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张庆福;刘国勤;陈骏;赵海军;张新海;陈铁楼

关键词:颧弓骨折, 复位, 固定, 复位固定钳
摘要:目的 观察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治疗单纯性颧弓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治疗单纯性颧弓骨折7例,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7例单纯性颧弓骨折均复位固定顺利,张口受限得到解除,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结论 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操作简单,手术安全,复位固定可靠.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某部队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动态监测与分析

    目的 通过连续调查某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为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该医院2004~2008年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和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用品监测合格率高(99.8%);医护人员手消毒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空气和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3.3%、96.7%、100%、95.0%和86.8%.结论 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洗手消毒的意识,加强对器械消毒灭菌液的监测,完善重点部门空气消毒设施,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曾宏逵;谭伟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观察二甲双胍和螺内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ghrelin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抗雄激素药物螺内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60例PCOS患者的血清标本,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其分为胰岛素敏感组、胰岛素抵抗组,分别予以螺内酯、二甲双胍治疗,分别测定其基础及3个月后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导素(FINS)、促性腺激素、雄性激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ghrelin的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ghreli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雄激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决定ghrelin水平的变化.

    作者:吴静静;刘锦霞;吴元赭;吴效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风险回顾性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80岁以上高龄患者8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围手术期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4例肾功能不全半年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肺栓塞,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术后感染,5例失访,69例随访2年,患肢功能评价:优40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结论 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对高龄患者是一个高危因素,手术指征应从严把握.糖尿病为中危因素,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内比较安全.高血压、冠心病为低危因素.高龄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故推荐使用硬膜外麻醉.

    作者:吴继明;李颖;杨俊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研究

    目的 观察1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13例因发热住院的患者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咽漱液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DNA,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 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干咳,胸部X线片表现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CT表现为两肺多发或单发性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仅1例呈大片状模糊影.阿齐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缺乏特异性,胸部CT扫描较普通X线胸片更易发现病灶,血清IgM抗体检查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作者:陆月明;秦玉波;丁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CIN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一次成功率为100%,治愈率达93.8%(242/258);平均手术时间5分钟,出血量5ml,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率均较低.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于琴;骆文香;陈金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免疫抑制药环孢素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实际问题

    由于环孢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在不同个体间的明显差异,以及个体对环孢素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因此环孢素是临床上常规监测其血药浓度的药物.环孢素的治疗药物监测对于减少排异反应和毒性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环孢素体内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大,血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多.临床实践中需要对影响环孢素药动学、药效学以及血药浓度测定所用的仪器、方法和标本采集时间等诸多因素予以综合全面的考虑,确定适合个体病人的佳给药剂量,以实现真正的合理用药.

    作者:李金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干部的营养及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与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老干部的营养状况、抗氧化营养素摄入情况和营养相关疾病,为制定老年人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511例宁波地区老干部进行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结果 其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稍高于推荐量,但脂肪、胆固醇和钠盐摄入过高;铁的摄入符合要求,钙、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不足;抗氧化营养素硒、维生素E、维生素C及维生素A(男)均摄入不足;肥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25.2%、30.0%、29.0%、10.6%.结论 宁波地区部分老干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并存,且抗氧化营养素普遍摄入不足.提示老干部因膳食失衡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容忽视.

    作者:蔡缨;武彩莲;张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超声在危重患者呼吸道解剖图像及气道管理中的潜在优势.超声在气管导管放置,包括气管插管前的评估、位置的调整、双腔管的插管和拔管后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现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同时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紧急造口术及放置喉罩时的使用也作了介绍.

    作者:曹加明;王祥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合编医疗单位加强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介绍了合编医疗单位加强学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合编医疗单位可以通过抓好人才培养、搞好学科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等途径加强学科建设.

