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大面积切痂植皮的麻醉处理

卢承志;姚猛飞;陈敬文;张文龙

关键词:麻醉, 特重度, 烧伤, 切痂植皮
摘要:特重度烧伤患者绝大多数伴有休克、感染及多功能脏器的损害.早期进行切痂植皮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但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风险.总结本院2005年7月-2008年12月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共进行了53例次大面积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风险回顾性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80岁以上高龄患者8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围手术期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4例肾功能不全半年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肺栓塞,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术后感染,5例失访,69例随访2年,患肢功能评价:优40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结论 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对高龄患者是一个高危因素,手术指征应从严把握.糖尿病为中危因素,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内比较安全.高血压、冠心病为低危因素.高龄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故推荐使用硬膜外麻醉.

    作者:吴继明;李颖;杨俊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 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创面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改良菱形皮瓣对58例圆形或椭圆形的创面进行修复,利用创面邻近处的皮肤,采用旋转和推进相结合的方法直接覆盖创面.结果 58例均得到一期修复,所修复创面的皮肤颜色和质地基本与周边皮肤色泽一样.供瓣区术后疤痕不明显,不需要植皮.结论 认为采取改良菱形皮瓣对修复一定范围内的创面是一种简单易行方法.

    作者:蔡林碧珍;郑健生;郑庆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71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5年1月~2008年6月,对94例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通过手术神经松解,对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同时行尺神经肌内前置术.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颁布的感觉、运动分级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7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优31例,良25例,中10例,差5例.结论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明确后,若保守治疗无效,即应早期手术探查,彻底松解受压神经,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骆宇春;许斌;王诗波;樊嵘;肖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试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

    目的 医务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的合理用药,才能保证自己和病人的用药安全.方法 查阅2 000年以来本院医务人员问诊开药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自身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7种表现,分别为:求用新贵药,滥用抗菌药,大剂量用药,多静脉用药,多自行停药,多联合用药,多预防用药.结论 有些医务人员自身用药不合理,应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菁平;丁蓉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驻浙部队HBV感染情况及低浓度HbsAg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驻浙部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低浓度HBsAg流行情况.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6 203名驻浙部队战士和随机抽样2 386名部队干部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和低浓度HBsAg流行情况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部队战士HBsAg、HBV DNA阳性检出率和HBV DNA对数值分别为0.44%(27/6 203)、44.4%(12/27) 和6.79±1.44,与部队干部HBsAg阳性检出率1.72%(41/2 386)、HBV DNA阳性检出率78.0%(32/41) 和HBV DNA对数值(8.25±1.62)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2,P<0.01;χ2=8.05,P<0.01;t =2.74,P<0.01);在高、低浓度HBsAg组之间部队战士和干部的HBsAg阳性百分比、HBV DNA对数均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05).结论 部队HBV感染处于低感染、低流行状态,低浓度HBsAg在部队战士中比例较高,应提高征兵体检工作中HBsAg检测质量和同时检测HBV M五项指标;对部队干部的HBV感染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作者:成军;孙长贵;戴玉柱;张伟强;孙关忠;李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院始终把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来抓,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组织,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健全了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学科水平,以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平;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军队医院体检中心检后服务模式与策略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体检中心检后服务模式.方法 体检中心成立健康管理部,负责个人及团队检后问题的分析、反馈、干预、跟踪.针对健康意识强的客户,采取统一电话回访,安排见面交流,制定保健计划落实表,帮助客户进行自我管理;团检客户则根据该团队疾病排行榜情况,上门进行专题讲座,提供综合性的健康指导和个性化的治疗意见.结果 检后服务开展二年,体检中心年利润率及利润增长额度分别位居全院第一、人均利润全院第二,占领了当地体检行业的龙头地位.结论 注重做好检后服务,充分发挥军队医院的特有优势,必将产生极好的品牌效应.

    作者:王瑜;于海霞;许宝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治疗单纯性颧弓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治疗单纯性颧弓骨折7例,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7例单纯性颧弓骨折均复位固定顺利,张口受限得到解除,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结论 颧弓骨折辅助复位固定钳操作简单,手术安全,复位固定可靠.

