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案管理

张莉萍;戴晓冬;杨宁琍;梁辉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袖状胃切除, 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 腹腔镜, 正常体质量, 个案管理模式
摘要:目的 探索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治疗正常体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5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的正常体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执行全程围术期护理.结果 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5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时体质量平均下降2 kg,停用降糖药物,术后1个月随访,脱离降糖药物,效果理想.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为多专科的临床照护系统,完善了全程护理干预体系,更加规范了此类手术的护理.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压氧疗持续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常压氧疗(NBO)持续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NBO 3 h组、6 h组、9 h组、12 h组、24 h组各10只.假手术组只结扎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其余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NBO各组分别采用NBO持续3 h、6 h、9 h、12 h、24 h.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NBO 3 h、6 h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减低(均P<0.05),NBO 3 h、6 h、9 h组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均P<0.05),持续6 h尤为明显;NBO 3 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NBO 6 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NBO持续9~24 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NBO持续3~6 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减小梗死体积,不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作者:刘盎;隋树杰;周晓辰;张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患者疼痛教育的研究进展

    疼痛是目前困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对患者实行疼痛教育是解决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国内外对患者开展疼痛教育的现状,患者目前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疼痛教育取得的成效几方面综述了患者疼痛教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静;许勤;陈华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案管理

    目的 探索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治疗正常体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5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空肠短路术的正常体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执行全程围术期护理.结果 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5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时体质量平均下降2 kg,停用降糖药物,术后1个月随访,脱离降糖药物,效果理想.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为多专科的临床照护系统,完善了全程护理干预体系,更加规范了此类手术的护理.

    作者:张莉萍;戴晓冬;杨宁琍;梁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专家调查研究

    目的 构建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其培养质量.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22名专家就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践时间及导师组设置进行2轮函询.结果 确定的培养模式中理论课程34门;临床实践时间设置中45.45%的专家认为应在1.0~1.5年;导师组设置中45.45%的专家选择双师型导师,其余专家选择护理硕士导师、医学硕士导师和临床资深护师.结论 专家对确定的培养模式协调性较高,可为今后造口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武佩佩;李秋洁;郭杰;洪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集尿袋床单夹用于头颈外科伤口负压引流球的固定

    头颈外科术后患者,一般都会放置一根或多根伤口引流管,并连接负压引流球.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先将引出体腔的管道用胶布或缝线固定在皮肤上,然后用别针将软管远端固定于患者床单上[1].此固定方法的缺陷是易发生脱管及扎伤患者.鉴此,我科于2011年6月开始应用一次性集尿袋上自带的床单夹联合患者上衣固定头颈外科伤口负压引流球,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巧除氧气湿化瓶的污垢与水斑

    氧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及抢救的治疗手段.氧气湿化瓶是氧疗的必备装置,可以防止干燥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与损伤,增加患者氧疗的安全性与舒适度,而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也成为了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染源[1].临床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因长时间反复使用,其内壁容易形成污垢,湿化瓶干燥后大部分留有水斑印迹.我院于2011年7月开始对临床科室的氧气湿化瓶实施集中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用食醋浸泡加纯化水漂洗可有效防止湿化瓶干燥后的水斑现象,现介绍如下.

    作者:严喜枝;聂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用于丹毒换药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用于丹毒换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36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处,观察组予舒康博G水凝胶外敷患处.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用于丹毒换药效果好.

