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的护理

于明峰;管志敏;周舸;黄烨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腺瘤, 肾上腺静脉采血, 护理
摘要:对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明确分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2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醛固酮腺瘤18例.提出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时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时间和体位;积极采取水化治疗,检查后加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情况,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辅助叩背对老年卒中患者痰标本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卒中留痰困难的患者分为诱导前组和诱导组各36例,分别进行留痰操作,留取标本送实验室分别进行目测、涂片、并接种血平板观察细菌的构成情况.结果 两组痰液性状、痰涂片细胞的分布比率,以及菌群分布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两组呼吸道样本菌群分布各有特点.结论 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留取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黏稠的痰液起到软化、稀释作用,有利于致病菌的排出.

    作者:盛霞;孙永习;李曼;王玉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老年女性不同饮食及排便习惯与便秘发生的关系

    目的 了解老年女性便秘现状、饮食及排便习惯与便秘发生的相关性,为今后实施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1 1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及排便习惯对便秘影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女性便秘发生率37.5%,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饮水、饮食、排便习惯等因素影响老年女性便秘(P<0.05,P<0.01).结论 老年女性便秘患病率高,与饮食及排便习惯有关, 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作者:付丽;陈长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护理人员心理授权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护理人员心理授权及组织承诺现状,提高管理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5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授权方面,护理人员对自主性和工作影响感知较低;组织承诺方面,护理人员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较低;心理授权与整体组织承诺显著相关(P<0.05,P<0.01),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对整体组织承诺具有预测作用(均P<0.01),工作意义的预测力大.结论 心理授权影响组织承诺,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护士心理授权水平,以增进其组织承诺,更好地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兰佳庆;张培莉;杨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浅度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做好心理护理、增加营养的同时,对照组按传统法换药,观察组采用自制黄芍膏换药.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效果确切,缩短疗程.

    作者:许小青;曾梅珍;柯瑞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智能体温单信息系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检验智能体温单系统的时间效率和准确度,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自动化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病历规范设计智能体温单系统,并设计6名虚拟住院患者连续3 d的体温单项目信息.实验室条件下,两年级各10名本科护生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法(下称手工法)和智能系统法(下称智能法)采集信息并绘制体温单,记录操作时间和出错情况.结果 两法所生成的体温单视觉效果差异明显;手工法和智能法绘制体温单绘制总时间,出错、不规范及涂改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物理降温、出入量、文字标记、体温单换页及术后天数记录等;两年级手工法出错率、不规范率及涂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智能体温单系统可显著缩短操作时间,有效减少差错,对减轻护理负荷及提高体温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侯晓红;臧渝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患者的护理

    对20例经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的患者治疗前完善各项检查、健康教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后做好消毒隔离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经10~96 d治疗后,痊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0%.提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减少或避免手术造成的皮肤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秋月;原红;孙万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探析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取成立护理科研组与专家组、对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全程督导,以及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等举措.结果 近3年护理论文发表数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也显著提高,发表护理论文作者群逐渐扩大、学科拓展情况良好.结论 科研论文写作是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科研及其论文写作水平,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倪元红;孙琳;刘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治疗时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均选用力月西、芬太尼和/或丙泊酚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镇静治疗,治疗期间采取注意镇静药物的选择、镇静效果的评估、循环功能监测、呼吸道的管理及监测、肢体功能锻炼、加强基础和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和每日唤醒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均达到镇静目标,SAS评分在3~4分,顺利渡过机械通气期,未发生其他意外事件.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对确保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顺利进行及其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贾巍;陆翠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护理硕士教学及其启示

    介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护理硕士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详细描述课程教授负责下的临床护理专家一对一指导教学和概念图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麦吉尔护理硕士课程既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教学,保证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我国护理硕士教学可借鉴其教学经验,以提高我国护理硕士教学质量.

