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角妊娠4例诊治体会

李祖正;孙国权

关键词:宫角妊娠, 诊断, 治疗
摘要:宫角妊娠临床少见,极易误诊,甚至误治.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收治宫角妊娠4例,临床表现各异,首诊均误诊,经进一步检查后,由手术及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专职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探讨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现代医院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赋予的重要职责,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为了适应新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程度[1],得到完整、系统、连续的护理.我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使其以佳的心理状态达到身体的早日康复.从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手术室由专职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作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金玉;郑春燕;颜艳;汤文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颅骨骨髓瘤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女,6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0余天于2004年5月20日来院就诊.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阵发性剧痛,疼痛时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伴有持续性胸痛不适.入院查体:BP150/90mmHg,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额部有一约2cm×3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度差,压痛(+).左侧第6肋骨处压痛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压陷性水肿.入院诊断:多发性骨转移癌?腹部B超:胆总管轻度扩张.胸片:左侧第6肋骨骨质破坏.心电图正常.头颅CT:颅骨见散在虫蚀样骨密度减低区,无硬化环,以右额骨及右枕顶骨明显,伴右额部软组织肿块.CT诊断:颅骨多发性骨质破坏,考虑骨髓瘤.右额部包块细胞学穿刺病理镜检:涂片内见少许巢状分布的细胞,核涂染异形,胞浆略丰富,部分核偏位,细胞大小不一,并见大量血性成分.病理诊断:骨浆细胞肉瘤.进一步行骨髓穿刺,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原幼浆细胞占25%.给予全身化疗和头部肿块局部放疗,疼痛减轻,目前患者状况良好.

    作者:汤井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军队持卡就医流程的优化

    我军原有的医疗保障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曾经对维护军队人员的健康,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

    作者:唐鸿建;邹敏之;曹美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问题解决疗法在军人心理咨询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随着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寻求心理咨询的官兵逐渐增多.我们在军人心理咨询中应用问题解决疗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1例社交障碍的咨询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波;秦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冠心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位移和同步化运动的定量研究

    目的 应用组织追踪(TT)和组织同步成像(TSI)技术评价冠心病(CAD)左室心肌纵向收缩位移和同步化运动的特点.方法 应用TT和TSI获取20例CAD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左室心尖长轴、心尖二腔和心尖四腔切面,测定并比较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收缩期大位移(Ds)和收缩期正向达峰时间(Ts).结果 CAD患者TT和TSI检出的心肌异常节段与冠脉造影证实或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CAD患者的Ds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Ts测值延长,各节段之间的Ts均值差异增大(71.48~182.00ms,P<0.05或P<0.001);以基底段Ds<9mm,中间段<5mm和Ts>180ms为异常室壁节段的标准,其准确性分别为62.00%和54.17%,敏感性为52.63%和39.44%,特异性为74.42%和75.51%.结论 TT和TSI能较好地评价CAD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时的位移变化和同步化.

    作者:张生光;俞静;陈爱;骆合德;黄云健;汪荣金;廖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突发疫情部队药材保障问题及措施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灾害和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对我军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队药材保障是我军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各类突发事件及重大疫情暴发流行过程中,我军的药材保障机构积极发挥作用,完成了部队应急药材的保障任务,同时也对我军应急药材保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军应急药材保障能力与应对重大疫情还不太适应.针对突发疫情对药材保障提出的新课题,应重视军地联合、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应急药材保障体系,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预见性地制定出应急药材保障方案,建立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2],增强药材应急保障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作者:白宗仁;刘旭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舰潜艇官兵肛周疾病发病情况分析及防治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来我院疗养的2 946名舰潜艇官兵进行肛周疾病发病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者均为集体生活的男性官兵,年龄21~50岁.舰潜艇生活史短的为3年,长25年.

