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园;程莉;李高洋;赵紫岳;杨旭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高其共情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对长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76.77±4.28)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28.03±6.58)分,去人格化(11.74±4.32)分,个人成就感(24.57±8.21)分.护士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观点采择与情感衰竭呈负相关,换位思考与去人格化呈负相关,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严重,共情能力偏低,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管理者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护士的人际关系,提高护士共情能力,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感.
作者:李娜;童川;张明;李文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业评价体系指标并进行权重赋值.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建立中医护理本科生学业评价体系,采用优序图法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测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形成由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42项三级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所构成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专业素质(0.3333)、思想道德素质(0.1613)、人文素质(0.1387)、身心素质(0.1333)、发展素质(0.1187)、创新和实践素质(0.1147).确定认知和技能学习水平的评价主要采用考核法和模拟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主要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合作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小组项目法,进步和发展评价主要采用档案袋评价法和自陈法.结论 构建的学业评价体系科学、可靠,权重合理,可为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学业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张华;孙志岭;高海霞;董银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方法 将21 541例手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0 624例、观察组10 91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协作责任制护理,包括手术室护士专项培训,护士参加病房医生大查房和术前讨论,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手术间相对固定.连续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及医护患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手术室实施医护协作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作者:谭红梅;戴红霞;周培明;钟瑞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吸锻炼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后患者膈下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68例RALP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低流量(2~3 L/min)吸氧6h,疼痛严重时使用镇痛药.干预组除吸氧外术后当天即开始呼吸锻炼.结果 干预组术后24 h、48 h的VAS评分及镇痛剂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呼吸锻炼可有效改善RALP患者术后膈下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的使用.
作者:夏淑娟;王良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门诊及住院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服务的需求状况,为学校开展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怀化市3所教学医院的住院及门诊患者946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服务需求问卷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86.26%患者需要护生提供临床志愿护理服务;希望获得的临床志愿护理服务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健康教育、引导服务、协助外出检查及心理辅导;约45%的患者希望志愿护理服务的人员、内容相对固定,59.73%对服务时间段无特殊要求.结论 患者对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学校需根据患者需求制定护生临床志愿护理服务计划,切实为患者提供帮助.
作者:蒲雁;黄瑞瑞;陶莉;李荔;余淑嫒;杨肖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水平消毒物品储存有效期限,为临床安全应用消毒物品以及消毒供应中心何时进行物品的再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床各科室送至消毒供应中心高水平消毒处理后的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管道附件、复苏囊、面罩等物品共240件(普通科室与ICU各120件,用保鲜自封袋包装后,送至科室,统一储存于治疗室的整理箱内,于消毒后保存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不同储存时限消毒物品细菌培养均合格,普通科室组和ICU组的消毒物品在消毒后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细菌学培养均为合格.结论 经过高水平消毒后的物品储存3个月是安全可使用的,更长的储存时限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作者:傅响玲;张玉侠;章晓燕;毛鸣琦;张洁;庄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识别桥小脑角肿瘤手术患者进食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改进围手术期误吸预防策略.方法 成立桥小脑角肿瘤误吸预防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桥小脑角肿瘤围手术期预防误吸的各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急值(RPN),查找误吸预防策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误吸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护理.比较实施FMEA前后RPN值及误吸发生率.结果 实施FMEA后桥小脑角肿瘤手术患者误吸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失效模式RPN值由实施前的210~448分降低至72~160分.结论 FMEA模式应用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有利于降低术后误吸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戚春霞;厉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对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双重损伤的11例患者采取手术重建结构连续性.术前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肩部损伤和合并伤的病情做好护理评估,术中协助取漂浮体位,及时变换手术体位,根据不同的复合骨折准确传递器械,保证手术顺畅进行.结果11例手术过程顺利,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据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可1例.提出缜密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蔡连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大数据将对护理信息化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护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影响以及对护理信息系统的优化作用,思考如何将大数据与护理信息化有机结合,使大数据能够通过护理信息平台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冰冰;吴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阐述了疼痛管理的标准、疼痛管理的评估方法、疼痛管理模式及疼痛管理效果评价,分析了临床中疼痛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应遵照急性疼痛指南,对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完善可行的流程和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APS运行的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
作者:王伟;吴清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寻护士感知到的辱虐管理、心理授权和工作投入的现状,明确三者的关系模型.方法 采用辱虐管理问卷、心理授权量表及工作投入量表对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2名临床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辱虐管理、心理授权与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辱虐管理既能直接预测护士的工作投入(β=-0.21,P<0.01),还能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工作投入(β=-0.27,P<0.01).结论 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护士长辱虐管理领导行为,同时通过加强护士心理授权的感知来增强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
作者:别立媛;郑秋兰;刘世卿;范宇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预防心外ICU术后患者发生压疮,为临床减压床垫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心外ICU 16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交替式减压床垫,观察组使用自动压力交替床垫,其他护理措施相同,观察术后住ICU期间压疮发生率和分期.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6.25%)显著高于观察组(5.00%) (P<0.05).结论 自动压力交替减压床垫预防压疮效果优于交替式减压床垫.
