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直视下宫内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切除围术期护理

罗丽珍

关键词:胎儿, 肺囊腺瘤样畸形, 孕妇, 直视下宫内手术, 护理
摘要:对1例直视下宫内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切除手术孕妇进行精心护理,术前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及各项术前检查等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专人护理,加强管道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新生儿Ladd手术的护理配合

    对15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新生儿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10~15 mL;术后3d回访,各项指标正常;术后住院10~12 d恢复良好出院.提出手术室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对新生儿生理及疾病特点有所了解,充分准备手术用物,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和新生儿病情变化,根据手术步骤正确传递所需器械,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翟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俯卧位头板的制作

    俯卧位是一种常用的手术体位,适用于脊柱手术、后颅窝手术、腘窝手术、足跟手术、后背部手术等[1].长时间俯卧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功能变化,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或皮肤压疮等并发症.笔者设计一种简易俯卧位头板,适合不同年龄、头径的患者使用,介绍如下.

    作者:刘瑛;金秀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跟踪评估表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建立一个系统、动态、有效的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跟踪评估体系,以提高重危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在实施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规章制度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控制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电子信息系统提供的全院重危患者信息选择跟踪评估对象,由护理质控专家及夜查房护士长根据自行设计的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跟踪评估表对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跟踪评估表应用后重危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P<0.01),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危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安施,对重危患者的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监管、指导作用,可提高重危患者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汪晖;王颖;尹世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士对护理软技能的认知及实施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对护理软技能的认知及实施现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广西83所医院26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每个工作日的时间主要用在执行医嘱上,较少用于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与患者沟通倾听答疑等软技能服务的提供上;护理组长在执行医嘱方面用时多,护士长在与患者沟通答疑、健康教育、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分析病情制定护理方案、管理病房秩序方面相对用时较多;67.8%的护士认同护士的主要角色是执行操作者,仅48.7%的护士完全或基本认同护患沟通、心理护理、掌握病情是软任务.结论 临床护理中软技能服务相对薄弱,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护理软技能的重要性,并加强对护士进行护理软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护理品质.

    作者:李晨;史瑞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0例肾移植患者随访的管理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长期随访的管理模式.方法 成立移植专科随诊部,开发随访软件;编制随访手册和随访病历;规范随访间隔时间;优化随访服务流程等.结果 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对2 00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达47 830例次,失访率为7.9%.共举办大型肾友联谊会4次,参加人数达2 050例次,并于2011年5月8日成功举办全国较大规模的肾移植病友联谊会;健康专题讲座81次,参加人数达4 820例次;开展义诊10次,参加人数达3 250例次;发放健康手册3万余份.患者满意率均>98%,无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并多次收到表扬信.结论 对肾移植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随访管理,可降低失访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利于实现对肾移植患者临床、教育、科研的一体化管理.

    作者:谢建飞;丁四清;毛平;刘佳;李翠英;谢文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18所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教学负责人实施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制度建设评分为(4.44±0.90)分、组织建设为(4.33±0.89)分、全院性带教活动为(4.25±0.88)分、教师培训与选拔为(3.29±1.22)分、带教支持为(2.99±1.12)分.结论 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带教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较为健全和完善,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有待完善,培养力度不足,带教支持薄弱,不利于临床教学的健康发展.解决现有人力资源紧张状况,制定和实施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标准,是解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问题的关键.

    作者:刘艳荣;安秋月;刘玉荣;陆明慧;郑守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俯卧位通气患儿的临床护理进展

    综述了俯卧位通气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应用的安全性,提出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重要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其护理措施包括做好俯卧位机械通气前的准备、严密监护患儿病情变化、加强气道及管道护理及体位护理等.

    作者:张美英;余田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幼保健医院护理流程再造中人文关怀的运用

