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荣娥;唐凤云;葛银娟;李颖春;李春燕;陆娴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员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综合考评和竞聘选拔护理安全员,对全科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评价,突出预防,加强薄弱环节及重点时间、重点人员的监控,随机督导,注意环节与过程的监控.结果 实行护理安全员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减少,管路护理、腕带佩戴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护理安全员对护理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及控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方秀莲;胡利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制一套简便易行、创伤较小、理想的泪道置管导引系统.方法 研制软性泪道置管导引系统,由空心导管、7#不锈钢针芯、冲洗接口三部分组成.并将其应用于136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泪道高频电浚通加置管术及鼻内镜下泪囊开窗引流加置管术患者.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泪小管断裂术22例顺利找到断端,鼻内镜下直视泪小管/泪总管内壁黏膜无损伤,人工泪管顺利植入,拔管后患者无溢泪、溢脓等不适.结论 软性泪道置管导引系统集泪道探通、泪道冲洗与人工泪管导入为一体,简便易行,效果满意.
作者:张佩华;吴文灿;陈世云;陈彩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微量泵是临床上使用较普遍的一种仪器,它可以使药物均匀、缓慢地输入体内,有效地保证了用药安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微量泵固定于某处,一则避免不慎掉落于地而损坏,二则某些特殊药物使用时,体位的细小变动即可引起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快速变化,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常将微量泵固定于落地输液架上,或放于床头柜.但床头柜面积有限,物品放置过多给患者造成不方便,而现有的吊式输液架安置在天花板上,固定存在隐患.为有效解决微量泵使用的固定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微量泵固定架,介绍如下.
作者:范荣兰;陶平德;李永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个系统、动态、有效的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跟踪评估体系,以提高重危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在实施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规章制度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控制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电子信息系统提供的全院重危患者信息选择跟踪评估对象,由护理质控专家及夜查房护士长根据自行设计的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跟踪评估表对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跟踪评估表应用后重危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P<0.0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危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安施,对重危患者的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监管、指导作用,可提高重危患者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汪晖;王颖;尹世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护理软技能的认知及实施现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广西83所医院26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每个工作日的时间主要用在执行医嘱上,较少用于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与患者沟通倾听答疑等软技能服务的提供上;护理组长在执行医嘱方面用时多,护士长在与患者沟通答疑、健康教育、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分析病情制定护理方案、管理病房秩序方面相对用时较多;67.8%的护士认同护士的主要角色是执行操作者,仅48.7%的护士完全或基本认同护患沟通、心理护理、掌握病情是软任务.结论 临床护理中软技能服务相对薄弱,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护理软技能的重要性,并加强对护士进行护理软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护理品质.
作者:李晨;史瑞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综述了俯卧位通气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应用的安全性,提出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重要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其护理措施包括做好俯卧位机械通气前的准备、严密监护患儿病情变化、加强气道及管道护理及体位护理等.
作者:张美英;余田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扁桃体术后常伴有局部伤口的疼痛、出血和肿胀,为了减轻局部伤口疼痛和出血,术后常规冰袋冰敷双侧下颌部24 h,因下颌部的特殊生理结构,冰袋无法固定,常需护士或患者持续用手托扶,无法长时间坚持,导致冰敷效果欠佳.为了确保冰敷效果,我科自制了扁桃体双层冰敷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燕;刘金华;瞿燕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于自发性气胸,为了有效持续排气,通常需行胸腔插管.插管成功后连接胸腔闭式水封引流装置,用灭菌剪口纱布覆盖导管周围皮肤,再固定导管,导管的固定直接影响引流效果.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2条普通的医用胶布分别在导管根部的两侧缠绕1圈后交叉贴于皮肤,距导管根部5 cm处再次缠绕交叉固定.在临床使用中,由于患者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等原因,易出现皮肤过敏,导管固定不牢、脱落等现象.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U型透明敷料用于固定导管,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杜小萍;张晓君;孙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不良事件分析小组,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结果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由14.04%提高到85.71%(P<0.01);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的态度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明显改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态度,有助于找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杜绝同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和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辛霞;赵书敏;张琳娟;梅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对相关科室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2009年三季度9种外科手术病例346例设为对照组,2010年三季度的同类病例64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实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成立监测小组,严格按监测程序施行.结果 两组不同类别切口抗生素使用情况、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手术部位感染、微生物送检和药敏试验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开展外科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能促进相关科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缪玉秀;高焕新;廖友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循证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巨大儿出生率的影响.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对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文献,研究涉及孕妇7 458例.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孕期接受个性化营养指导的孕妇娩出巨大儿的概率小于接受常规孕期健康饮食教育者[RR=0.29,95%CI(0.19,0.45),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稳定性高,结论可靠[RR=0.39,95%CI(0.33,0.47),P<0.01].结论 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可以有效减少巨大儿的发生,但是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数量较少及Meta分析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更多关于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巨大儿发生率影响的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以提高研究质量,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为今后的循证提供更好的证据.
