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诺贝特致眩晕1例

赵文峰

关键词:非诺贝特, 眩晕病, 患者, 症状, 眼球震颤, 听力障碍, 视物旋转, 甘油三酯, 再发作, 培他啶, 降脂药, 高血压, 增生, 突发, 头颅, 静滴, 颈椎, 检查, 鼓膜, 复发
摘要:1 病案摘要患者,男,53岁,因突发眩晕、睁眼视物旋转于2004年9月26日入院就诊.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眩晕病史.查体:神清,T36.5℃,P75次/分,R16次/分,BP120/75mmHg.无听力障碍及眼球震颤,鼓膜完整,余无异常.给予培他啶、睛尔等静滴,症状好转,次日眩晕再发作.头颅CT检查未发现占位及其它异常,颈椎5、6轻度增生余无明显异常.追问病史时患者诉甘油三酯高(3.0~7.0mmol/L),已10年,自服非诺贝特降脂药(每次0.1g,3次/日),已服用2周.嘱患者停用该药,随诊至今眩晕症状未复发.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病案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

    随着医疗质量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病案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护理病案记录护理诊疗的全过程,它必须是客观的,连续的,完整的.本文就我院2003~2005年度护理病案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如下阐叙,并提出对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李宁生;丁建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脂肪肝肝静脉的血流频谱变化

    近年来,脂肪肝患者显著增加,而作为超声是其早期诊断的有力方法,观测肝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疑给超声医生诊断脂肪肝带来更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作者:黄声稀;YANG Bin;杨斌;司芩;钱晓莉;穆红艳;仝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性盐耗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22例患者低钠血症恢复,5例死于其他并发症.结论 虽然CSWS发生机制尚不太明确,可能与神经对肾脏的传出障碍或利尿钠因子分泌紊乱有关.不同的是,SIADH需限制补液,而CSWS需补液、补钠.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CVP测定和血浆ADH水平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怀义;叶建平;李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军区医学检验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由于担任几份杂志的审稿任务,接触了一些南京军区各医院检验科送审的论文.这些论文虽然不乏优秀作品,但总体上精品不多,录用的较少.现就个人的感触谈一些看法.

    作者:武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直肠超声在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前列腺段尿道植入术的应用价值

    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我科成功经直肠超声引导开展了10例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前列腺段尿道植入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问题解决疗法在军人心理咨询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随着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寻求心理咨询的官兵逐渐增多.我们在军人心理咨询中应用问题解决疗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1例社交障碍的咨询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波;秦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眶颅沟通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6例眶颅沟通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和治疗特点.结果 肿瘤源发于眶内者多见,病理类型分散;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结论 眶颅沟通瘤病理类型多样.手术是眶颅沟通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具备良好的手术技巧,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正平;于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护理

    肝移植是治疗不可逆性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有效的方法[1].我科于2005年4月对2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钮丽美;朱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以联勤保障为契机推进医院全面建设

    为适应使命任务的调整和联勤保障特点,我院坚持办院宗旨,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新时期使命任务为目标[1],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为联勤官兵服务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上,使医院建设取得了全面发展.

    作者:王杰;周健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艾滋病感染带状疱疹1例

    联合国利比里亚维和行动中国二级医院在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了血液检测抗HIV阳性的带状疱疹患者7例,均为男性,年龄23~40岁、平均31岁;埃塞俄比亚籍6例,利比里亚籍1例;右侧额面部1例,颈部1例,胸背部5例.现将1例典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穗;余维平;张建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医院改革必须把提高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市场的竞争性对军队医院的冲击越来越大,谋求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医院改革必须重视社会效益[1].笔者就如何提高医院社会效益结合本院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作者:谈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舰潜艇官兵肛周疾病发病情况分析及防治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来我院疗养的2 946名舰潜艇官兵进行肛周疾病发病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者均为集体生活的男性官兵,年龄21~50岁.舰潜艇生活史短的为3年,长25年.

