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的信息支持护理

雷蕾;陈跃;杜涛;罗爱玲

关键词:甲状腺癌, 手术后, 131I治疗, 信息支持,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在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3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的住院患者给予其完善的信息支持护理,于出院前评价效果.结果 63例均达完全缓解;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对医护满意率达89.83%~96.61%.结论 对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患者进行信息支持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相关知识掌握度及住院体验满意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3%氯化钠输液速度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造模大鼠输注3%氯化钠溶液降低颅内压的合适输液速度.方法 将5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快输组和慢输组各17只.重型颅脑损伤造模成功后对快输组和慢输组采用微量输液泵各输入3%氯化钠溶液6 mL,快输组1h匀速输完,慢输组3h匀速输完;给药过程中持续监测颅内压,给药完成后观察颅内压降至低即处死大鼠,对照组不输液,同时间处死.取血测血清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取脑组织测脑组织含水量以及水通道蛋白4(AQP-4),取肺组织测湿/干重比值.结果 给药全程快输组与慢输组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输组降颅内压起效时间显著快于慢输组(P<0.01),较慢输组更能有效下调脑组织AQP-4 (P<0.05).给药结束后快输组与慢输组血钠及血氯水平显著上升(均P<0.01);两组血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造模大鼠快输和慢输3%氯化钠溶液均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快输组起效时间更快、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韩雪馨;任佳彬;苏鑫阳;王清波;于秀荣;许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瓣膜功能障碍患者再次换瓣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机械瓣置换术后妊娠期患者机械瓣功能障碍再次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为手术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9例机械瓣置换术后妊娠13~35周再次行机械瓣置换术患者,巡回护士做好术前访视、特殊物品准备、手术室环境准备、患者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及时配合处理新生儿;器械护士做好开台、开胸插管准备,准确配合瓣膜置换及止血关胸操作,注意保护胎儿等.结果 9例患者再次机械瓣置换术成功,均康复出院;5例胎儿存活,顺利分娩.随访6个月至10年,9例患者心功能Ⅰ~Ⅱ级;5例婴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该类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护士需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快速的配合技巧、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团队密切协作,保障手术成功.

    作者:张善娟;谢庆;李双梅;陈晓霞;张燕;张新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患者家属互述式教育联合情绪管理对泌尿系碎石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患者家属互述式健康教育联合情绪管理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泌尿系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患者家属互述式健康教育联合情绪管理.结果 术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碎石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患者家属互述式健康教育联合情绪管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碎石治疗效果.

    作者:王悦;王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危重患者长途转运流程优化研究

    目的 提高危重患者长途转运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将388例长途转运危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86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流程;观察组采取成立长途转运管理小组、制订转运流程和患者交接单,细化转运前中后环节工作职责等优化转运流程方式转运患者.结果 两组患者均安全送达目标医院及科室;观察组接诊时间、准备用物时间、院内转运接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及接收科室护士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化长途转运流程可显著提高危重患者长途转运效果,保障患者转运安全.

    作者:杨剑;田钰;张其红;刘建交;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麻术后患者应用泻黄散加味行口腔护理研究

    目的 研制全麻术后患者优效口腔护理含漱液,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将105例全麻术后脾胃伏火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5例,均于术后开始口腔护理及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处理;之后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含漱清洗及喷雾;银尔通组用银尔通含漱清洗及喷雾;泻黄散加味组制备泻黄散加味含漱液并用于含漱清洗及喷雾.2次/d,连续3d后评价效果.结果 泻黄散加味组口臭发生率及菌落计数显著低于和少于生理盐水组,pH值显著高于另两组(P<0.0125,P<0.05);咽部不适防治效果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泻黄散加味佩兰及薄荷,用于全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可有效维持口腔正常pH值,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从而降低口臭发生率;预处理、含漱清洗及口腔喷雾干预模式有利于保持口腔持续湿润状态,缓解不适感.

    作者:曹鲁梅;李五妹;段培蓓;雷燕;马翠芹;谷萍;司誉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局部备皮对颅内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局部剃头备皮的可行性.方法 对开颅术前全剃头备皮的170例患者及局部剃头备皮的1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备皮方式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种剃头备皮方式患者颅内感染率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部剃头备皮方式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剃头备皮不会增加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局部剃头备皮颅内感染例数相对较少可能是缩短住院时间的原因,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袁巧玲;孟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和医院开展针对性的患者安全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206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分为(117.32±1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学制、职业认同感和目标追求的入世心理对本科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有显著影响(P<0.05,P<0.01),共解释其总变异的29.5%.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教育者应结合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本科护生尤其是五年制及职业认同感较低者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作者:吴小婷;章新琼;王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士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组织因素和信息技术因素4个方面综述对护士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旨在为护理管理者开展具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石松松;项俊之;边静;张兰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奥地利萨尔斯堡SALK医院神经外科重症护理见闻

