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洪素;齐红霞;黄卉;王博宇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吸痰对胸科术后双腔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期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行择期胸科手术、双腔气管插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待患者意识清醒后达拔管条件时吸痰、拔管;B组患者意识清醒前吸痰,待意识清醒后达拔管条件时直接拔管.结果 B组拔管期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A组,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于A组(P<0.05,P<0.01).结论 胸科手术、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清醒前吸痰、清醒后直接拔管可降低拔管期呛咳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陈善桂;胡丽琼;张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洗涤中心工作人员对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的工作体验,为被服交接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20名被服交接相关人员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结果 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缩短护理人员交接被服时间,减少洗涤中心的无效工作时间,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减少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的机会.结论 无清点交接的被服管理流程可以保证临床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护理患者,充分发挥洗涤中心临床支持系统的作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作者:吴红亮;宋娟;李玉娟;贲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碘伏联合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口腔护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Glasgow昏迷评分相同分为两组各79例.观察组采用0.05%碘伏进行口腔擦洗,2次/d,当评估口腔内有血痂或痰痂时,先用0.5%过氧化氢溶液湿润血痂或痰痂,再使用碘伏进行口腔擦洗;对照组采用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口腔擦洗,2次/d.结果 口腔干预后第8天观察组咽拭子和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0.05%碘伏必要时加用0.5%过氧化氢溶液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消除口咽部致病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玉芳;张伟文;徐林凤;赖素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A、B、C三组各5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措施(抗感染、脱水、激素、肠内营养疗法等)的基础上,分别予生大黄16mg/kg、33mg/kg、60mg/kg鼻饲,3次/d,连续7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三组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腹泻、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除胃潴留发生率以外,A组与C组其他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生大黄鼻饲时剂量33 mg/kg,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安全.
作者:吴海峰;汤俭芳;葛志军;徐芳;徐卫娟;施婷婷;刘芳;于爱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腹腔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40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资料,包括是否发生腹腔感染、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结果 术后54例患者(13.30%)发生腹腔感染.术前减黄、手术时间长(>5 h)、前白蛋白变化率大(>0.29)、术后胆漏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为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需对采取减黄措施的患者重点护理避免逆行感染,密切观察前白蛋白水平、做好围术期饮食健康教育,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医生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及时观察识别胆漏的发生.
作者:顾斐斐;李丽;孙丽萍;叶志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了解国内外男护士所占比例及就业现状;分析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探讨男护士离职率高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从业比例提供参考.
作者:王二传;陈斐;胡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低年资护士对高年资护士的期望,以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传、帮、带作用.方法 自行设计低年资护士对高年资护士履职能力和指导内容的期望调查问卷,对2所三级综合医院98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期望高年资护士应该具备的履职能力依次为业务指导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临床判断和应对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希望高年资护士能够为其提供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专科技术、专科理论、护患沟通知识.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低年资护士需求,调整管理策略,充分利用高年资护士的优势,大限度地满足低年资护士的需求,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潘丽华;曹宴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参加医院孕妇学校学习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同伴教育,包括成立同伴教育小组、选择和培训同伴教育者、实施小组活动等.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和血糖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除运动维度外,观察组自护行为总分和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餐前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降低血糖水平.
作者:邹红;万小红;段嫄;孙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各级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及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要求,为高等院校制定护理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浙江省32所医院,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2所调研医院2012~2016年每年计划招聘护士2 000人左右,需要的护理人才学历主要为本科(50.96%)和大专(46.65%);26所医院(81.25%)预计5年左右护理人才需求将达到饱和.医院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不尽相同.结论 未来5年护理人才需求较高.护理教育者培养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时,在知识、能力上应凸显差异,使其拥有各自的职业优势.
作者:吴晓琴;叶国英;韩慧慧;王颖;陈井芳;吴珊珊;董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5例足部氢氟酸烧伤患者采用区域性静脉灌注葡萄糖酸钙治疗,住院2~7 d均治愈.提出灌注前迅速准备用物、做好心理疏导,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协助医生患肢驱血;灌注时确保药物注射于血管内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灌注后按序协助肢体放气,是本治疗的护理要点.