    作者:吴育云;霍世英;支晨;王素玲;任俊;吴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19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完成前路松解复位手术,同时Ⅰ期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随访6~24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1例,经硬脑膜补片修补及生物蛋白凝胶封堵,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1周后治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结论 内镜辅助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夏丽霞;赵体玉;陈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手术联合放化疗的Ⅲ、Ⅳ级胶质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隙的模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患者放化疗期间发放专病健康教育手册、建立电话短信平台、上门访视、举办病友沙龙等.分别于放疗、化疗疗程结束时测定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胶质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的身心疲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任琳;任学芳;郎黎薇;殷志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分管检查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手术室一次性物品品种繁多,而各种品种型号也较多,要确保每种物品包装完好,并在有效期之内使用,必须依靠灵活、高效、规范、实用、可行的管理措施作保障.为妥善管理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笔者于2011年设计一次性物品分管检查记录表,经手术室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莲英;左育涛;刘燕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养老院老年人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介绍国内外养老院老年人发生尿失禁的现状,总结了这类人群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提出关注养老院尿失禁患者的生活现状,加强养老院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我国的健康老龄化,对促进我国老年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作者:张平;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30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心理一致感平均得分为(68.02±9.43)分;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自理水平、造口知识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收入低、造口知识缺乏的患者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作者:张静;马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Orem自护理论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2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Orem自护理论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护理中,可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乔够梅;白玫;杏玲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马哈系统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阐述了奥马哈系统的基本框架、系统模型、实施步骤,以及该系统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提出奥马哈系统在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规范护理记录、促进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护理研究者可尝试运用奥马哈系统解决不同的护理问题.

    作者:吴倩;范琳琳;徐旭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护理点评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风险防范能力,提高手术配合的准确性和医生满意度.方法 对高风险手术、急危重症手术、新手术者及投入新设备的手术等,在术后第1天晨会上回顾性点评,及时报告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对当天特殊手术提出重点注意内容,作前瞻性处理.结果 实行手术护理点评2年来共记录各类条目228条,其中,整改条目72条,急待解决条目13条,容易出错条目32条,手术医师手术习惯65条;手术配合满意率从2010年2月的93.0%上升到2012年2月的98.9%;55.6%护士被手术医生提名为满意的护士.结论 手术护理点评能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主动工作的信心,强化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杜绝重复错误,降低护理缺陷风险.

    作者:胡翠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制作不锈钢带漏孔分隔器用于纱布清点

    纱布清点是手术室护士较为繁琐的工作之一,尤其是较复杂或者是手术时间长、纱布用量多的手术,清点纱布费时费力,即使反复清点仍不易点清,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及心理负担;此外,清点时需将纱布放置在污物盆内或地面上,易造成手术间地面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8月,笔者根据手术室所使用的铝制纱布清点盆进行改良设计,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珍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固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的佳固定方法.方法 将120例接受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将透明敷贴采取张力粘贴+塑形、张力粘贴+不塑形、无张力粘贴+塑形及无张力粘贴+不塑形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结果 四组敷贴更换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显著优于其他组.结论 透明敷料固定手法选用无张力粘帖+塑形,能延长敷贴的更换时间和留置针的更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纪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护理人文关怀现状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关怀现状,为更好地开展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需求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面对面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获得2个主题,即: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体现在细节中、手术室护理关怀应从全期护理的角度出发.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中与患者安全有关的关键护理项目进行人文关怀的认知度较高,但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阶段缺乏有效的护理关怀意识和内容.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手术全期护理关怀继续教育;同时,优化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增进护理关怀内涵,实现手术患者的全期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李娜;周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次急诊就诊老年患者的家属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多次急诊就诊老年患者家属的需求现状,更好地推进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急诊家属需求问卷对101名多次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家属的需求依次为确保患者安全(85.58%),自身舒适(81.93%),获得健康教育(80.14%),获得关心与支持(77.62%).结论 护士应给予家属特殊关注,主动进行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其关注自身健康,帮助其提高健康意识.

    作者:高玲;徐奕旻;薄惠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半坐卧位在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的应用

    目的 改进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体位摆放的方法,大限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 将30例手汗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各15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方法摆放90°侧卧位,一侧手术完毕摆平患者后再安置对侧90°侧卧位.改良组采用头背部垫海绵垫并摇高床头约30°~45°的半坐卧位,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分别摇床向手术部位对侧倾斜30°.结果 改良组体位摆置时间、总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均P<0.01);改良组术中不需调整气管导管位置,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半坐卧位可缩短体位摆置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张群秀;周海宁;吴瑜玉;黄雪莲;郑小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