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笑春;江美英;曹开球
目的 探讨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的腰桥角度,确保手术患者的体位安全.方法 将60例安置升桥侧卧位行肾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术前均按常规安置升桥侧卧位,对照组腰桥角度安置为100~120°,干预组腰桥角度安置为121~140°.结果 两组术中尿量异常及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健侧腰部皮肤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血钾和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肌酸激酶水平干预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的腰桥角度为121~140°,在充分暴露术野方便医生操作的同时,可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者:侯晓敏;钟奕;姜妤;吴芃;王俊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飞蚊症患者行FOV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17例飞蚊症患者行FOV手术治疗,加强心理护理、眼部护理、眼压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 13例术后主诉眼前飞蚊消失.4例主诉仍有少量飞蚊症状,但较前好转,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电话随访,16例患者主诉眼前飞蚊消失,对手术效果较满意,1例主诉眼前仍有少量飞蚊症状,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结论 对飞蚊症患者行FOV手术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避免发生眼部并发症,改善患者眼部症状,使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作者:陈茹;吴荣瀚;彭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护理质量指标的应用现状,为构建门急诊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护理门急诊质量指标调查袁”对全国52所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调查表46份.根据护理质量指标名称、定义及公式,经合并整理,归纳为18项门诊护理质量指标,24项急诊护理质量指标.46所医院使用门诊指标数3.96±2.92,使用急诊指标数5.24±2.45.结论 我国门、急诊护理质量指标涉及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但各医院使用的门急诊指标数量和指标构成不一,离散程度较大,现行门、急诊护理质量指标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作者:廖艳芳;么莉;尚少梅;王亚亚;戴明辉;李昂;万巧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方法 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为主题,现况调查影响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的因素,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由实施前的62.94%提高到实施后的82.35%,目标达成率112.39%.圈员7项能力提高29.7%~164.3%.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核查规范执行率,以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旷婉;盛芳;肖斐;李乔;赵体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为采取措施有效提高照顾者积极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对8名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经历明显的心路历程变化以适应照顾生活,同伴交流以减轻照顾压力,相互扶持,规划未来新生活.结论 尽管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十分沉重,但在长期的照顾过程中,他们开始适应照顾生活,逐渐从重大的创伤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中走出并获得成长.
作者:罗静文;林海英;万艳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控制手术室器械回收失效高危因素,以保证器械回收质量.方法 组建FMEA团队,共同讨论确定器械回收流程中导致回收失效的高危因素并计算危机值(RPN),回收失效的10个潜在风险因素RPN均大于100,根据潜在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方案.结果 FMEA实施后高危因素的RPN由101.79~190.45分下降至0~58.63分;FMEA实施前后器械损坏、器械丢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FMEA有助于系统分析器械回收失效的原因,并指导制定改进措施,可使手术室器械管理更加规范,改善手术器械回收质量.
作者:赵快乐;赵体玉;郭月;罗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重检伤在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东西两院区急诊科接诊的226例群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西院区98例群发伤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新创伤严重度评分(NISS)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分区救治;将同期东院区128例群发伤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实施NISS评分后实施分区救治,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初级创伤评估(PTC)方法进行二次评估.结果 观察组病情评估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医护服务、就医环境、治疗效果等方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双重检伤可降低群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漏诊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群发伤救治质量与效率.
作者:位兰玲;王淑娟;肖雪莹;孙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的寻求途径.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诠释现象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资料经分析后,共析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生命感悟(体味生命真谛、对生命的感激);情感寄托(希望、爱、宗教信仰、个人信念);行为突破(坚强面对、器官捐献、后事安排).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通过多种途径寻求生命意义,辨识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寻求途径,对于护士协助晚期癌症患者发现生命意义、提升其生命意义感有重要作用,使其达到善终目的.
作者:明星;赵继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澳门护理本科生的感知临床决策力,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临床决策量表对澳门一所护理学校完成本学年临床实习的217名一至四年级护理本科生的感知临床决策力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感知的临床决策力评分为(132.96±7.96)分,不同年级及是否参与高仿真模拟训练的护理本科生感知临床决策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意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年级及参与高仿真模拟训练的护理本科生感知有较好的临床决策力.临床情境学习可增强护理本科生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促进临床信息的综合运用及作出决策.
作者:袁浩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介绍时间银行内涵及此模式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优势、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的管理及应用经验,并对国内外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进行比较,以了解目前国内该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发展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建立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扩大社区互助志愿服务者的队伍及加强志愿者的培训.
