂兰;毛靖;叶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NRS2002对1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9.1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家庭收入、有无贫血、Child-Pugh评分、TNM分期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营养风险比例较高,高龄、居住农村、低收入、贫血、Child-Pugh评分B级、TNM分期Ⅲ期的患者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以及时纠正营养风险.
作者:王伟仙;曾莉;周丰勤;柯雨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115例COPD患者于出院当天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出院准备度条目均分7.40±1.34,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条目均分8.16±1.54,两者呈正相关(r=0.45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居所至医院距离及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调整R2 =0.436).结论 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呈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较高;医护人员还需充实患者出院指导内容,针对高龄、病程较短、居所至医院距离较远患者强化出院指导,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作者:周不畏;张红梅;刘春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发生心脏骤停的164例ACS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心脏骤停的521例ACS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各时间点ViEWS得分,比较其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 病例组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16 h、8h、1h及30 min ViEWS得分呈持续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ViEWS危险分层越接近心脏骤停的发生,高危组所占比重越大(从9.8%增加至41.2%),对照组近70%患者一直处于低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iEWS评分可预测ACS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对高危和低危患者的鉴别力较好.
作者:吴婷婷;刘培昌;李红;穆艳;陈媛;肖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生育期临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情况及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所三甲综合医院的416名内外科病房护士,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工作家庭冲突总分52.98±13.16,其中工作-家庭冲突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工作冲突得分(P<0.01);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74.76±15.31,护士社会支持总分42.44±6.14;未生育、生育1孩及生育2孩三组护士3种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家庭冲突呈正相关(均P<0.01),社会支持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呈中等偏高水平,其更多地感受到工作对家庭的影响;已生育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度更高;其工作压力正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可减缓工作干扰家庭程度.建议加大对已生育护士的社会支持,减缓其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
作者:郭谊楠;许乐;王萍兰;邹丽丽;包少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身体意象及性调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中文版乳腺癌患者性调节和身体意象量表对1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9.40±17.59、身体意象得分18.65±4.83、性调节得分24.41±4.25.身体意象和性调节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身体意象和乳房重要性维度得分对创伤后成长总分有预测作用(调整R2=0.235,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良好的身体意象和性调节有助于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作者:苏怡;方桂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提高肿瘤科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成立肿瘤专科护理论坛管理小组,制定论坛主题,369名临床护理人员自选主题进行案例准备,以演讲形式进行论坛内容分享.结果 共组织小组论坛132场次,总论坛32场次,参加人次累计1 320人次;护士对护理论坛学习形式满意率为90.06%,收获程度为95.50%,吸收程度为100%.结论 自主学习护理论坛有助于肿瘤科护理人员专科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闻曲;代艺;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家庭会议是一种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传递信息,讨论照护目标和照护策略并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举行家庭会议被认为是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本文综述了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家庭会议的过程,提出了对我国临床工作的启示,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赵文娟;黄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行耳穴贴压的镇痛效果,为中医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2月发表的关于耳穴贴压缓解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文献.依据Cochrane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及提取文献,使用ReviewManager5.3.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RCT,共计974例患者(耳穴贴压组490例,对照组48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6、12及24 h VAS评分耳穴贴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后24、48及72 h VAS评分耳穴贴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耳穴贴压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可显著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
作者:张千坤;谷斌;姚芳;吴谐;张丽娟;施琴英;杜世正;俞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鼻胃管置入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将拟实施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步置入法,即胃食管吻合结束后从左侧鼻孔插入鼻胃管;观察组采用分步置入法,第1步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借助视频喉镜和气管插管钳将鼻胃管送至食管肿瘤近端预定位置,然后在胃食管吻合结束后推送鼻胃管入胃.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黏膜损伤出血及鼻胃管弯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鼻胃管分步置入法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提高了置管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王健;陈伟;任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的认知及行为现状,为针对性培训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的认知及行为问卷,对494名临床责任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认知得分6.24±0.72,行为得分30.75±6.91;不同学历、生育状况责任护士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的整体认知及行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针对认知、行为较弱的项目及人员重点培训,从而全面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认知和行为水平.
作者:何细飞;郑娜;王霞;高亚宁;付秀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创客空间的混合式教学对护理本科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 按年级将184名护理本科学生分为对照组83人、实验组101人;《老年护理学》和《基础护理学Ⅱ》课程教学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各选择1个章节开展创客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专业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评判性思维的寻求真相、思想开放、自信心及求知欲4个维度得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各小组均完成创客项目,88.12%~98.02%学生对创客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创客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不影响正常课程学习.
作者:陶巍巍;王跃;尹伟;邹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饮食行为改变实况,为针对性饮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1例MHD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法进行编码,形成类属和核心类属.结果 MHD患者饮食行为改变呈现饮食信息资源获取、MHD患者饮食调整的类型、在MHD饮食中享受乐趣3类特征.结论 MHD患者饮食特征明显,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正确扬弃,遵医饮食,在饮食控制中享受食物乐趣,从而保证血液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鲍惠红;朱富祥;黄文平;姜颖洁;韩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睡眠时长与儿童肥胖之间的风险关系,为预防或控制儿童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有关睡眠时长与儿童肥胖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篇文献共20个研究,共49 878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短睡眠时间使儿童超重风险提高2.22倍,肥胖风险提高1.32倍.结论 短睡眠时长与儿童肥胖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足够的睡眠时长有助于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
作者:刘恒言;蔡春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与需求,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专科护士培训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对36所三甲医院的1 44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专科护士培训认知总得分为(27.09±2.03)分,不同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有无职业生涯规划,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对护理工作意义认知不同的临床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临床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内容、方式、时间、方向和师资方面需求度不同.结论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的认知为中等偏上水平,对专科护士培训需求较全面,相关部门应根据临床护士认知与需求,制订和健全专科护士培训机制,促进专科护理教学与实践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婷婷;李荣;李向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在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VATS下肺癌根治术的121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9例,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62例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及24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胸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未发生肺不张及静脉血栓栓塞.结论 多学科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癌VATS术后患者疼痛,防范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蔡秋霞;张立君;朱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提高PET/CT检查患者注射18F-FDG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注射器直接注射18F-FDG;观察组35例采用三通管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间接注射18F-FDG.结果 两组均一次检查成功;观察组注射18 F-FDG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一次注射成功率相对高于对照组,放射性药物渗漏率相对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器材残余放射性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通管间接注射法可缩短18F-FDG注射操作时间,从而减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其残余放射性活度不影响显像;一次注射成功率及药物渗漏降低度还有待大样本证实.
作者:李小霞;徐梅;王跃涛;牛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