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贺辉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两组共7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 (20/35),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 (31/35),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多汗、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异常等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可延长两次呼吸道感染发作时间.结论:补中益气汤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方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了中医针刺、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90例,疗程3个月.结果显效患者63例,占70.0%;有效20例,占22.2%;无效7例,占7.8%,总有效率92.2%.结论:采取针刺、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等综合措施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是当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段本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丹蒌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蒌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水飞蓟素胶囊每次14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汤水冲200ml早晚分服,日一剂.连续治疗30天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ALT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TC、TG、ALT指标的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疗效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齐吉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讨论研究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手术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普外科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各50例.分别给予普通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优质组显效15例,有效1 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显著高于常规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时间以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优质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开腹手术恢复时间为11.63±3.2天,症状缓解时间为7.6±3.4天明显小于常规组恢复时间19.53±4.3天,症状缓解时间10.1±2.6天,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上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时间短,疗效快,并能有效减少治疗后的各种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海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关于疏血通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疏血通注射液针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加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患者用疏血通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用药之后的7天,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血浆黏度、甘油三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之前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采用疏血通注射液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康银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臂丛神经鞘内药物注射合并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鞘内药物注射合并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旋提手法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之前,加臂丛神经鞘内药物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86%,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治愈率为25.71%,总有效率77.14%,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神经鞘内药物注射合并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作者:张慧森;吴坤懂;刘凯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8例肾淀粉样变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肾淀粉样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后的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 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8例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其MP化疗后的转归情况.结果:本研究中8例肾损害患者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且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损害,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及小管间质病变,通过MP化疗后,病人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肾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依据其病理检查结果急性针对性的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余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药预防大隐静脉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应用于大隐静脉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 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行大隐静脉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中药进行血栓预防,对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和术后引流、血栓发生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和创口瘀血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PT、APTT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医中药进行大隐静脉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显著,能改善大隐静脉术后的高凝血状态,能提高安全性.

    作者:夏传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与玉屏风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在急性感染期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在非急性感染期加强护理,避免受凉,只单独匹多莫德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总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统计复发次数.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判,同时检测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IgA、IgG、IgM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较对照组升高,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再发次数,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马海燕;刘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34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 3年01月~ 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例数均为17.对照组采取西药降糖降压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医医院档案管理今后的发展途径探析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中医医院管理朝着科学性、现代性及标准性的方向发展,档案管理为中医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迎接新的挑战,加大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力度,完成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本文就中医医院档案管理的困境与现状等方面探究中医医院今后的发展途径.

    作者:郭桂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中医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康复疗法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主要功能恢复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共27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位1 36例,该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外辅用中药、针刺和推拿等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将患者的运动功能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和B1指数评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评分提高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给予积极的中医康复治疗,能够加快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作者:和瑞欣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益胃丸系列药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益胃丸1号(温中益胃丸)、2号(舒肝益胃丸)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理.方法:设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益胃丸1号、2号大、小剂量治疗组,采用100μ g/m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进行模型复制,3个月制成大鼠CAG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模型治疗后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30d后,益胃丸高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大鼠模型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P<0.05或P<0.01).结论:益胃丸1号、2号对CAG的干预机理可能是通过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来实现.

    作者:孙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膀胱灌注化疗应用于术后膀胱癌病患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应用于术后膀胱癌病患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 3年5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膀胱灌注化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过3个月到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在术后半年生存率上为91.4%(32/35).其中2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包括1例表浅性复发以及1例浸润性复发.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膀胱灌注化疗,并辅以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意义重大.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西药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

    目的:对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 3年收治的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单纯的使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慢性腹泻为慢性消化道疾病症状之一,国外统计其发生率为3% ~5%.小肠疾患所致慢性腹泻传统检查诊断率低.胶囊内镜的出现,使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作者用M2A胶囊内镜对胃肠镜及X线消化道钡透阴性慢性腹泻患者检查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证明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志彪;高春雷;刘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加中药灌肠并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取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配合中药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探讨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 2014年4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证实输卵管阻塞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统一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术,治疗组术后2d行中药灌肠结合理疗治疗1疗程,对照组不做治疗.两组均于下次月经净后3-7天,行HSG复查,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输卵管再通率:手术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4.56%、94.38%,无显著差异(P>0.05);下次月经净后HSG复查输卵管通畅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88.04%,69.66%,有显著差异(P<0.05);再粘连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6.89%、26.19%,有极显著差异(P<0.01);妊娠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32%、12.5%,有显著差异(P<0.05);异位妊娠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0、33.3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直接手段,中药灌肠结合理疗能有效防止已疏通输卵管再粘连,使输卵管尽快恢复畅通、蠕动、拾卵功能,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瑞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评估.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减少致残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成森;任小斐;孟祥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张东岳教授外用丹膏散经验总结

    丹膏散是祖国医学宝藏中的外科良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张东岳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从医五十余年,积累临床经验频多,特别是在丹膏散剂运用方面,本文旨在总结张老临床验方,分享为用.

    作者:张宇翔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养心氏片辅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两组治疗1个疗程(30d),比较临床近期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以评价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养心氏片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价值.结果:经30d的治疗,两组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为318.9±65.6m,显著高于对照组270.5±68.1m的距离(t=8.628,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气促、胸闷、倦乏症状得分分别为1.08±0.53、0.76±0.22、0.82±0.1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有19(23.75%)、45 (56.25%)、11(13.75%)、5例(6.25%),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的有效率(x2=27.376,P<0.001).结论:相比于单纯的常规西医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可以显著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6min步行距离,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因此是临床值得运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盘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运用针刺运动疗法进行治疗,1次/天,治疗1 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休息2天,3个疗程后结果:显效30例,占75%,好转10例,占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运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程短,见效快,经济实惠,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风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