作者:蔡婷婷;曹梅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一站式”杂交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的术中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2例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患者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规范术前准备,制定术中配合流程及应急预案,掌握术中配合要点等.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5~150(112.5±23.2) min.除1例因胎盘大面积植入子宫壁行子宫全切除外,余11例成功保留子宫.10例术中出血<600mL,未使用血制品;2例出血量>1 000mL,输入红细胞4U、血浆400 mL.结论 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为孕妇及胎儿争取抢救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方方;贾继威;桑桂凤;宋萍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控制关节外科护理隐患,保证病房护理安全.方法 科室建立每周“安全日”,通过互动式晨会讨论发现科内近期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根据事件的性质、类型梳理归类,采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法对发生的各类护理安全隐患事件进行系统归因,提出改进措施,鼓励人人参与、建立科内多方位、多视角的护理安全质量监督模式,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法后(2015年3~8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起,护理隐患事件43起,低于2014年同期水平;应用后医护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5);科室护理质量综合评分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逐月升高,每月调查结果均高于95%.结论 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法对护理隐患事件进行根因分析,可以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对护理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桂玲;顾希茜;汪祝莎;张英英;陈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0月收治ICU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2例采用EGDS策略;对照组34例采用标准化镇静策略.比较两组48 h内浅镇静达标率、谵妄发生率及ICU住院日.结果 干预组48 h内浅镇静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谵妄发生率及ICU住院日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EGDS策略相对安全、可行,较标准化镇静策略能更有效使ICU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早期浅镇静目标.
作者:徐建宁;汪国建;冯洁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用药错误及管理现状,为制定用药错误的护理质量改善指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一、二、三级医院共66所,采用自行设计的“广东省不同等级医院用药错误发生现状调查表”对各医院护理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等级医院共上报用药错误494例,护理不良事件4 048例,用药错误占护理不良事件的12.20%;一、二、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及用药错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等级医院使用条形码识别腕带、电子化医嘱系统、口服药分包系统及药物中心配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用药错误类型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患者错误(24.57%)、药物错误(21.88%)、剂量错误(12.48%).结论 广东省各级医院应建立良性用药安全文化,提高医院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从系统和个人的角度采取减少用药错误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用药错误监测和报告系统,制定用药安全质量改进指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魏丽君;张振路;史瑞芬;周晓舟;黄惠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康复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按照老年髋部骨折护理规范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方案.结果 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后6个月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方案,能够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的实践模式.
作者:徐慧萍;赵辉;刘延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避免曲妥珠单抗用药时剂量错误、药液过期及赠药延迟.方法 对12例应用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患者利用电子表格管理药物,即采用电子表格准确计算曲妥珠单抗每次使用剂量和剩余量,并通过表格管理剩余药物及进行用药提醒.结果 12例患者用药期间未出现用药剂量错误、药液过期现象,仅1例患者因材料准备不充分出现赠药延迟.结论 利用电子表格可以准确有效计算药量,定期提醒患者用药,避免用药错误及药液浪费,保证用药安全,使患者及时获得赠药.
作者:陈新华;卜萍;吴青;叶阳阳;王凤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自我表露、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10例老年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孤独感中文简版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反刍思维评分为(2.64±0.59)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自我表露为(30.58±8.11)分,处于低水平;孤独感为(14.76±3.79)分,处于高等水平.患者的自我表露与反刍思维呈负相关(P<0.01),反刍思维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反刍思维对自我表露与孤独感起部分中介作用(68.97%).结论 造口对老年患者的自我表露、反刍思维和孤独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关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的思维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降低反刍思维水平,进而减轻老年肠造口患者的孤独感,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曹立楠;王淑云;杨富国;袁玉艳;梁瑶;王艳;鞠陶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患沟通双方对沉默这一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使用感受,为医护人员有效应对沉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录像法、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50名医院实习护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的护理人文部分护患沟通进行录像分析并初步建模,结合对7名护士的深度访谈及5名患者及家属的焦点小组访谈,运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分析访谈内容形成主题编码.结果 提炼出7个主题,分别为安全的沉默、解决问题的沉默、缺乏兴趣的沉默、共情的沉默、中立的沉默、制造压力的沉默、尴尬的沉默.结论 沉默行为在护患沟通过程中的出现主要与护患双方为表达某种特定情感或需求如安全、解决问题、缺乏兴趣、共情、中立、制造压力、尴尬等有关.制定护患沟通中的沉默应对模型,形成护理人员对沉默的应对措施,将利于良好护患关系建立,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雷宁;张绍蓉;杨红;魏亚男;高敏;王宇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表、心理弹性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为(78.29±16.61)分;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心理弹性总评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术后规律康复锻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理弹性显著影响患者的Harris功能评分(均P<0.01),共解释33.5%的总变异.结论 2型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不甚理想,需加强血糖管理、术后规律康复锻炼指导,提高患者心理弹性等,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周卫征;徐向红;张金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对1例经典型枫糖尿症患儿行肝移植术,护理重点包括充分术前准备,营养管理及用药护理,避免发生代谢失调;术后严密监护患儿,加强用药护理,合理的膳食管理,注意皮肤护理,预见性警惕肝动脉血栓及防治肺部感染发生,做好出院健康教育,保障延续性护理实施,以确保肝移植术后的远期疗效.
作者:雷雪雪;金云玉;臧明翠;于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