    介绍奥地利萨尔斯堡市SALK医院所属的Cristian Doppler Clinik诊所诊疗情况,包括医院概况;遵循自然,充分体现人性化;多学科合作协调,分工明确;神经康复突出其特点及延续性;重视患者安全管理,ICU护士的培养及待遇6个方面,以期为我国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及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刘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胫腓骨骨折患者行3D打印外固定架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索胫腓骨骨折患者行个体化定制3D打印外固定架治疗的真实体验,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7例胫腓骨骨折行个体化定制3D打印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归纳分析患者的真实体验.结果 提炼出5个主题:负性情绪体验;3D打印外固定架效果可靠,建议3D外固定架更符合人性化需求;疾病经济负担过重;3D打印外固定架术后功能康复受影响;获得家庭社会支持与尊重.结论 患者对3D打印外固定架治疗有一定了解,认可治疗效果;希望出院后获得更直接的康复指导,降低3D打印外固定架术治疗成本,利于更多患者接受治疗.

    作者:成丽;乔锋;李津;郑世成;杨惠娥;郑浩;李辉;马玉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思维导图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362名护理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人和试验组182人.对照组采用课前预习、知识点讲授,课后复习的常规教学法;试验组将每个章节运用绘图软件制成思维导图后授课.授课完毕行考核及问卷调查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情景模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6个维度(除外认知成熟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思维导图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本科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方雪梅;谭玉婷;易霞;袁群;陈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6例口腔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总分56.72±8.53、社会支持总分34.82±3.64;术后时间、治疗方式、是否复发、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为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调整R2=0.879).结论 口腔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术后时间越长、治疗方式越复杂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越低,复发的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较未复发者低,积极应对与客观支持则促进创伤后成长.护理人员应给予口腔癌术后患者针对性干预与支持,以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作者:张世慧;魏清风;万显秀;龚湖萍;谢志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子宫切除患者残障接受度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目的 了解和评估全子宫切除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57例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残障接受度量表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残障接受度总分180.47±44.64,创伤后成长总分60.54±13.68,两者呈正相关(r=0.378);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是否生育对创伤后成长有影响(调整R2=0.187);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残障接受度中的服从及控制维度共解释患者创伤后成长的37.6%.结论 全子宫切除患者残障接受度及创伤后成长均处于中低水平,残障接受度是其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患者的残障接受度,以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尤其应重视低龄、低文化程度及尚未生育患者,对其提供帮助,促进术后适应社会生活.

    作者:童海鸥;王洪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产褥期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产褥期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发生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87名新生儿父亲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产褥期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发生率为8.02%,产妇产后抑郁及住房满意度为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分娩家庭实际情况及早发现不利因素,早干预,早治疗.

    作者:罗丽波;王培红;邓六六;梅腊英;李汉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协作性循证实践工作模式解析

    “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协作性循证实践工作模式”包括循证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护理问题、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探讨在这4个循证实践环节中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各自角色及功能,以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加强证据应用.

    作者:葛向煜;胡雁;徐建鸣;秦薇;朱晓玲;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共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和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356名医护人员运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情能力总分,护士为114.68±13.81,医生为110.70±19.15,其中观点采择维度护士得分显著高于医生(P<0.05);医院等级、工作满意度是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125).结论 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基层医院及对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护士共情能力受影响;管理者应结合具体情况对护士进行合理干预,提升护士的共情能力,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刘小珍;李奕慧;唐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例下颈椎肿瘤及第7颈椎全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1例下颈椎肿瘤患者于全麻下行肿瘤及第7颈椎全椎体切除术,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强化体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护理、上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术后住院15d临床痊愈出院.提出针对患者病情及手术的特殊性,除做好常规护理外,特别强化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侯莹;汪晓攀;李志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的信息支持护理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在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3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的住院患者给予其完善的信息支持护理,于出院前评价效果.结果 63例均达完全缓解;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对医护满意率达89.83%~96.61%.结论 对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患者进行信息支持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相关知识掌握度及住院体验满意度.

    作者:雷蕾;陈跃;杜涛;罗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患者双导丝鼻胃管置入空肠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胃管置入空肠的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2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09例、观察组155例.对照组采用单导丝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观察组采用改进法即单导丝鼻胃管入胃内后再放入第2根导丝,盲插通过幽门后抽出第2根导丝,再用单导丝鼻胃管送入至85~95 cm,结束送管.结果 两组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2.7%和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置管并发症,均未出现堵管现象.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患者采用改进法双导丝鼻胃管置入空肠,有利于提高置管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景新华;徐静娟;王德生;王燕毅;潘军;王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ICU过渡护理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及实施

    目的 提高神经外科ICU患者转出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将神经外科ICU患者1 176例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80例、观察组596例;患者由神经外科ICU转出至普通病房过渡护理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方式,观察组制订和实施标准化流程实施交接.结果 观察组转运期间患者病情变化、物品遗漏发生率及交接时间显著少/短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流程,有利于提高神经外科ICU患者转出工作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吴玉燕;高君梅;师园;赵艾;张娜;仲月霞;郎红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