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碧珍;郑健生;郑庆亦
本文针对国庆阅兵集训期间卫勤保障工作特点,提出了阅兵卫勤保障工作的一些做法,以探讨做好阅兵训练医疗保障的经验.
作者:王家振;傅益江;丁益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特重度烧伤患者绝大多数伴有休克、感染及多功能脏器的损害.早期进行切痂植皮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但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风险.总结本院2005年7月-2008年12月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共进行了53例次大面积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承志;姚猛飞;陈敬文;张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成功救治经验.方法 对救治成功的12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为男性,年龄平均36.5岁.锐器刺伤9例,交通事故3例.心脏破口位于右心房2例,右心室7例,左心房1例,左心室2例,合并有胸骨和肋骨骨折3例,血气胸9例,肺裂伤5例,膈肌伤2例,肝脏伤1例,胰腺伤1例.3例在急诊室行床边开胸手术,9例在手术室手术.3例开胸前自主心跳已停止.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生活、劳动能力都正常.结论 外伤性心脏破裂的快速诊断、紧急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绝大多数毋须体外循环即可获得救治.
作者:魏小东;栗兰凯;昌其;李叙;谢俊;康建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重度眼球破裂伤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总结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5例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分组分析其与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针对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病理生理因素,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45例患者中,33例发生疼痛,疼痛率73%,其中轻度疼痛24例,中度6例,重度3例.疼痛持续时间1~5 天,平均2.4天.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I期眼球摘除加义眼座植入术和显微缝合加球内注气术患者疼痛程度重.经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或降眼压药物联合应用,33例患者均能控制疼痛,无疼痛复发.结论 恰当的药物应用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重度眼球破裂伤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云辉;吴建国;袁敏;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医务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的合理用药,才能保证自己和病人的用药安全.方法 查阅2 000年以来本院医务人员问诊开药的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自身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7种表现,分别为:求用新贵药,滥用抗菌药,大剂量用药,多静脉用药,多自行停药,多联合用药,多预防用药.结论 有些医务人员自身用药不合理,应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菁平;丁蓉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合编医疗单位加强学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合编医疗单位可以通过抓好人才培养、搞好学科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等途径加强学科建设.
作者:董茂生;宋启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驻浙部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低浓度HBsAg流行情况.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6 203名驻浙部队战士和随机抽样2 386名部队干部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和低浓度HBsAg流行情况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部队战士HBsAg、HBV DNA阳性检出率和HBV DNA对数值分别为0.44%(27/6 203)、44.4%(12/27) 和6.79±1.44,与部队干部HBsAg阳性检出率1.72%(41/2 386)、HBV DNA阳性检出率78.0%(32/41) 和HBV DNA对数值(8.25±1.62)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2,P<0.01;χ2=8.05,P<0.01;t =2.74,P<0.01);在高、低浓度HBsAg组之间部队战士和干部的HBsAg阳性百分比、HBV DNA对数均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05).结论 部队HBV感染处于低感染、低流行状态,低浓度HBsAg在部队战士中比例较高,应提高征兵体检工作中HBsAg检测质量和同时检测HBV M五项指标;对部队干部的HBV感染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作者:成军;孙长贵;戴玉柱;张伟强;孙关忠;李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抗雄激素药物螺内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60例PCOS患者的血清标本,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其分为胰岛素敏感组、胰岛素抵抗组,分别予以螺内酯、二甲双胍治疗,分别测定其基础及3个月后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导素(FINS)、促性腺激素、雄性激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ghrelin的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ghreli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雄激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决定ghrelin水平的变化.
作者:吴静静;刘锦霞;吴元赭;吴效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80岁以上高龄患者8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围手术期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4例肾功能不全半年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肺栓塞,4例糖尿病患者发生术后感染,5例失访,69例随访2年,患肢功能评价:优40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结论 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对高龄患者是一个高危因素,手术指征应从严把握.糖尿病为中危因素,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内比较安全.高血压、冠心病为低危因素.高龄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故推荐使用硬膜外麻醉.
作者:吴继明;李颖;杨俊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由于环孢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在不同个体间的明显差异,以及个体对环孢素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因此环孢素是临床上常规监测其血药浓度的药物.环孢素的治疗药物监测对于减少排异反应和毒性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环孢素体内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大,血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多.临床实践中需要对影响环孢素药动学、药效学以及血药浓度测定所用的仪器、方法和标本采集时间等诸多因素予以综合全面的考虑,确定适合个体病人的佳给药剂量,以实现真正的合理用药.
作者:李金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泌尿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研究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监测2005~2008年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5~2008年普通病房和ICU共分离出病原菌193株,排在前4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9株、粪肠球菌45株、白色假丝酵母菌36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占总菌株77.72%.其中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有必要对留置导尿管患者采取积极的、正确的预防感染措施.
作者:孙瑞珍;曹尉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对临床确诊的42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的患者,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欲晓;王义霞;杨宏亮;李发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连续调查某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为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该医院2004~2008年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和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用品监测合格率高(99.8%);医护人员手消毒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空气和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3.3%、96.7%、100%、95.0%和86.8%.结论 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洗手消毒的意识,加强对器械消毒灭菌液的监测,完善重点部门空气消毒设施,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曾宏逵;谭伟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5年1月~2008年6月,对94例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通过手术神经松解,对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同时行尺神经肌内前置术.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颁布的感觉、运动分级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7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优31例,良25例,中10例,差5例.结论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明确后,若保守治疗无效,即应早期手术探查,彻底松解受压神经,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骆宇春;许斌;王诗波;樊嵘;肖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创面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改良菱形皮瓣对58例圆形或椭圆形的创面进行修复,利用创面邻近处的皮肤,采用旋转和推进相结合的方法直接覆盖创面.结果 58例均得到一期修复,所修复创面的皮肤颜色和质地基本与周边皮肤色泽一样.供瓣区术后疤痕不明显,不需要植皮.结论 认为采取改良菱形皮瓣对修复一定范围内的创面是一种简单易行方法.
作者:蔡林碧珍;郑健生;郑庆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案摘要患者为老年男性,72岁,高血压病史20年,冠心病史10年,继往有帕金森病、尿失禁等病史.给予康忻0.25 mg口服约10~15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四肢冰凉,随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吸氧,新三联静滴,并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20~30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心率90次/分,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48小时后撤呼吸机,自主呼吸,症状好转.
作者:周兰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电镜技术观察12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73岁,中位年龄54岁.肿瘤直径2.4~3 cm,无包膜.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具有推进式的边缘,周围伴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呈合体细胞样,通常见坏死.所有病例显示为高级别癌,核分裂象易见.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ER、PR和HER2均阴性,CK5/6 12例阳性,CK14 阳性9例,EGFR阳性10例.电镜示肿瘤细胞有异型性,胞质内可见张力原纤维丝.结论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特征,EGFR蛋白常过度表达,对于EGFR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有效.
作者:王海;冷冬妮;石群立;周航波;姜少军;杜军;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肝移植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心跳骤停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等变化.结果 136例肝移植术中有4例发生了心跳骤停,发生率为2.9%,均发生在新肝期,都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并伴有低钙、高钾和酸中毒.3例复苏成功、1例死亡.结论 再灌注综合征、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导致肝移植术中发生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建生;佟波涛;段加方;周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了解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31例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调查,设对照组31例,为无老年慢性疾病的白内障患者采用国际标准E字表检查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对白内障患者行术前及术后的SF-36(SF-36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与无老年慢性疾病的白内障患者术前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组的社会功能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玉文;张利;薛春燕;刘玉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的演变过程,综述各阶段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提出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示目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克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