作者:吴倩;陈宏林;徐旭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用炭粉湿巾治疗脊髓损伤截瘫患者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3例(50处)脊髓损伤截瘫存在Ⅱ、Ⅲ期压疮患者分为两组,均按常规方法清创后,观察组16例(25处)创面覆盖医用炭粉湿巾后覆盖无菌纱布;对照组17例(25处)创面涂搽百多邦软膏后覆盖无菌纱布;均根据创面情况按需换药,观察并记录压疮创面缩小直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创面缩小直径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创面治愈时间及换药次数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医用炭粉湿巾治疗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压疮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唐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充分满足创伤骨科患者对镇痛的需要,防止或减轻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1例)及观察组(214例),观察组开展以创伤骨科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即成立疼痛管理领导小组、对护士进行系统化的疼痛管理培训、制定疼痛评估规范并记录疼痛程度、适时镇痛、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在有疼痛主诉时,护士根据医嘱进行处理.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适用于创伤骨科患者,充分发挥了多元化镇痛的优势,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用药量.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张春燕;黄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视频监控系统对护理操作环节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 在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治疗室及新生儿监护室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护理操作环节实施监控,督促护理人员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同时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及核心制度学习.结果 实施视频监控后护理操作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视频监控能起到约束和监督作用,对操作不当行为进行提醒和纠正,缺陷监控作为安全预警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形成一种主动质量监控意识,过程监控使质量控制关口前移,终末监控变为实时监控,对护理操作环节质量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霍红霞;刘艳芬;邱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了解其对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器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异味评分、咽拭子阳性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器进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控制口腔异味的形成,降低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安全、易行的方法.
作者:司旭艳;殷艳玲;郭新荣;王世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500例眼科疾病患者采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918只眼1次测得眼压值,80只单眼2次测得眼压值,2只眼改用GAT测量.全部病例未发生角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提出测眼压前需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眼部准备;测眼压时保持患者头部固定,正确指导患者放松等;眼压测量后对不同病种的患者做好健康指导,同时加强眼压计的管理和维护,可提高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陈云辉;李思;宋雨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和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方法 将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应用于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72人,即开拓实践教学基地,设置带领学生真实走进社区为特点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并进行社区护理实践,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结果 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成绩为(84.88±7.32)分,61名(84.72%)学生的实践成绩达优良;69人(95.83%)对实践教学表示满意,67人(93.06%)认为有必要聘请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教师,65人(90.28%)表示有必要在实习期间增加2周的社区实习.结论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但需要进一步拓展社区护理实践场所,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培训社区教学师资,以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孔令磷;鲍翠玉;陈蒲宾;涂丽娟;饶玉霞;张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36例跖趾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跖趾关节成形术,手术顺利,未见伤口不愈、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4.2d.术后随访12~32个月,平均19.4个月,13例行走时完全无疼痛,23例偶尔有轻度疼痛,但能接受;跖趾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提出术后做好切口护理,保证切口如期愈合;早期加强康复训练,避免跖趾关节粘连,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出院后加强训练指导,大限度改善患趾功能,可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作者:戴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分层管理,即建立安全分层管理组织机构,界定分层管理职责,归类分级分层管理安全隐患,注重安全隐患排查,畅通安全管理流程.2011年3~9月全院上报安全隐患246起,E级146起,D级87起,C级0起,B级12起,A级1起.E级及D级隐患均解决;B级除3起限期整改外,其余均解决;A级1起上报集团公司,尚未整改到位.上报的安全隐患均未形成事故.提出实施安全隐患分层管理,建立安全预警机制,使安全隐患通过及时排查得以解决,将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可从源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素云;秦霞;张永丽;孙君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规范手术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的灭菌监测管理,按照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要求,自行设计手术植入物可追溯监测记录单,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手术植入物可追溯监测记录单能全面反映植入性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信息及手术患者的使用情况,可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使用,且便于存档和追溯.
作者:李华喜;何敏施;梁延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