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标管理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作用

蓝燕;丁福

关键词:住院患者, 跌倒, 目标管理,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遵循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流程,即确定控制目标、制定现场检查追踪内容和评价标准、加强全员培训、追踪督导并及时反馈,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实施目标管理.评价目标管理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护士对高风险患者管理正确率.结果 目标管理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15%,显著低于基线值的0.20% (P<0.01);护士对高风险患者管理正确率从管理前的33.33%~43.06%上升到管理后的84.72%~9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目标管理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但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做到科学设定目标值,定期评价管理效果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住院患者压疮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压疮治疗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压疮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老年住院压疮患者的基本信息、护理记录、费用构成情况,对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压疮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老年住院患者压疮治疗总费用为183 356.5元,其中换药费占压疮治疗总费用的70.43%,敷料费占16.60%,气垫床费占12.68%,其他占0.29%.活动能力、住院时间、压疮发生部位数是压疮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能解释压疮治疗费用总变异的41.8%.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压疮分期、饮食方式、入院时Braden评分.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压疮治疗费用受较多因素影响.临床护士需正确评估伤口并选择合适敷料,有效进行压疮伤口换药,对压疮高危患者及压疮患者使用气垫床,缩短住院日,以控制压疮治疗费用支出.

    作者:贺旖君;沈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降温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药物、冰袋、药物联合冰袋3种降温方式对发热大鼠的降温效果.方法 采用20%干酵母溶液在64只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发热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发热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药物组、冰袋组、冰袋联合药物组(联合组)各16只并予以相应的降温处理,干预结束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血检测血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其余大鼠分别在干预后即刻、15、30、45、60、75、90、120、180、240、300、360 min监测肛温值.结果 干预后各组大鼠平均温差值曲线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冰袋组相比,药物组和联合组干预后6h体温反应指数显著降低(均P<0.05);但各组血清CK、LD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药物降温法能有效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且作用持久,单纯物理降温法可迅速降低大鼠体温,但作用时间较短.物理降温适用于需快速降温的高热,辅予药物降温可延长降温效果.

    作者:郑翠红;吴冠虹;李华萍;陈楚;邓元荣;吴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专科教学改革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索专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2级护理专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n=116)和对照组(n=160).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教学;观察组采取1+2教学模式进行,即1年高校本部基础理论课教学+2年临床学院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培养,并从培养护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及人际关系技能5个方面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实施前后运用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为(240.50±22.51)分,高于对照组(207.90±23.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1+2教学模式,并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培养纳入专科护生的教学改革,能有效提高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作者:陈红宇;张凤琴;汪国珍;丁娟;陈建勇;陈淳;刘娅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监测胃残留量对ICU行肠内营养患者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不监测胃残留量对ICU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开展肠内营养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有关不监测胃残留量对ICU行肠内营养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RCT,87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监测胃残留量患者呕吐、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监测胃残留量患者,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不监测胃残留量对肺炎、腹泻、误吸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无影响(均P>0.05),对营养摄入量有影响.结论 ICU行肠内营养患者不监测胃残留量对其肺炎、误吸及腹泻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其呕吐和腹胀发生风险增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营养摄入量得到保障.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研究结果尚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RCT加以论证.

    作者:周松;王建宁;查丽玲;霍雪琴;王婧;曾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痴呆照护中沟通教育策略的研究进展

    对老年痴呆照护中沟通教育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沟通教育策略包括IBSC沟通计划、MESSAGE沟通策略、MTC课程训练、VIPS沟通技能策略、TANDEM模式沟通策略、CHAT沟通策略,旨在提高痴呆照护者沟通时所具备的沟通知识与技能,为痴呆照护者与痴呆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多种沟通教育策略.

    作者:张欢欢;刘鹏程;石颖;张美玲;英杰;王守琦;孙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居家远程监护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居家远程监护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居家远程监护方式有电话随访、现代仪器设备及应用软件,居家远程监护可为患者提供病情监测、保健监督、健康行为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可降低病死率、再入院率及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提出我国需加大对居家远程监护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以节约并整合医疗资源,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带来福祉.

    作者:金园园;彭幼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在患者安全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在患者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定期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集中讨论,运用4M1E原因分类模式系统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的实施可从系统角度完善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瑶;喻姣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研究进展

    阐述影响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跌倒史、平衡功能、功能锻炼情况及焦虑、抑郁情绪等.提出医护人员可通过评估工具对患者跌倒恐惧情况进行测量,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降低跌倒恐惧,提升其日常生活功能的独立性,增强其对自身跌倒预防的信心,从而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柳清霞;郭红;徐小菁;吕露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护士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护士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现况,并对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和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对成都市15所医院263名血液透析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护士共情疲劳总分为(41.77±19.45)分,工作投入总分为(30.57±10.30)分;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的共情疲劳程度相对较低,共情疲劳越严重其工作投入水平越低.护理管理者应关注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心理健康,采取干预策略降低血液透析护士共情疲劳,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投入.