作者:张建芬;金敏;何小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半卧位是临床常采用的体位之一,该体位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早期半卧位可促进全身麻醉胸部手术患者的康复[2],床头抬高30°体位是脑室引流术后患者的佳体位[3].此外,采取半卧位能够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变化,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但在临床上,床头抬高角度难以准确调节,不规范的半卧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护理质量.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医用病床床头抬高角度报警器(下称报警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于我院重症医学科2 000例患者,能够准确测量床头角度,介绍如下.
作者:温韬雪;武雪莹;李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连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6例行Miles手术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性护理,即将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和出院后延伸护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连续性的专业护理.术后6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5个功能维度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全程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翠莲;刘潋;喻姣花;彭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住症的效果,并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8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于月经恢复第1天将曼月乐环置入子宫内.腹腔镜围术期进行术前准备及指导,做好术后护理,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放置曼月乐环后加强指导及随访.结果 放置曼月乐环后第1次月经起,2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改变,未予特殊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术后12个月无一例超声波检查发现病灶复发,痛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痛经,对患者加强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彦荣;张晓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1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患者住院15~17 d,切口均Ⅰ期愈合,踝关节均达到功能稳定,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提出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康复指导,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着重加强踝部肌力训练以及本体感觉训练,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戴慧;戴祝;陈志伟;肖昌慧;廖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科室成立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对108例癌痛患者(观察组)实施规范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社区及相关行业人员进行疼痛知识讲座.回顾性选择接受常规护理的92例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期间疼痛程度、服用镇痛药物每日剂量以及累计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疼癌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疼痛程度评分、日均服用镇痛药物剂量及累计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建立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可提高癌痛患者对癌痛治疗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提升疼痛控制质量;也使临床护士真正成为了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体现了护理专业价值.
作者:彭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R型翻身枕在胃肠道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术后均常规进行翻身护理;翻身后,对照组使用普通软枕垫于腰背部,观察组使用R型翻身枕.两组各翻身1 440例次.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压疮;观察组枕头移位、变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卧位保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使用R型翻身枕协助翻身,体位固定效果好,患者腰背部酸痛程度相应降低.
作者:刘玉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居家高龄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及满足情况,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居家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社区272名年龄≥80岁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188人(69.1%)有照护需求,精神慰藉需求高(46.7%),其次为生活照料(42.3%)、上门医疗护理(31.2%);陪同外出、临终关怀、志愿者陪伴分别是生活照料、上门医疗护理、精神慰藉需求中满足率低的项目.结论 居家高龄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较高,但部分项目的满足率较低.为更好地满足其照护需求,应采取措施扩大社区照护资源、扩展精神慰藉途径、提高上门访视的数量及质量,建立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
作者:武佳琳;王君俏;陆美玲;曹育玲;陆敏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12例脑室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及脑室外引流术.手术均顺利,术后效果良好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死亡1例.提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安全快速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术中加强无菌操作,是防止切口感染的必须措施;加强各种管路护理,做好管道标识,与病区护士严格交接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作者:姜雪;李瑞刚;李佳;侯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利器盒常被用来收集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针头.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污染性暴露口、不便于携带;护士需用手分离针头,存在针刺伤的高风险.据报道,针刺伤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集中在输液完毕拔针、药物配制和处置医疗废物时,分别为41.1%、21.7%和21.7%[1].鉴此,笔者研制了便携式利器盒,体积小易携带,无需用手分离针头,介绍如下.
作者: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降低手术差错率,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将2011年10月2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查对制度;2012年10月2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手术部位确认单增加手术部位查对.结果 对照组查对过程中发现体表部位标识错误、拟行切口或手术部位错误12例,差错发生率4.8%,观察组发现差错3例,发生率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部位确认单在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周萍;何巧芳;张凤;谭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