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在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方面的应用

蔡少华;裴发光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发展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及预后.临床上评估PH的手段(如右心导管,肺活检等)因各有局限而影响其应用的广泛性[1].多年来,寻求一种简便、无创或微创指标以准确反映PH程度是CHD外科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改变可能是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关键[2~4].在各种原因导致肺血管EC损伤时,EC通过产生及释放EC依赖性因子,参与血管平滑肌的调节,导致PH的发生和发展,其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已经明确的反映血管内皮受损的指标之一.vWF是一大分子糖蛋白,由一系列高分子量的多聚体组成,分子量从500道尔顿(kDa)至12 000kDa不等,可进一步分解成分子量更小的4种蛋白水解片断(189、176、150和140kDa)而失去生物活性.vWF由EC及骨髓巨核合成,其中EC是主要的合成场所.近年来vWF与CHD-PH相关性研究的文章越来越多,本文就各方面的研究及发展情况作一综述.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与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54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及阿卡波糖治疗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PG1h、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①两组FPG、PG1h、PG2h、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FPG、PG2h、HbA1c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瑞格列奈组PG1h下降41%,阿卡波糖组下降20.8%,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16周瑞格列奈组BMI上升2.2%(P<0.05),阿卡波糖组下降2.6%(P<0.05),两组间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均明显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二者比较,瑞格列奈起效更快,阿卡波糖更适合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周俊平;曾纲沂;刘西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优降糖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重度低血糖昏迷1例

    1病案摘要患者女,71岁,于2003年1月31日晚18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含糊不清,肢体乏力,双手轻微颤抖,未予重视,于22时发现躺在床上不能言语,意识模糊不清,肢体凉,无力.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5/90mmHg.平卧位,神志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应迟钝,压眶反射消失.颈软,头颅外观无畸形.听诊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神经内科检查:意识呈深昏迷状态,角膜反射存在,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降低,双侧睫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呈阴性.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每日均口服优降糖片7.5mg,分3次使用.脑CT扫描示:无明显异常征象.实验室检测:血糖0.9mmol/L,血钾3.1mmol/L,血钠132mmol/L,白细胞数11.3×109/L,中性粒细胞0.79.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考虑为低血糖昏迷.即予50%高渗糖20ml静推.5分钟后,患者神志转为清醒,能言语(稍含糊),四肢均能活动,经对症处理,患者恢复正常.

    作者:黄智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NONMEM法评价盐酸氨溴索片的生物等效性

    目的用NONMEM法估算盐酸氨溴索(AMB)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HPLC法测定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化设计两周期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服用60mg进口、国产AMB的片剂后的血药浓度,用NONMEM软件一步法估算AMB口服线性二房室开放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并与3P97程序法分析结果比较.结果用NONMEM法估算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5.9±0.02)%,90%可信区间为94.7%~97.1%,与3P97法一致.片剂的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Ka分别为2.03±1.50h-1和2.48±1.37h-1,α分别为0.302士0.0390h-1和0.281±0.0446h-1,β分别为0.0726±0.00238h-1和0.0694士0.00031h-1,Vd分别为261±53.9L和258±46.2L;与3P97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ONMEM法可为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分析提供简便快捷的辅助方法.

    作者:芮建中;孔戴艳;李金恒;曹晓梅;倪立;潘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型肝炎诊断和治疗有关问题的探讨

    重型肝炎以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为其基础病理改变,患者临床表现为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迄今仍是肝病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许家璋;高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坚持以为兵服务为立院之本推进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我院是驻浙部队中心医院,地处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担负着驻浙数万官兵、老干部的医疗保障任务.建院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99年实施联勤保障以来,医院党委发扬光荣传统,牢记使命,坚持走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之路,全心全意为部队官兵服务,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医德医风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周建生;孙桂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turge-weber综合征1例

    1病案摘要患儿男,5.5岁,足月顺产,否认产伤,患儿父母身体健康,否认近亲结婚.患儿出生后面部有紫红色皮肤癍,反应迟钝,右侧肢体活动正常,左上肢完全不能活动,左下肢活动较右下肢少.否认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母乳喂养.随着年龄增长,左侧肢体活动逐渐增加,于1.5岁时左上肢能轻微活动,并开始直立行走,但常向左侧偏倒;2岁时才会叫爸爸、妈妈,能独立行走,仍常摔跤,伴颜面和嘴唇紫绀、双眼上翻,但无口吐白沫、肢体阵发性抽搐,遂就诊.查体:右利手,额部、眉间和鼻脊部皮肤见倒三角分布的紫红色血管瘤,边缘整齐,略隆起,压之可褪色.

    作者:姚一;杨少尔;江建东;欧阳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医疗保健需求对疗养管理的挑战及对策

    据新统计资料,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现阶段的7%左右上升到20%以上,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化国家.显然老年人口已成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大的人群.军队疗养院作为军队干部疗养康复基地,每年收治大量离退休老干部和在职干部,本文就疗养管理如何应对老年医疗保健需求作一探讨.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097名新兵SCL-90测试结果分析

    做好部队心理疏导及教育工作,提高青年官兵心理素质,首先从新兵入伍开始.为此,我们应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3)有关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沿海某部1 097名新兵进行了测试、调查及分析.