    作者:张庆福;刘国勤;陈骏;赵海军;张新海;陈铁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CIN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一次成功率为100%,治愈率达93.8%(242/258);平均手术时间5分钟,出血量5ml,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率均较低.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于琴;骆文香;陈金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战争军事行动成批伤员救治组织指挥与管理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未来一定时期内,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应对突发事件将成为我军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重点阐述非战争军事行动分类,高效、快速的组织指挥,成批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的具体实施,同时注重与地方各部门协调,以促进医院成批伤员救治的顺畅组织和高效实施.

    作者:雷勇;宋斌;李晋;李平升;王志德;黄斌;黄荔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国庆阅兵集训卫勤保障的做法和体会

    本文针对国庆阅兵集训期间卫勤保障工作特点,提出了阅兵卫勤保障工作的一些做法,以探讨做好阅兵训练医疗保障的经验.

    作者:王家振;傅益江;丁益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2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彩超诊断体会

    本文对临床确诊的42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的患者,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欲晓;王义霞;杨宏亮;李发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大面积切痂植皮的麻醉处理

    特重度烧伤患者绝大多数伴有休克、感染及多功能脏器的损害.早期进行切痂植皮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但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风险.总结本院2005年7月-2008年12月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共进行了53例次大面积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承志;姚猛飞;陈敬文;张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部队无偿献血工作的主要做法

    目的 探讨基层部队在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主要做法和经验,为部队做好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近年来在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 总结出基层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健全献血工作机制;(2)落实制度,规范献血的计划管理:(3)明确奖惩,形成献血激励机制:(4)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官兵参加献血工作的意识:(5)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官兵涌跃参与;(6)针对献血中的反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结论 实践证明:在部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要认真贯彻上级献血工作指示和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抓好落实,方能完成无偿献血工作任务.

    作者:孙田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缺陷管理的文献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了解护理缺陷管理现状,为建设安全文化提供参考素材.方法 查阅2004~2008年有关护理缺陷管理文献176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缺陷年报告数:11~30次/年占45.2%;缺陷原因73.9%为个人因素,管理方法为26.1%.结论 关注病人安全、转变传统观念、加速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防范护理缺陷.

    作者:苗京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部队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动态监测与分析

    目的 通过连续调查某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为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该医院2004~2008年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和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用品监测合格率高(99.8%);医护人员手消毒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空气和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3.3%、96.7%、100%、95.0%和86.8%.结论 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洗手消毒的意识,加强对器械消毒灭菌液的监测,完善重点部门空气消毒设施,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曾宏逵;谭伟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度眼球破裂伤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目的 分析重度眼球破裂伤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总结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5例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分组分析其与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针对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病理生理因素,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45例患者中,33例发生疼痛,疼痛率73%,其中轻度疼痛24例,中度6例,重度3例.疼痛持续时间1~5 天,平均2.4天.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I期眼球摘除加义眼座植入术和显微缝合加球内注气术患者疼痛程度重.经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或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33例患者均能控制疼痛,无疼痛复发.结论 恰当的药物应用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云辉;吴建国;袁敏;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研究

    目的 观察1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13例因发热住院的患者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咽漱液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DNA,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 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干咳,胸部X线片表现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CT表现为两肺多发或单发性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仅1例呈大片状模糊影.阿齐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缺乏特异性,胸部CT扫描较普通X线胸片更易发现病灶,血清IgM抗体检查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作者:陆月明;秦玉波;丁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的演变过程,综述各阶段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提出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示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克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干部的营养及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与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老干部的营养状况、抗氧化营养素摄入情况和营养相关疾病,为制定老年人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511例宁波地区老干部进行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结果 其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稍高于推荐量,但脂肪、胆固醇和钠盐摄入过高;铁的摄入符合要求,钙、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不足;抗氧化营养素硒、维生素E、维生素C及维生素A(男)均摄入不足;肥胖、超重、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25.2%、30.0%、29.0%、10.6%.结论 宁波地区部分老干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并存,且抗氧化营养素普遍摄入不足.提示老干部因膳食失衡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容忽视.

    作者:蔡缨;武彩莲;张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