    作者:姚雪芬;李春芳;徐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宫角妊娠4例诊治体会

    宫角妊娠临床少见,极易误诊,甚至误治.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收治宫角妊娠4例,临床表现各异,首诊均误诊,经进一步检查后,由手术及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祖正;孙国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密闭屯兵坑道湿臭防制措施的应用

    坑道在军队未来作战和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做好屯兵坑道的卫生学保障,对保障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和维持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沿海某部备用坑道进行卫生学调查发现,密闭坑道屯兵时存在的主要卫生学问题是潮湿和臭味[1~3],近几年我们对坑道中潮湿和厕所臭味的防制措施进行了现场的应用和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郁兴明;周东明;唐雨德;杨文富;王柏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直肠超声在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前列腺段尿道植入术的应用价值

    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我科成功经直肠超声引导开展了10例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前列腺段尿道植入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因子监测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60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细胞因子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ELISA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3、IL-8和TNF-α及IFN-γ水平.结果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8、TNF-α及IFN-γ含量均远高于正常对照者,IL-3则低于正常对照者.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CsA)+雄激素较CsA+雄激素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8%.结论 细胞因子IL-3、IL-8和TNF-α及IFN-γ等可以作为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ALG联合CsA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

    作者:沈红石;蒋复高;吴天勤;唐杰庆;李征洋;秦龙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成人肠套叠78例临床分析

    成人肠套叠临床少见,术前较难诊断,我院1980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78例成人肠套叠,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顾春林;霍中华;侯乐伟;宋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海上颅脑损伤的特点与救治

    自2000年以来,我院多次派员参加及保障海军部队的海上训练,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必须大力提高对海上伤病员的救治水平,方能保证海上训练及作战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者:江建东;应可满;姚一;张小斌;王春飞;杨彬奎;邱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正确处理药患纠纷的几点思考

    医院门诊药房是患者就医的服务终端,是医院服务的形象和窗口.随着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改变,患者在花钱看病的同时,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对药学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纠纷和投诉逐年增多[1].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双侧肋骨纤维结构不良伴细胞生长活跃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男,30岁,因反复左胸背部疼痛10余年,加重4天入院.查体:胸廓无畸形,左侧后胸部局部有压痛,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左侧第3肋骨、右侧第4后肋囊状膨胀增粗,左侧增粗部分约14.6cm×2.6cm,右侧增粗部分约4.2cm×1.9cm,密度较均匀,呈毛玻璃样改变,皮质变薄,部分呈虫蚀样改变.余所示肋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提示:首先考虑左侧第3肋骨、右侧第4后肋骨纤维增生症.术中见左侧第3肋明显增粗,形态不规则,中段膨隆,切除病变的第3肋(约18cm)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左第3后肋纤维结构不良伴细胞生长活跃(骨皮质破坏).

    作者:李雄伟;张骏;陈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现代战争模式下康复医学学科的准备和发展

    现代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它和传统战争相比战争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现代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大量战伤康复患者,笔者就如何重视发展康复医学事业,做好康复医学的学科准备,提高战伤救治质量,减轻战后社会负担,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钱兴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3例分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血供受阻是其基本病理.该病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治疗较为棘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很少能够长期维持,仍有相当高的致残率.保存患者自身的股骨头、减少致残率,是临床极需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开展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3例14髋,随访1~5年,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新胜;汪普;刘庆志;丁剑;林立波;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以联勤保障为契机推进医院全面建设

    为适应使命任务的调整和联勤保障特点,我院坚持办院宗旨,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新时期使命任务为目标[1],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为联勤官兵服务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上,使医院建设取得了全面发展.

    作者:王杰;周健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UTI)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年龄≥65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乌司他丁组(U组)术前1天至术后1、2、3天每8小时静脉滴注UTI10万单位,每天30万单位,术中不间断;对照组(C组)常规补液.检测两组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PT)、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K/Na值.结果 术后U组ALT低于C组(P<0.05),U组BUN、Scr、尿K/Na、尿γ-GPT、NAG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水祥兵;ZHU Ke-jun;朱克军;刘小美;张本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双重插管化疗后Ⅱ期手术切除中晚期肺癌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行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双重插管化疗(DAI)肿瘤缓解后行II期手术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 78例肺癌患者行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双重插管化疗,18例行手术治疗,有16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肿瘤和纵隔淋巴结.结果 78例中DAI总有效率达91%,肺癌肿瘤区的肿瘤中心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坏死程度与肿瘤区血管染色呈正相关,16例中有8例肿瘤坏死程度达90%,坏死程度>50%有3例,另有5例坏死<50%.术后1、3、5年生存率为67%,50%,38%.其中有4例患者已存活10年.结论 肺动脉参与肺癌组织的供血,行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双重插管化疗后肿瘤发生以中心坏死为主的反应,可以使部分肿瘤得到根治切除,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存活率.

    作者:叶福林;张玉景;高从敬;史跃;房毓庆;王泽新;杨银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