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归的影响,通过与二甲双胍片进行比较,评价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优势及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体检科及内科门诊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尚未进行药物干预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予口服糖脉康颗粒,疗程为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和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G)、胰岛素(FINS)及体重指数(BMI)、血脂、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得到改善,FPG、2hPG、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FINS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在FPG、2hPG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TG、TC、LDL-C、CRP较治疗前也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TG、TC改善明显(P.<0.05).结论:糖脉康颗粒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在治疗糖尿病前期有极高的临床运用价值,而且丰富了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晓亮;肖雪云;陈发胜;钱显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环境的污染、结婚年龄推迟、未婚人群的人流手术增加,女性不孕症的发生呈增高趋势.不孕也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与发展的一个全球性医学和社会学问题,成为影响人们家庭幸福、和谐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体重异常是导致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王丽;于燕;李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谷维素与VitB1片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非器质性与器质性心律失常各12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并口服谷维素和VitB1片.而器质性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用胺碘酮的基础上辅助谷维素、维生素B1配合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随访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谷维素、VitB1片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和辅助治疗器质性心律失常,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镇忠;林连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运用中药加针灸对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更年期抑都症患者156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52例.治疗组内服中药配合针灸;对照1组单纯服用中药;对照2组交替针灸身体相关穴位.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弥补了单纯中药、针灸治疗的缺陷,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安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限制钠盐摄入及体力活动,同时根据心衰治疗指南用药,包括利尿剂、ACEI、ARB、β-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制剂,观察组同时采用益心通络化浊法拟方治疗,1年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4.4%,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和LVESD均有明显下降,而EF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LVEDD和LVESD均低于对照组,且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颜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盐酸洛美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筛选9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静脉滴盐酸注洛美沙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记录退热时间、膀胱刺激征消失时间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94,P<0.02,观察组和对照组退热时间、膀胱刺激征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分别为(2.25±1.55)d:(4.85±2.55)d,(3.55±1.46)d:(6.82±2.68)d,(6.25±1.45)d:(8.50±2.25)d,各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热毒宁联合盐酸洛美沙星治疗尿路感染能够快速退热,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耀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用隔“温经化瘀散”灸脐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即治疗组;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即对照组,每组96例.治疗组采取隔“温经化瘀散”(乳香、没药、五灵脂、当归、川芎、炮姜、益母草、黄芪等)灸脐,1h/次,1次/d,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化颗粒,1包(6g)/次,3次/d,7d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92/96),优于对照组87.5%(84/96,P<0.01).B超复查宫内残留物消失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26/28),优于对照组72.41%(21/29,P<0.01).结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疗效优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同时观察发现该项研究治疗舒适便捷,无任何痛苦和毒副作用,有效避免了产妇长期服药所带来的不便和可能对婴儿造成不良反应等.
作者:徐化金;吕霄芳;王存生;蔡婷婷;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观察了1例用中药复方丹栀逍遥散为主结合赛乐特治疗强迫症的病例,发挥了中药复方的优势,减轻了患者强迫症状,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凡产后者,多有气血百脉亏虚,常人多以虚证论治,殊不知产后妇人亦有以瘀阻胞宫发热汗出并见;然产后实证汗出者,必当变清虚实,以补虚泄实为原则辨证施治,临床重在审证,勿妄以产后多虚而惯施补法,正确投以补泻,则收效更益.
作者:任德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运用清热活血搜风法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小腿溃疡等皮肤慢性疾病,通过分析其疗效及用药体会,提示在治疗慢性皮肤疾病中,针对热、瘀、风常见病邪,采用清热活血搜风法治疗,顾及全面,治疗不易复发.
作者:石红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进入到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期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显效28例,所占比例为70%,有效9例,所占比例为9%,无效3例,所占比例为7.5%.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26例,所占比例为65%,有效7例,所占比例为17.5%,无效7例,所占比例为17.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对肺结核(PTB)阴虚火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痨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痨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合固金汤合泰艽鳖甲散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盗汗、发热等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治疗后副作用亦较小.结论: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对肺结核阴虚火旺型有显著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小.
作者:张晓琴;马婧;袁维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特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规律性和影响,为临床采取个体化的诊疗思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临床调查表,对纳入本课题调查研究的202例AECOPD患者分别进行资料采集,包括MMRC症状评估、DOLD分级、急性加重次数及体质分类等,依据不同的体质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医体质特征分类:阳虚体质82例,气虚体质59例,瘀血体质28例,阴虚体质33例.MMRC症状评估:阳虚体质、气虚体质及瘀血体质的人群在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呼吸困难指数的评估为3级,具有阴虚体质特征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的评估为2级;GOLD分级评估:具有阳虚体质特征的人群分布于3级,气虚体质、阴虚体质和瘀血体质的分级评估分布于2级;急性加重评估:具有阳虚体质特征的人群加重次数平均为3次,气虚体质及瘀血体质的人群加重次数平均为1次,阴虚体质的人群相对较少.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分组中,阳虚体质的人群归属D组,气虚体质、阴虚体质和瘀血体质的人群归属B组.
作者:王四君;张爱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骶尾部畸胎瘤经肛脱出伴直肠脱垂治疗效果,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联合治疗.术后两周逐渐拆线,伤口一期愈合,随访半年,患儿无不适.
作者:刘肃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采用中药湿热敷治疗的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68例;年龄29~71岁,平均53.3岁;病程1.5个月~12年.120例患者均采用中药湿热敷治疗.结果:本组120例经治疗后,优36例,良45例,可30例,差9例,总有效率(111/120) 92.5%.4例发生轻度皮肤过敏,无发生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后JOA评分改善情况:本组120例,JOA评分治疗前(13.1±1.2)分,治疗后(15.9±1.7)分,经t检验,P<0.01,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湿热敷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樊成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减联合乳酸菌素片及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以四神丸加减联合乳酸菌素片及谷维素治疗;对照组48例,以四神丸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加减联合乳酸菌素片及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优于单用四神丸加减治疗.
作者:朱霞;刘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复杂,至今真正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南宋陈言据张仲景“千般疚难,不越三条”的论点,结合临床实践与《内经》有关论述,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本文就黄褐斑其发病病因作一概述.
作者:田常丽;汪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精制红花注射液对慢阻肺(COPD)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基本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精制红花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88.6%,两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制红花注射液可有效降低COP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且效果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相当.
作者:孙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代名医张锡纯认为,通过对脉诊的辨证,可以分析病情、确定病位、掌握病候、执简驭繁地对伤寒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指出:临证时,须根据病机病情的变化,灵活化裁运用经方.张氏运用经方时的“知常达变”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经方、运用经方裨益匪浅.
作者: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规律.方法:结合有关文献资料,从病因机理中的现代学认识和中医学认识、辨证论治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推拿、中药贴敷、实验研究的研究皆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成藏;王希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