作者:王晓慧;江娇;魏媛媛;王孝艳;王希臻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康复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采用术后阶段性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成床上主动运动、下床活动时间、自行到洗漱间洗漱、沿病区走廊行走200米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阶段性康复训练及护理能改善术后心脏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邢蓓蓓;王巍;申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解决手术室加温液体取用不方便及所取液体温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方法 采用无色透明有机玻璃制作成嵌入式手术室数字化液体恒温箱,嵌入手术间原液体柜右下角,设定所需温度,恒温箱自动加热至预先设定的温度后保持恒温.结果 将手术室数字化液体恒温箱用于3 180例患者术中静脉输液及术区冲洗液加温,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寒战、低体温,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手术室数字化液体恒温箱可有效保持液体恒温,取用方便,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李雪清;邹靖;刘金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求手术室在时间、空间、人力、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并对术中紧急情况的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者回顾机器人手术的发展,了解其应用的领域及特点,提出建立专业团队,合理规划空间、时间,注重细节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做好器械管理,加强手术室护士培训考核,提升故障分析能力等管理策略.
作者:李雪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约束带在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96)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常规在股动脉穿刺点用弹力绷带8字型加压包扎的基础上使用沙袋压迫止血6h,观察组在股动脉穿刺点使用自制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两组患者均下肢制动24 h.比较两组术后约束相关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皮肤过敏反应及排尿困难发生率均为0,皮下淤血和血肿、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股动脉穿刺压迫约束带使用安全有效,且护理操作简单.
作者:陈春萍;潘莉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现状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分析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用于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上海、南京、武汉、深圳、杭州和重庆地区6所医院就诊的669例先心病婴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体格测量.结果 共筛查出营养低风险婴儿184例(27.5%),中度风险356例(53.2%)及高风险129例(19.3%);各营养风险组身高别体质量、年龄别身高及急慢性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营养风险程度越高,其急慢性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高(P<0.01);该筛查量表的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37.4%,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结论 先心病住院婴儿营养风险较高,STRONGkids量表用于先心病婴儿营养风险筛查具有可行性.
作者:张慧文;顾莺;王慧美;浦凯;朱卉敏;潘晓兰;易敏;唐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侧卧位应用于胸外手术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胸外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安置,观察组实施改良体位安置,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侧卧位可以有效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家庭关怀度,分析其相关性,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家庭社会适应性.方法 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问卷)对13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伤残接受度得分(68.89±9.36),属中度偏低水平;家庭关怀度得分(5.34±1.90),属于家庭功能中度障碍.伤残接受度与家庭关怀度总体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伤残接受度和家庭功能均不太理想,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伤残接受度,并注重家庭关怀对其影响,提高其家庭社会适应性.
作者:吴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心理弹性的定义、测评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探讨护士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开展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应首先明确界定心理弹性的内涵,研制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加强质性研究与纵向研究等.
作者:鲁浩;章雅青;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