    作者:朱杰敏;张锦辉;沈曲;叶本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经常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例(289例次)按不同进食时间分为禁食组(109例次)、透析2 h内进食组(88例次)及透析3 h后进食组(92例次).禁食组治疗前常规进食,治疗开始后全程禁食禁饮,透析结束后再进食;2 h内进食组透析开始1.5~2.0 h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3 h后进食组透析开始3.5 h左右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结果 三组进食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差、相对血容量、超滤量以及低MAP,以及三组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h后进食组各指标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三组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者提前终止透析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应选择在透析1.5~2.0 h进食,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鄢建军;夏丹;童辉;刘慎微;吕永曼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目的 探讨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6级305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55名)和实验组(150名),对照组在人际沟通课程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形式教学,包括模拟病房、临床实习前期主动介入和模拟招聘等方法.结果 两组教学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教学前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和护生就业面试的沟通应对技巧.

    作者:金彩云;周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住院肿瘤患者口服药护理危机分析及对策

    目的 识别口服药护理危机,规避护理缺陷.方法 分析住院肿瘤患者口服药护理危机来源及其原因.结果 22例次口服药护理危机分别来自药物类别护理服务和服药管理两方面:麻醉类镇痛药物2例次,靶向治疗药物3例次,镇静催眠类药物2例次,排泄类药物3例次,外出患者4例次,转科、出院患者8例次,经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均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护患纠纷.结论 实施危机意识教育、药物知识培训、完善发药制度、加强与医生的沟通等对策,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药护理服务.

    作者:余红春;雷丽婵;陈玉娣;方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抢救用药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

    护士在参与抢救用药医嘱执行中,不仅是抢救药物治疗的执行者,还应是患者用药前后的监督者.卫生部于2009年推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二为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为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鉴此,笔者自行设计了抢救用药记录本,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峰;向清平;赵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节假日与工作日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

    目的 对节假日护理质量与工作日护理质量评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护理质量特别是节假日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节假日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工作日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节假日和工作日护理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节假日与工作日住院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连智;李瑞芬;胡景平;于风颖;齐亚莉;宋亚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医院支助中心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支助中心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方法 运用自制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51名支助中心在职1年及以上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支助中心员工总体满意度得分2.58±1.07,对收入及劳务分配、社会支持、环境及工作条件、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1.66±0.93、2.41±1.16、2.55±1.05、2.65±1.07、3.77±1.02.结论 医院支助中心员工工作满意度总体偏低,有必要针对其特点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芬;朱佳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外用治疗蚂蚁咬伤

    蚂蚁咬伤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引起瘙痒、疼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笔者采用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联合外用涂搽局部皮肤,效果满意,介绍如下.方法:①用温开水清洗皮肤后,用软毛巾擦干.②用消毒棉签将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按龙珠软膏→龙珠软膏→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的顺序涂搽患处,间隔4 h再重复.用药2~3 d,直至红肿消退.

    作者:刘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简便输液标记方法介绍

    静脉输液时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询问当日输液药物量及情况,当班护士一般可准确回答,但其他班次的护士未必能完全了解.如果对患者含糊了事,会导致护患关系不和谐;而查看医嘱或输液记录,费时费力且耽误了解释的佳时机.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一种简便标记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侯双;王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现阶段我国男护士职业优势及社会需求的现状

    从国内外男护士的招收和注册现状,社会对男护士的态度,男护士性格和性别上的职业优势,医疗单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展望了男护士的发展前景.

    作者:左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及其时间点执行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时间点的认识及手卫生行为情况.方法 对190名临床护理人员,以问卷形式调查其对手卫生时间点的认识,并观察105名护士在各手卫生时间点的洗手行为.结果 97.89%临床护理人员的洗手知识来源是通过培训获得;2.11%通过全日制学校学习和自学获得.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六步洗手法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工作中实际洗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手卫生时间点的认识,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显得异常重要.

    作者:严玲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皮肤试验,对19例试验阳性者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对13例食物激发试验阳性患者采取剔除过敏食物、记录日志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4周、8周后,患者症状频率、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和7个维度评分(除挑食外)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乔惠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