    作者:董茂生;宋启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驻浙部队HBV感染情况及低浓度HbsAg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驻浙部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低浓度HBsAg流行情况.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6 203名驻浙部队战士和随机抽样2 386名部队干部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和低浓度HBsAg流行情况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部队战士HBsAg、HBV DNA阳性检出率和HBV DNA对数值分别为0.44%(27/6 203)、44.4%(12/27) 和6.79±1.44,与部队干部HBsAg阳性检出率1.72%(41/2 386)、HBV DNA阳性检出率78.0%(32/41) 和HBV DNA对数值(8.25±1.62)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2,P<0.01;χ2=8.05,P<0.01;t =2.74,P<0.01);在高、低浓度HBsAg组之间部队战士和干部的HBsAg阳性百分比、HBV DNA对数均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05).结论 部队HBV感染处于低感染、低流行状态,低浓度HBsAg在部队战士中比例较高,应提高征兵体检工作中HBsAg检测质量和同时检测HBV M五项指标;对部队干部的HBV感染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作者:成军;孙长贵;戴玉柱;张伟强;孙关忠;李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院始终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来抓,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组织,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健全了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学科水平,以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平;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泌尿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研究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监测2005~2008年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5~2008年普通病房和ICU共分离出病原菌193株,排在前4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9株、粪肠球菌45株、白色假丝酵母菌36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占总菌株77.72%.其中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有必要对留置导尿管患者采取积极的、正确的预防感染措施.

    作者:孙瑞珍;曹尉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 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创面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改良菱形皮瓣对58例圆形或椭圆形的创面进行修复,利用创面邻近处的皮肤,采用旋转和推进相结合的方法直接覆盖创面.结果 58例均得到一期修复,所修复创面的皮肤颜色和质地基本与周边皮肤色泽一样.供瓣区术后疤痕不明显,不需要植皮.结论 认为采取改良菱形皮瓣对修复一定范围内的创面是一种简单易行方法.

    作者:蔡林碧珍;郑健生;郑庆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2例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临床病理分析

    为了解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改变,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7月,62例(84眼)哈萨克族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组织病理资料,现将病理检查与临床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宋林;曹志平;孙晓燕;姚春华;李扬;刘毅;石淑英;黄玲;张宝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研究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电镜技术观察12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73岁,中位年龄54岁.肿瘤直径2.4~3 cm,无包膜.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具有推进式的边缘,周围伴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呈合体细胞样,通常见坏死.所有病例显示为高级别癌,核分裂象易见.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ER、PR和HER2均阴性,CK5/6 12例阳性,CK14 阳性9例,EGFR阳性10例.电镜示肿瘤细胞有异型性,胞质内可见张力原纤维丝.结论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特征,EGFR蛋白常过度表达,对于EGFR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有效.

    作者:王海;冷冬妮;石群立;周航波;姜少军;杜军;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部队无偿献血工作的主要做法

    目的 探讨基层部队在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主要做法和经验,为部队做好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近年来在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 总结出基层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健全献血工作机制;(2)落实制度,规范献血的计划管理:(3)明确奖惩,形成献血激励机制:(4)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官兵参加献血工作的意识:(5)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官兵涌跃参与;(6)针对献血中的反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结论 实践证明:在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要认真贯彻上级献血工作指示和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抓好落实,方能完成无偿献血工作任务.

    作者:孙田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的演变过程,综述各阶段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提出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示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克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大面积切痂植皮的麻醉处理

    特重度烧伤患者绝大多数伴有休克、感染及多功能脏器的损害.早期进行切痂植皮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但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风险.总结本院2005年7月-2008年12月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共进行了53例次大面积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承志;姚猛飞;陈敬文;张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缺陷管理的文献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了解护理缺陷管理现状,为建设安全文化提供参考素材.方法 查阅2004~2008年有关护理缺陷管理文献176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缺陷年报告数:11~30次/年占45.2%;缺陷原因73.9%为个人因素,管理方法为26.1%.结论 关注病人安全、转变传统观念、加速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防范护理缺陷.

    作者:苗京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图像视诱发电位自律空间频率刺激法治疗弱视

    目的 评估图像视诱发电位PVEP自律空间频率刺激法治疗弱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本院确诊为弱视初次接受治疗的110例,173只眼.采用上海迪康公司生产的DV-PVEP分析系统,检测弱视的VEP振幅与潜时,按其较好的一档振幅与潜伏期的空间频率作为第一张自律光盘进行视刺激信号,将制成的光盘输入上海迪康公司生产的P5VD2-VMSE操作系统进行训练,辅以遮盖、后像、红光闪烁、平流电刺激穴位等综合疗法.3个月后,根据视力进展情况,复查VEP,更换相应的更高空间频率光盘进行刺激直至弱视治愈.结果 随访8~25个月,平均15个月.173只眼治疗有效147只眼,有效率84.9%.结论 图像视诱发电位刺激法是视觉生理刺激疗法的改进,为个性化治疗,对弱视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刘丽娜;李玉翠;黄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