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平;吴慧芳;姚仙凤;郭慧洁
目的 探讨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家庭照护模式,观察组采用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集医疗、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模式).分别在入组时、入组12个月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卒中复发率及经济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入组12个月时,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卒中复发率、脑卒中相关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负性情绪,降低成本,有利于康复.
作者:黄波;王桂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社区2型糖尿病同伴教育者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 参考2008年WHO的糖尿病同伴教育者培训项目,成立糖尿病同伴教育者培训委员会,对入选的12名社区2型糖尿病同伴教育者进行以医院为基地、为期8个月的理论学习、同伴教育者实践和自身行为管理相结合的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检测、评估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尿病态度、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接受其教育的180例患者糖尿病态度.结果 培训后,12名同伴教育者看图对话实践与大课堂实践得分达到合格标准,自身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尿病态度评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80例患者糖尿病态度得分显著高于教育前(P<0.01).结论 对社区2型糖尿病同伴教育者的培训,能有效提高其沟通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态度.
作者:黄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焦虑日记对住院老年焦虑症患者焦虑程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52例老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记录焦虑日记.对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出院前焦虑评分及焦虑减分率进行比较.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9.24±3.45,显著低于对照组(14.17±4.58,P<0.01);观察组显效率73.08%,显著优于对照组(42.31%,P<0.01).结论 焦虑日记的临床应用,可缓解或减轻老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戴钧秋;陈爱民;徐金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研制适用于医院、养老机构及社区的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方法 拟定量表条目池,通过Delphi专家咨询、小样本预试验形成初始量表.采用初始量表对3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采用临界比值法、克朗巴赫系数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筛选条目,形成正式量表.结果 正式量表包括躯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精神心理状况4个维度,37个条目,4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466%,量表总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955.结论 编制的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于老年人的健康综合评估.
作者:谢世麒;周建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磁性医院护理服务行为规范在我国优质护理病房护士中的达标情况,为制定临床护理服务行为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美国磁性医院的护士服务行为规范,自行设计临床护理服务行为规范调查表,包含6个主题、53项二级条目;抽取90名优质护理病房护士为调查对象,调查护士对上述规范的达标情况.结果 “加强沟通、建立信任”主题中“使用简单、清楚、合适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及“当发生错误时能立即改进”主题中“倾听:仔细聆听、询问,以便全面了解情况,避免打断他人诉述”达标率高,为98.89%;而“尊重、保护患者隐私”主题中“按照保护隐私的规定,丢弃或销毁患者的医疗信息”达标率低,为25.56%;六大主题的优先级分析显示“当发生错误时能立即改进”主题居于首位.结论 美国磁性医院的护士服务行为规范在我国优质护理病房护士中的总体达标情况较好,保护隐私方面尚需引起重视.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护理文化建设.
作者:谷亚美;王劲松;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慢性疼痛接受度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McGill疼痛问卷、中文版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对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就诊的235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McGill疼痛得分(61.89±22.55)分,慢性疼痛接受得分为(23.79±5.23)分,活动参与得分高于疼痛意愿;生活质量得分为(57.01±15.41)分;疼痛接受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且是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 疼痛接受程度越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医护人员应根据疼痛接受中活动参与的益处,制定促进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参与活动的诊疗计划,以促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罗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降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搔抓行为.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60例老年性皮肤瘙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遵医嘱给予两组患者抗组胺类药物口服及复硼止痒洗剂局部外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行为习惯逆转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两组均于干预前、干预后第12周采用皮肤瘙痒症综合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第12周皮肤瘙瘁症综合评价及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为习惯逆转疗法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症状,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控制搔抓行为,逆转搔抓习惯,防止因“瘙痒-搔抓”循环引起病情迁延不愈和恶化.
作者:王育林;杨翔宇;魏兴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探讨国内外床单位卧具终末消毒的常用方法,为寻求适合我国的床单位卧具终末消毒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我国常用的床单位卧具终末消毒方式有织物清洗消毒、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等.国外常用的方式有医用织物外包清洗、外罩的擦拭消毒等.提出应改进床单位材料,探索适合我国的医用床单位卧具终末消毒流程与效果评价标准.
作者:黄柯策;范一麟;李自琼;贾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访视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冠脉造影+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访视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访视组由CCU、介入室、病房护士组成三区一体访视小组,术前1d由CCU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术日晨由介入护士指导配合;支架置入术后入住CCU,CCU护士再次强化健康教育;转出CCU后病房护士做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1、6、12个月由访视组长对患者进行电话及QQ随访.结果 访视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出院后12个月服药依从率,血糖、血脂、血压定期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程健康访视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减少再住院率.
