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干部的营养及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与健康状况分析

蔡缨;武彩莲;张云

关键词:老干部, 膳食, 调查, 营养, 营养素
摘要: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老干部的营养状况、抗氧化营养素摄入情况和营养相关疾病,为制定老年人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511例宁波地区老干部进行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结果 其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稍高于推荐量,但脂肪、胆固醇和钠盐摄入过高;铁的摄入符合要求,钙、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不足;抗氧化营养素硒、维生素E、维生素C及维生素A(男)均摄入不足;肥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25.2%、30.0%、29.0%、10.6%.结论 宁波地区部分老干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并存,且抗氧化营养素普遍摄入不足.提示老干部因膳食失衡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容忽视.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超声在危重患者呼吸道解剖图像及气道管理中的潜在优势.超声在气管导管放置,包括气管插管前的评估、位置的调整、双腔管的插管和拔管后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现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同时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紧急造口术及放置喉罩时的使用也作了介绍.

    作者:曹加明;王祥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改善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了解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31例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调查,设对照组31例,为无老年慢性疾病的白内障患者采用国际标准E字表检查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对白内障患者行术前及术后的SF-36(SF-36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与无老年慢性疾病的白内障患者术前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组的社会功能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玉文;张利;薛春燕;刘玉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大面积切痂植皮的麻醉处理

    特重度烧伤患者绝大多数伴有休克、感染及多功能脏器的损害.早期进行切痂植皮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但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风险.总结本院2005年7月-2008年12月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共进行了53例次大面积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承志;姚猛飞;陈敬文;张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研究

    目的 观察1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13例因发热住院的患者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咽漱液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DNA,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 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干咳,胸部X线片表现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CT表现为两肺多发或单发性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仅1例呈大片状模糊影.阿齐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缺乏特异性,胸部CT扫描较普通X线胸片更易发现病灶,血清IgM抗体检查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作者:陆月明;秦玉波;丁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2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彩超诊断体会

    本文对临床确诊的42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的患者,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欲晓;王义霞;杨宏亮;李发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研究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监测2005~2008年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5~2008年普通病房和ICU共分离出病原菌193株,排在前4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9株、粪肠球菌45株、白色假丝酵母菌36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占总菌株77.72%.其中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有必要对留置导尿管患者采取积极的、正确的预防感染措施.

    作者:孙瑞珍;曹尉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合编医疗单位加强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介绍了合编医疗单位加强学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合编医疗单位可以通过抓好人才培养、搞好学科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等途径加强学科建设.

    作者:董茂生;宋启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缺陷管理的文献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了解护理缺陷管理现状,为建设安全文化提供参考素材.方法 查阅2004~2008年有关护理缺陷管理文献176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缺陷年报告数:11~30次/年占45.2%;缺陷原因73.9%为个人因素,管理方法为26.1%.结论 关注病人安全、转变传统观念、加速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防范护理缺陷.

    作者:苗京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CIN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一次成功率为100%,治愈率达93.8%(242/258);平均手术时间5分钟,出血量5ml,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率均较低.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于琴;骆文香;陈金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伤性心脏破裂12例救治成功的经验

    目的 总结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成功救治经验.方法 对救治成功的12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为男性,年龄平均36.5岁.锐器刺伤9例,交通事故3例.心脏破口位于右心房2例,右心室7例,左心房1例,左心室2例,合并有胸骨和肋骨骨折3例,血气胸9例,肺裂伤5例,膈肌伤2例,肝脏伤1例,胰腺伤1例.3例在急诊室行床边开胸手术,9例在手术室手术.3例开胸前自主心跳已停止.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生活、劳动能力都正常.结论 外伤性心脏破裂的快速诊断、紧急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绝大多数毋须体外循环即可获得救治.

    作者:魏小东;栗兰凯;昌其;李叙;谢俊;康建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风险回顾性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80岁以上高龄患者8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围手术期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4例肾功能不全半年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肺栓塞,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术后感染,5例失访,69例随访2年,患肢功能评价:优40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结论 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对高龄患者是一个高危因素,手术指征应从严把握.糖尿病为中危因素,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内比较安全.高血压、冠心病为低危因素.高龄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故推荐使用硬膜外麻醉.

    作者:吴继明;李颖;杨俊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试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

    目的 医务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的合理用药,才能保证自己和病人的用药安全.方法 查阅2 000年以来本院医务人员问诊开药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自身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7种表现,分别为:求用新贵药,滥用抗菌药,大剂量用药,多静脉用药,多自行停药,多联合用药,多预防用药.结论 有些医务人员自身用药不合理,应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菁平;丁蓉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部队无偿献血工作的主要做法

    目的 探讨基层部队在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主要做法和经验,为部队做好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近年来在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 总结出基层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健全献血工作机制;(2)落实制度,规范献血的计划管理:(3)明确奖惩,形成献血激励机制:(4)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官兵参加献血工作的意识:(5)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官兵涌跃参与;(6)针对献血中的反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结论 实践证明:在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要认真贯彻上级献血工作指示和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抓好落实,方能完成无偿献血工作任务.

    作者:孙田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移植术中心跳骤停4例临床初探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肝移植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心跳骤停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等变化.结果 136例肝移植术中有4例发生了心跳骤停,发生率为2.9%,均发生在新肝期,都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并伴有低钙、高钾和酸中毒.3例复苏成功、1例死亡.结论 再灌注综合征、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导致肝移植术中发生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建生;佟波涛;段加方;周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度眼球破裂伤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目的 分析重度眼球破裂伤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总结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5例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分组分析其与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针对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病理生理因素,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45例患者中,33例发生疼痛,疼痛率73%,其中轻度疼痛24例,中度6例,重度3例.疼痛持续时间1~5 天,平均2.4天.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I期眼球摘除加义眼座植入术和显微缝合加球内注气术患者疼痛程度重.经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或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33例患者均能控制疼痛,无疼痛复发.结论 恰当的药物应用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云辉;吴建国;袁敏;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院始终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来抓,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组织,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健全了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学科水平,以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平;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的演变过程,综述各阶段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提出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示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克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治疗单纯性颧弓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治疗单纯性颧弓骨折7例,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7例单纯性颧弓骨折均复位固定顺利,张口受限得到解除,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结论 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操作简单,手术安全,复位固定可靠.

    作者:张庆福;刘国勤;陈骏;赵海军;张新海;陈铁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战争军事行动成批伤员救治组织指挥与管理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未来一定时期内,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应对突发事件将成为我军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重点阐述非战争军事行动分类,高效、快速的组织指挥,成批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的具体实施,同时注重与地方各部门协调,以促进医院成批伤员救治的顺畅组织和高效实施.

    作者:雷勇;宋斌;李晋;李平升;王志德;黄斌;黄荔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干部的营养及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与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老干部的营养状况、抗氧化营养素摄入情况和营养相关疾病,为制定老年人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511例宁波地区老干部进行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结果 其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稍高于推荐量,但脂肪、胆固醇和钠盐摄入过高;铁的摄入符合要求,钙、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不足;抗氧化营养素硒、维生素E、维生素C及维生素A(男)均摄入不足;肥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25.2%、30.0%、29.0%、10.6%.结论 宁波地区部分老干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并存,且抗氧化营养素普遍摄入不足.提示老干部因膳食失衡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容忽视.

    作者:蔡缨;武彩莲;张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