    目的 从流程管理入手,探讨保证护理服务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方法 依据卓越护理流程设计的原则、华生人文关怀理论、患者需求、患者权利,对所有直接服务于患者的护理项目中的人文关怀措施进行个性化设计,对设计后的流程试运行3个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征求患者的意见,定稿后进行培训和执行.结果 流程再造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11项指标评价及舒适达标、护理质量、安全评价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将人文关怀融入各项护理流程再造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姜立荣;顾则娟;韩娟;王蓓;缪琴;黄桂琴;柴德春;周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问题教学法在妇产科导尿术操作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妇产科导尿术操作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名.对照组行导尿术操作训练时采取常规临床带教法;观察组采取问题教学法即预习、操作、讨论评估再练习法.结果 观察组本科、大专护生导尿术出科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问题教学法用于妇产科导尿术操作训练,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婷;耿力;赵俊钧;张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用炭粉湿巾治疗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用炭粉湿巾治疗脊髓损伤截瘫患者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3例(50处)脊髓损伤截瘫存在Ⅱ、Ⅲ期压疮患者分为两组,均按常规方法清创后,观察组16例(25处)创面覆盖医用炭粉湿巾后覆盖无菌纱布;对照组17例(25处)创面涂搽百多邦软膏后覆盖无菌纱布;均根据创面情况按需换药,观察并记录压疮创面缩小直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创面缩小直径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创面治愈时间及换药次数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医用炭粉湿巾治疗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压疮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唐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科手术患者安全感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患者的总体安全感水平.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6所综合医院的243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手术患者安全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外科手术患者安全感得分为89.07±15.08;安全感各维度得分由低至高依次为人际关系2.92±0.60,疾病病情3.43±1.07,医院环境3.56±0.99,医护行为4.45±0.59,医院管理4.54±0.59.得分低的条目是“我希望得到与医护人员交流的机会”,得分高的条目是“我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感为比较安全水平,人际关系方面的安全感低.医护人员在注重疾病治疗护理的同时,需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提高其安全感.

    作者:武江华;刘化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国护士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阐述了我国护士参与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在促进护理工作质量、适应护理工作模式转变以及新药研发需求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护士在ADR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对ADR和ADR监测的认识不足、上报意识薄弱、报表填写缺陷较多、监测体系及法规不够健全等.提出应加强护士ADR监测的法律意识,明确ADR监测目的,提高ADR监测知识水平,规范ADR监测工作程序,以提高ADR监测质量.

    作者:张冬林;汪震;任秀华;杜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巨大儿出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循证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巨大儿出生率的影响.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对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文献,研究涉及孕妇7 458例.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孕期接受个性化营养指导的孕妇娩出巨大儿的概率小于接受常规孕期健康饮食教育者[RR=0.29,95%CI(0.19,0.45),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稳定性高,结论可靠[RR=0.39,95%CI(0.33,0.47),P<0.01].结论 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可以有效减少巨大儿的发生,但是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数量较少及Meta分析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更多关于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巨大儿发生率影响的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以提高研究质量,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为今后的循证提供更好的证据.

    作者:吴倩;陈宏林;徐旭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Icare回弹式眼压计用于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对500例眼科疾病患者采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918只眼1次测得眼压值,80只单眼2次测得眼压值,2只眼改用GAT测量.全部病例未发生角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提出测眼压前需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眼部准备;测眼压时保持患者头部固定,正确指导患者放松等;眼压测量后对不同病种的患者做好健康指导,同时加强眼压计的管理和维护,可提高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陈云辉;李思;宋雨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入院患者短信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探讨新入院患者短信息平台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入院患者38 862例设为对照组,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入院患者43 72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常规由护士进行入院介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24 h内运用短信息平台进行短信息温馨问候和提供就医咨询.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建立短信息平台是患者服务的需求,是医院服务管理的需求.实施新入院患者发送短信息温馨拜访服务,能及时解决新入院患者的医疗护理问题,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萍;郑群;刘红;竺红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了解其对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器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异味评分、咽拭子阳性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器进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控制口腔异味的形成,降低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安全、易行的方法.

    作者:司旭艳;殷艳玲;郭新荣;王世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直视下宫内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切除围术期护理

    对1例直视下宫内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切除手术孕妇进行精心护理,术前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及各项术前检查等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专人护理,加强管道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作者:罗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

    对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成功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注射后2~3 d出院.1个月后复查治疗效果显著47例,行二次治疗4例,1例复发.提出注射前做好物品准备、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注射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射剂量准确,注射后做好肢体、注射部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及治疗效果的措施之一.

    作者:陈军;庞星原;曾丽梅;任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参与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中参与概念及测评意义,并对参与测评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社区康复工作者及研究者选择和使用相关工具提供参考.提出尝试引进及修订国外成熟的参与测评量表,以满足我国康复护理领域的科研及实践需求.

    作者:李红;周兰姝;张晓云;陈风华;刘旭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本科社区护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改革

    目的 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和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方法 将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应用于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72人,即开拓实践教学基地,设置带领学生真实走进社区为特点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并进行社区护理实践,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结果 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成绩为(84.88±7.32)分,61名(84.72%)学生的实践成绩达优良;69人(95.83%)对实践教学表示满意,67人(93.06%)认为有必要聘请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教师,65人(90.28%)表示有必要在实习期间增加2周的社区实习.结论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但需要进一步拓展社区护理实践场所,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培训社区教学师资,以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

    作者:孔令磷;鲍翠玉;陈蒲宾;涂丽娟;饶玉霞;张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