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王琳;刘晓虹;方颖;徐晓晰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个案管理组各60例.对照组按医院现有诊疗护理常规,出院后接受定期随访和返院复查;个案管理组由以个案管理师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实施入院时管理、住院期间管理、出院前管理和出院后跟组管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护理.调查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天数、费用及出院后满意度、心功能、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个案管理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部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个案管理组患者出院后满意度评分及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并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等.
作者:沈蕴之;蒋红;黄莺;周丽慧;陈晨;姜慧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急诊科就诊患者具有病情突发性、严重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医护人员有更高的感染风险;医护人员标准预防认知情况不容乐观,标准预防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工作相关性因素和组织因素.提出加强教育,鼓励医护人员自我反省,改善环境,加强防护等改进措施,以提高急诊科标准预防水平.
作者:郑晓凤;孙黎惠;刘桂芝;韩舒;高蕾;杨学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气囊导尿管佳外固定方法.方法 将女性留置导尿患者60例按导尿先后顺序编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30例),双号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自制气囊尿管外固定囊固定导尿管,对照组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一侧大腿内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舒适度、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结果 留置尿管期间观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留置导尿管第5、7天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气囊尿管外固定囊用于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
作者:侯宪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口咽通气导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危重、昏迷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传统口咽通气导管使用中因不易固定,容易全部滑入患者口腔,有并发食管、气管异物,引起患者误吸、窒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2].为此,我科对传统口咽通气导管进行改良,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兰;杜伶俐;郑红艳;向琴;刘敏;刘琼;周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酸枣仁液中药足浴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术后化疗并存睡眠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45~47℃酸枣仁液足浴;对照组给予外观颜色、温度同观察组的自来水足浴,两组每日睡前1次,每次30 min.结果 观察组睡眠疗效及足浴后的睡眠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酸枣仁液中药足浴能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睡眠,有利于机体康复.
作者:张雪萍;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降低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妊娠风险,使其顺利渡过妊娠期,安全分娩.方法 对23例活动期狼疮性肾炎妊娠患者予激素、抗感染、控制血压等治疗,同时严密观察尿量变化、加强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胎儿监护、出院指导等.结果 治疗后患者水肿较前明显好转,24 h尿蛋白定量1~4 g,高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 mmHg;患者住院10~30 d(平均15.0 d);患者因病情加重人工终止妊娠5例,自然流产2例,余16例妊娠30~40周顺利生产,新生儿均存活.结论 对活动期狼疮性肾炎妊娠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使其顺利渡过妊娠期,安全分娩.
作者:郑元;马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临床依从性及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为有效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 对10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统计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预后及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依从性.结果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后,22例(21.15%)发生VAP.患者ICU住院日为2~44(12.22±6.04)d,好转69例,恶化11例,死亡24例.80例完全落实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者VAP发生率15.00%,24例不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41.67%,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依从者(P<0.01);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两项措施的临床依从性对VAP发生无影响(均P>0.05).结论 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VAP并改善患者预后,但临床依从性是影响其预防效果的显著因素,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这两项措施的有效性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作者:吴玲玲;顾佳怡;金恋欢;王吉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SHEL事故分析法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SHEL事故分析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25例次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结果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2012年1~12月发生护理缺陷4例次,较管理前(25例次)显著减少(P<0.05).结论 应用SHEL事故分析法对院前急救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张密香;贾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护理工作繁忙、琐碎,经常会有特殊用药、查血糖、预约检查等时间性很强的工作内容,在现行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中,每位责任护士各自分管患者明确以及中夜班单独一人值班时,虽然有各种交班记事本,但不能主动准时提醒护士,有时难免遗忘或超时落实时间性的治疗、护理,而导致各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熊巍;张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对29例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阿达木单抗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预防感染、关节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治疗后,13例患者关节肿痛消失,日常生活中行动自如;1例患者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可以脱离轮椅独自在室内行走和做简单家务;因复查结核菌素皮试呈阳性结束治疗2例,治疗效果不佳终止治疗1例,另有12例患者正在治疗中.经过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按时、足疗程地完成治疗,保证疗效,使患者病情得到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杨晶;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提升护理管理学实践教学质量.方法 选择本科护理专业学生75人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管理学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即成立实践教学改革小组,明确实习目标和内容,采取业务讲座法、护理查房法、小组座谈法、案例讨论法、文件阅读法、走访护士法、情景模拟法等进行实践教学.结果 75名学生均认为教学改革有助于加深对护理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促进自主学习、学会主动查阅资料、实习效果显著等.结论 护理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范宇莹;孔繁莹;杨丽;肖宁宁;仰曙芬;李秋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为对照组(43例),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为观察组(44例).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质量高于对照组,而枸橼酸盐中毒反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降低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了采集液的数量和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移植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郭彩利;林欢;孙春红;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对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护理人员加强自身在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角色认知作好铺垫,以获得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降低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杨婷;汪晖;黄海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类别对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因素包括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病房环境、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护患沟通、身份识别等方面.提出需建立P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评价标准,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及沟通能力,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加强用药管理及手卫生管理等,以提高PICU护理质量,确保PICU护理安全.
作者:花芸;胡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构建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结果 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67,判断系数为0.8800.熟悉程度为0.8933;终确定的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3.5、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2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263、0.273,经χ2检验,均P<0.01.结论 构建的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
作者:查丽玲;王建宁;江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按照行为转变模式的前意向阶段、意向和准备阶段、行为干预阶段和维持阶段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调查.结果 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行为转变模式教育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服药依从性.
作者:陶敏;周舸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优质服务病房患者、护士、医生对护士形象性格重要性评价,为加强护士培训、护理教育,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优质服务病房护士形象性格重要性评价问卷对优质服务病房116例住院患者、110名护士、76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护患对护士形象性格重要性的总分分别为70.78±10.56,69.61±7.11,72.38±10.72,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患对护士形象性格的8个方面的评价呈现出差异(P<0.05,P<0.01);三者均对有耐心、一丝不苟、诚实、动作敏捷、条理性强这5个条目赋予了高的评价.结论 医护患对护士形象性格重要性的评价既体现出差异,也存在一致性.护理教育、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的形象素质、职业素质进行系统、科学的培养.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及病情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DS得分55.38±12.66,抑郁发生率为59.82%.不同个性特征、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心力衰竭程度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抑郁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多,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作者:王文娟;周荣;何晓琳;郑丽华;邓玲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专科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现状并比较差异.方法 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在3所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215名专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前后专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均分分别为4.00±0.49、3.67±0.50,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实习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衔接,积极引导护生与职业认同感高的临床带教老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帮助护生提高其职业认同.
作者:张敏;王琳;刘晓虹;方颖;徐晓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投入现状,探讨护士工作投入与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投入量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工作压力量表对25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23.27±10.81,职业价值观总分为92.00±13.82,工作压力总分为94.04±15.61.护士工作投入及各维度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5);护士职业价值观对工作投入有明显预测作用(P<0.01).结论 ICU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者需注重培养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减轻工作压力,促进护士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方萌萌;王超虹;李小雪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