作者:王静;颜琼;徐月美;孙洁;徐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性格色彩分析结合情绪晴雨表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14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性格色彩系统进行性格分类,同时结合患者情绪制作情绪晴雨表,将患者的性格与情绪结合进行心理干预.干预6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性格色彩分析结合情绪晴雨表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艳;耿力;马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医院医疗运输系统运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规范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现场调查和电话专访的形式对78所医院的医疗运输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医疗运输系统由医院自己管理的有38所(48.7%),社会化外包40所(51.3%).70.5%运输工人月薪酬2001~2500元,89.7%医院每周工作时间在40 h以上.74.4%医院有培训制度,57.7%有运输员绩效考核及评价标准.结论 医疗运输服务系统存在管理和运送模式多元化,管理部门和服务项目不统一,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员工素质低和流失率高等问题.建立标准的医疗运输服务指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专业化的运输人才是提供优质高效医疗运输服务的关键.
作者:陈晓华;陈群;魏毅;王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和运用佳证据,形成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处置的临床标准化流程.方法 针对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处置的各个关键环节提出问题,采用计算机检索和图书馆手动检索相关证据.检索出化疗药物外渗后应急处置、冷热敷、解毒剂应用、局部涂药的相关证据,通过证据评价,结合临床现状和患儿意愿,形成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标准处置流程,对9例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患儿按照标准流程处置.结果 经标准方案处置后,患儿均在48 h内疼痛肿胀消失,1周内外渗局部皮肤发红硬结消失,仅1例患儿留有皮肤色素沉着,无一例患儿发生严重化疗药物外渗损伤.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减轻患儿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损伤,并促进护理人员获取和运用佳证据,以科学的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作者:秦秀丽;曾铁英;徐晶;叶天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及其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增强实习前期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生职业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修订的职业获益感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89名实习6个月内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总分(123.56±13.18)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27.19±5.99)分.正向职业感知、良好护患关系、亲友认同与自身成长是影响实习前期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均P<0.01),可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19.8%的变异.结论 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获益感可正性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加强对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认知评价干预,引导护生切实感受职业获益,以增进护理实习的信心,进而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
作者:胡传娇;张婷婷;雷雨晴;周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由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实施常规随访,观察组依托糖尿病管理平台,由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实施分阶段随访管理.比较患者入组后3、6、9、1 2个月血糖达标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利用糖尿病管理平台实施分阶段随访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血糖达标.
作者:陈静;谢雯俊;陆晔;王艳;俞星;郭丽;王金萍;刘小娟;谢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高职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人生意义、坚韧人格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人生意义问卷(C-MLQ)和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206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人生意义得分(5.43±0.82)分,坚韧人格(3.02±0.44)分;不同学费来源、不同生活费来源的高职护生坚韧人格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职护生人生意义与坚韧人格的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不良的经济状况对于坚韧人格的塑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人生意义认知程度高的护生坚韧人格的表现力越强,同时坚韧人格的形成可以激发护生对人生意义的正面思索和定位.
作者:李苗苗;罗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职场领导者和谐人际管理能力对下属护士组织信任以及建言行为的影响与机制.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阶层回归分析法检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领导者和谐人际管理对下属护士组织信任和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均P<0.01),组织信任扮演了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擅长于和谐人际关系管理的护理管理者可以显著提升下属团队护士间组织信任,进而直接和间接促进护理团队内积极的建言行为.
作者:黄珊;何圆圆;周昊;张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阐述了青少年时1型糖尿病父母对患儿糖尿病管理的支持、糖尿病独立性发展的支持,介绍了父母支持的评价工具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这一特定患者人群,父母支持的长期随访观察较少,给予父母的社会支持欠缺,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系统性或结构化管理研究不足,如何提高我国1型糖尿病青少年父母支持的质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欢欢;黄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构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提高糖尿病人群健康管理效率.方法 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糖尿病诊疗服务平台,组建专业化的糖尿病健康管理团队,实施院前预防管理、院中健康管理、院后康复管理的闭环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结果 450例糖尿病患者注册成为健康管理会员,368例糖尿病患者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团队日均通过QQ、微信完成糖尿病疾病相关的健康咨询分别为106次、137次.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人群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人群健康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付阿丹;张娟;王莉;易兰;吴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于“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同伴教育对乡镇社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的5个居(村)委组建糖尿病和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各5个,选取教育同伴各5例,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教育同伴者对小组成员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12周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吸烟等行为得分无显著改变(均P>0.05);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用药、情绪、作息、运动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病情监测行为得分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基于“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同伴教育能提高乡镇社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部分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王吉平;吴慧芳;姚仙凤;郭慧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卧床功能锻炼预防低血小板状态老年血液病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的老年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床上功能锻炼,包括口面部运动、四肢运动和呼吸锻炼.结果 干预30 d后,观察组小腿周径减少>2 cm及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卧床功能锻炼可预防低血小板状态老年血液病患者肌肉萎缩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周淑;黄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