    作者:姚雪芬;李春芳;徐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产妇的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时的心理状态有关[1].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时阵痛有着密切的关系,疼痛的程度往往会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产妇情绪稳定、精神放松,体力充足,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因此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疼痛,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秋兰;余南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疗养员脂肪肝患者及相关危险因素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对保健知识和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 384例来院的疗养员,经B型超声检查诊断的脂肪肝304例作为脂肪肝组及同期疗养条件相似的非脂肪肝1 0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0项调查中有9项,脂肪肝组认知的正确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卫生保健常识缺乏,对脂肪肝及其危害的认知程度低,因此必须加强对疗养员此方面的宣传教育,以控制该病的流行.

    作者:李翔;李晓平;何燕;刘潮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冠心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位移和同步化运动的定量研究

    目的 应用组织追踪(TT)和组织同步成像(TSI)技术评价冠心病(CAD)左室心肌纵向收缩位移和同步化运动的特点.方法 应用TT和TSI获取20例CAD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左室心尖长轴、心尖二腔和心尖四腔切面,测定并比较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收缩期大位移(Ds)和收缩期正向达峰时间(Ts).结果 CAD患者TT和TSI检出的心肌异常节段与冠脉造影证实或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CAD患者的Ds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Ts测值延长,各节段之间的Ts均值差异增大(71.48~182.00ms,P<0.05或P<0.001);以基底段Ds<9mm,中间段<5mm和Ts>180ms为异常室壁节段的标准,其准确性分别为62.00%和54.17%,敏感性为52.63%和39.44%,特异性为74.42%和75.51%.结论 TT和TSI能较好地评价CAD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时的位移变化和同步化.

    作者:张生光;俞静;陈爱;骆合德;黄云健;汪荣金;廖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室专职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探讨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现代医院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赋予的重要职责,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为了适应新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程度[1],得到完整、系统、连续的护理.我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使其以佳的心理状态达到身体的早日康复.从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手术室由专职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作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金玉;郑春燕;颜艳;汤文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3例分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血供受阻是其基本病理.该病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治疗较为棘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很少能够长期维持,仍有相当高的致残率.保存患者自身的股骨头、减少致残率,是临床极需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开展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3例14髋,随访1~5年,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新胜;汪普;刘庆志;丁剑;林立波;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海上颅脑损伤的特点与救治

    自2000年以来,我院多次派员参加及保障海军部队的海上训练,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必须大力提高对海上伤病员的救治水平,方能保证海上训练及作战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者:江建东;应可满;姚一;张小斌;王春飞;杨彬奎;邱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颅骨骨髓瘤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女,6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0余天于2004年5月20日来院就诊.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阵发性剧痛,疼痛时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伴有持续性胸痛不适.入院查体:BP150/90mmHg,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额部有一约2cm×3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度差,压痛(+).左侧第6肋骨处压痛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压陷性水肿.入院诊断:多发性骨转移癌?腹部B超:胆总管轻度扩张.胸片:左侧第6肋骨骨质破坏.心电图正常.头颅CT:颅骨见散在虫蚀样骨密度减低区,无硬化环,以右额骨及右枕顶骨明显,伴右额部软组织肿块.CT诊断:颅骨多发性骨质破坏,考虑骨髓瘤.右额部包块细胞学穿刺病理镜检:涂片内见少许巢状分布的细胞,核涂染异形,胞浆略丰富,部分核偏位,细胞大小不一,并见大量血性成分.病理诊断:骨浆细胞肉瘤.进一步行骨髓穿刺,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原幼浆细胞占25%.给予全身化疗和头部肿块局部放疗,疼痛减轻,目前患者状况良好.

    作者:汤井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因子监测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60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细胞因子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ELISA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3、IL-8和TNF-α及IFN-γ水平.结果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8、TNF-α及IFN-γ含量均远高于正常对照者,IL-3则低于正常对照者.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CsA)+雄激素较CsA+雄激素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8%.结论 细胞因子IL-3、IL-8和TNF-α及IFN-γ等可以作为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ALG联合CsA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

    作者:沈红石;蒋复高;吴天勤;唐杰庆;李征洋;秦龙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