    作者:黄继真;赖淑珍;熊富先;袁水平;梁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健康指导

    假性延髓麻痹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可引起误吸、肺部感染、气道阻塞,还可出现脱水、进食不足和营养不良,导致康复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由于构音障碍,患者容易产生社会心理障碍.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刘明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例的临床分析

    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haematoma,CSH)临床首选钻孔闭式引流术,效果堪称满意,其主要问题在于有较高的复发率,约为3.7%~38%[1].同时,对于一些特定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往往出现一些并发症,还需要采取开颅手术或其他一些必要的处理.我科自1990年~2000年来收治CSH 167例患者中,有5例于行钻孔引流术后出现并发症或血肿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雪阳;杨大金;江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带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合并的食管瘘

    目的探讨应用被覆食管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梗阻及合并食管气管(支气管)瘘及纵隔瘘的价值.方法采用被覆镍钛记忆合金网格支架在X线电视监控下向食管内放置.结果31例患者放置31根内支架均一次成功,内支架置入后吞咽功能明显改善,7例呛咳症状消失,7例食管气管(支气管)瘘及5例食管纵隔瘘口一次封闭.随访6~12个月未出现瘘口再瘘.2例3~5个月后分别出现病灶两端发展再梗阻.结论带膜食管支架不但能防止再狭窄,还可以治疗食管瘘,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无严重合并症,近期疗效明显,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林赐荣;陈剑燕;郑向东;陈凯;陈玉辉;马中洺;杨平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卫勤机动力量建设与管理的几个问题(三)

    3.8制定卫勤保障预案卫勤保障预案是卫勤机构为执行可能的作战任务或应付突发事件,于平时制定的关于组织卫勤保障的工作文书,是对卫勤保障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步骤的具体设计.它是卫生战备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勤保障预案的组成部分,是迅速组织好临战卫生战备工作的基本依据,更是卫勤机动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包括战时卫勤编组和展开方案、平转战预案、卫勤留守预案、临战卫勤训练预案、地方支前卫勤力量的动员和使用预案等.简言之,是指平时卫生战备方案、平转战卫勤工作方案、作战卫勤保障方案(3大方案).

    作者:李富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输尿管细长,在腹膜后间隙,当结石发生在输尿管内时,可导致临床上出现不同的症状,严重的可造成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现就国内在输尿管结石诊治方面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林考兴;汪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1例的配合体会

    去年我院成功地为1例肝衰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现将其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51岁,因肝癌、肝硬化入院,于2002年11月6日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手术6小时50分钟,无肝期40分钟.

    作者:杜睿;丁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父母身高、出生身高及体重对儿童身高的影响(附824例儿童调查分析)

    儿童身高是衡量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南京地区儿童身高的现状,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4个月~13岁的南京市824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士勇;魏丽珠;刘光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书讯

    作者:人民军医出版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宫内外同时妊娠1例

    1病案摘要患者29岁,孕2胎分娩1胎,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5天伴下腹疼痛加重3小时,末次经期不清,无明显的早孕反应,于2002年7月8日诊治.以往月经周期正常,无痛经史,1年前人流后放宫内节育器.查体:体温37.8℃,脉博102/min,呼吸22/min,血压10/6kPa,贫血貌,神志清楚,心肺无异常,腹部软,下腹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妇科情况:外阴及阴道血染,阴道通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宫颈光滑,着色,阴道后穹不饱满,举痛阳性,附件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8×1012/L,白细胞12.6×109/L,中性粒细胞0.78.B超检查提示后位子宫,宫腔增大,宫内节育器移位,探及1.4cm×1.3cm孕囊,子宫直肠陷凹无积液,双侧附件未作详细检查.

    作者:黄湘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肠系膜脂肪瘤坏死伴囊性变1例

    1病案摘要患者男,41岁,因脐左侧肿块半个月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下腹胀痛伴发热(38℃)8小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脐左侧有一肿块,经解痉、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再发作.查体:体温36.8℃,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平,脐左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脐左侧可触及一 5cm×4cm椭圆形肿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手推可向四周移动、无搏动感,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7×109/L,中性粒细胞0.64,尿粪正常,肝功能、电解质、CEA、AFP正常,B超示:脐下可见一 5.3cm×3.5cm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全消化道钡餐见钡剂通过顺利,胃肠道未见异常.行剖腹探查,腹腔内无积液,胃、十二指肠、结肠、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距回盲瓣约150cm、位于系膜二级血管弓处,见一肿块呈椭圆形,约6cm×4cm×3cm大小,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压之呈囊性感,无血管搏动.浆膜下将包块完整切除.切开瘤体见灰黄色泥浆样内容物,有异味.病检示肠系膜脂肪瘤坏死伴囊性变.术后10天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余天祥;夏德意;卢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感冒通诱发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1例

    1病案摘要患者女,64岁.2型糖尿病病史13年余,一直服用优降糖5mg早晚各一次,1个月前复查血糖为18.6mmol/L,患者遵医嘱服用优降糖7.5mg早晚各1次后,血糖控制在8.6~9.8mmol/L之间.因患感冒晚饭后自服感冒通2粒,2小时后患者开始全身出汗,逐渐神志不清至家人呼之不应.当天患者饮食及活动与以往无异.查体:体温36.3℃,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3.3/10.7kPa,浅昏迷,全身皮肤温湿.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糖检测为2.3mmol/L.诊断为低血糖.给予50%葡萄糖50ml静推,15分钟后患者神志逐渐清醒,1小时后复查血糖为5.40mmol/L,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无其它不适反应.

    作者:李自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诊断

    本文就我院8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准确性.

    作者:姥义;徐永利;桑玉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