    作者:陈林;曹晓翼;陈燕红;张磊;石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医院糖尿病教育门诊就诊的200例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入组后按常规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及门诊随访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网络支持干预.观察两组自我管理知识、心理状态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知识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开展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有利于提高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减轻抑郁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

    作者:孟朝琳;程婵婵;崔轶男;王媛媛;吴小彬;沈兴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原则及其临床应用

    对综合护理的概念、原则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综合护理是以关系为基础、以人为中心,注重提升服务对象及服务者本身的健康和幸福,其目标是致力于提升护理人员及其服务对象的健康和幸福.综合护理的6项原则为各临床情景护理提供清晰而具体的指导,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护理理念及原则对中国护理也有多方面的启示.

    作者:Mary Jo Kreitzer;刘义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辅助器具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辅助器具的使用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问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生活辅助器具使用现状调查表对133例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重度失能24例(18.05%),中度失能75例(56.39%),轻度失能34例(25.56%).Barthel指数53.80±19.101;66.17%患者使用辅助器具,其中75.00%患者未接受过辅助器具健康教育,且多数患者存在辅助器具使用安全隐患.结论 脑卒中失能患者使用辅助器具的比例偏低,医护人员需重视对患者进行辅助器具使用的健康指导,并根据患者辅助器具使用存在问题,从专业层面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使用辅助器具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张晶;王斌全;魏绍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跌倒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平台,制订预防跌倒集束化管理策略,制作预防跌倒电子宣教素材,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预防跌倒规范化培训,构建跌倒事件上报与追踪平台等;在全院106个护理病区实施,比较实施信息化安全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预防跌倒措施指标落实率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过程控制跌倒高风险因素,实现住院患者预防跌倒高效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王颖;汪晖;陆丽娟;尹世玉;曾铁英;李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防控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跌倒评估及防控记录单并应用于临床,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 改进跌倒评估的风险指标,并将防控措施与效果评价融入记录单,应用于2015年49 288例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与2014年48 140例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应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护士书写记录单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 改进的评估记录单实现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预警防范与效果评价一体化,使跌倒风险管理环环相扣,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且集多个表格于一体,减少书写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张玲玲;史素玲;耿秀娟;王朝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舒适化心理护理

    目的 探究舒适化心理护理对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心理、生理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舒适化心理护理,包括冥想式情感安抚、肢体抚触式干预、情感交互式沟通.测评两组干预前24 h以及干预后第7天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心率、血压、PaCO2、PaO2和呼吸频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值、PaCO2、PaO2、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均P<0.01.结论 对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引入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平稳,且对其肺功能改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春香;唐静华;叶惠芳;卢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方法 将61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干预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家庭氧疗健康指导,干预组以动机访谈形式进行家庭氧疗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家庭氧疗依从性、家属参与度及氧疗疗效.结果 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家庭氧疗依从性和家属参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各项临床指标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及疗效,有利于缓解COPD患者肺功能.

    作者:杨怀洪;徐爱兰;谭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提高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质量,防止医院感染,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方法 对介入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4项环境卫生指标进行监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措施包括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手消毒规范化培训,加强进入手术室人员管控,严格手术室空气换气、抽湿、消毒管理等.结果 抽检2013~2015年样本各42、38、55份,2015年合格率显著高于2013和2014年(均P<0.0125).结论 对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监测与改进,有利于深层次问题的暴露和解决,使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提高,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肖书萍;李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实施家属参与照护模式的效果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照护模式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家属共同参与照护模式.干预后测评患者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引入家属共同参与照护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延缓疾病进程.

    作者:谢丽娜;奚广军;周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教师教学信息他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结合学生对在校护理教师教学信息的评价研制量表,并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 参照相关文献,结合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文献回顾法编制护理教师教学信息他评量表,对新疆3所高校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76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编制的护理教师教学信息他评量表量表由4个维度22个条目组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55%.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61,重测信度为0.748,分半信度为0.960.4个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94~0.954,各维度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2~0.980,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护理教师教学信息他评量表的信效度较好,可作为学生评价护理教师教学信息的量化工具.

    作者:帕丽达·买买提;米合日阿衣·阿尔肯;林素兰;再努热·吾守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互联网技术用于慢性肾脏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介绍互联网技术在慢性肾病自我管理、社区居家健康服务、延续性护理、社会支持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广大医护人员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慢病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张佩嘉;谭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