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宏;赵霞
目的 探讨家属陪护缓解口腔治疗患者焦虑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在口腔修复科做烤瓷修复体的45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5例)和对照组(21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口腔治疗操作,均在医生进行口腔操作前由护士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家属陪护;实验组选择亲友中可依赖的1人全程陪护.结果 实验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阳性症状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属陪护可以减轻患者就诊时的焦虑症状.
作者:苏虹;袁梦桐;胡伟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某社区居民100人按单、双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均接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后对照组根据培训内容和宣传小册进行自我学习,实验组采取同伴教育方法学习.分别于培训前后进行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调查和操作考核.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为(51.30±15.08)分、操作考核得分为(16.72±2.39)分,对照组分别为(49.00±15.19)分、(15.82±2.8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社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采取同伴教育,可提高其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
作者:李佳;吕冬;李香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视下诊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多人合作的技术.在行宫腔镜检查治疗时,宫腔镜连接管的一端需连接膨宫液,另一端连接宫腔镜的内镜进水阀,继而输入多瓶膨宫液以扩大子宫进行检查及手术.由于宫腔镜连接管价格贵、消毒不彻底,护士频繁更换膨宫液,既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护士工作量.鉴此,自2007年起,我科改用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代替宫腔镜连接管,至目前已应用于800余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徐胜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展预约服务对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将门诊输液2 d以上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590)和观察组(n=610).对照组按门诊常规输液流程;观察组开展预约服务,通过门诊输液室全体成员会议和部分患者访谈,分析门诊输液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订预约服务流程,做好预约服务的准备工作,进而实行预约服务,合理分流输液患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等待输液时间为(15.7±2.6)min,对照组为(37.5±1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门诊输液工作(除护士使用文明用语一项外)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1) .结论 在门诊输液室开展预约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雷渊秀;宋玎;倪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措施提高IUI周期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例不孕患者进行IUI的417个周期随机分为排气组(221周期)与未排气组(196 周期).两组行IUI时操作者将1 ml注射器去除针头,先抽取0.35 ml空气,再吸取处理好的精子悬液0.30~0.50 ml,进而连接IUI导管.此时未排气组直接将连接好的IUI导管置于宫腔内,然后将处理好的精液和抽取的0.35 ml空气缓缓注入宫腔(约3 min),停留1 min缓慢取出IUI导管.排气组则将连接好的IUI导管先排气(约排出空气0.35 ml)后再置于宫腔内,其他步骤同未排气组.结果 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其中排气组周期妊娠率为12.22%,未排气组为11.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导管排气与否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排气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未排气组,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青梅;李冬;张红茹;石岚;张朝晖;张稚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常需要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静脉滴注,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同时应用异甘草酸镁溶液静脉滴注改善肝功能.给药过程中发现,当异甘草酸镁溶液滴注完毕续滴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时,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混浊物,继而出现白色絮状物.鉴此,笔者对两药进行配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杰;黄珏;李文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态度,探讨其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101名低年级本科护生进行职业态度、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 低年级本科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6~7.4(4.8±1.4)分,58.4%本科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41.6%本科护生中立偏消极;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多数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需加强护生职业态度教育,为其提供各种心理及行为支持,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
作者:孙延超;王翠洁;张效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临床上常会用到需要避光使用的药物,一般采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输液瓶、输液袋,或使用一次性避光注射器,但是塑料袋使用不方便,每次包裹花费时间较多,影响护士工作效率;而一次性避光注射器费用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009年起笔者使用废弃X线片制成避光套,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尚鑫;张思跃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针对护理人员的离职现象,对离职倾向和工作氛围现状以及其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工作氛围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旨在为护理管理者降低护士离职率,确保护理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孟丽娜;周郁秋;程若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3种3M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7例,置管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采用1630TegadermTM、9546HPTegadermTM、1635TegadermTM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敷料一般每周更换2次,出汗多、热疗后、被污染、潮湿、脱落时立即更换.结果 三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率高,观察1组次之,观察2组低.三组敷料更换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敷料更换频率高,观察2组次之,观察1组少.结论 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牢固性好但透气性较9546HP TegadermTM敷料差.建议常规选用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易出汗者选用9546HP TegadermTM敷料.
作者:李燕;袁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外意外分娩时院前急救的感染控制措施与效果.方法 对43例院外意外分娩并实施院前急救的产妇,从出诊前、现场急救、转运途中、转运至医院后等4个环节采取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无1例新生儿发生破伤风,产妇会阴伤口未发生感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均为2.33%.结论 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能减少母婴院外意外分娩时感染的发生.
作者:麦小妮;何惠言;叶瑛;陈钟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对47例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Orthofix重建单边外固定架和短缩-延长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14~21 d出院,随访14个月,所有患者骨缺损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 m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无感染复发.提示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短缩-延长术者的患肢末端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软组织护理,延长、短缩过程中出现疼痛及时处理,做好肢体延长、外固定架的管理,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芮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马黄酊外敷对甲沟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92例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2例)以马黄酊湿敷,对照组(120例)用碘伏湿敷,均治疗2次/d,每次15 min,7 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黄酊治疗甲沟炎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4方面给予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肺栓塞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食、心理、运动、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秋妮;钟玲娟;陈丽芬;郭娇娇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对剖胸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剖胸术后康复出院的患者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术后常规卫生宣教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处理基础上,予以为期6个月的院外呼吸训练,以上门访视、电话随访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呼吸肌训练.结果 干预6个月时研究组GQOLI-74量表的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指导明显提高了剖胸术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雁荣;罗亮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西帕依固龈液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1组(n=30)、对照2组(n=28)、实验组(n=32)分别采用常规生理盐水、口泰含漱液、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结果 三组口腔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效果好,对照2组次之,对照1组差.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作为口腔护理液可有效降低牙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口腔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王艳梅;阿依古力·拜克提;刘芬;张丽娟;李巧印;王慧;李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概述胸腔内置管的适用范围、导管的选择、穿刺的方法及常用药物,总结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和腔内给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伏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对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改良Soave手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15~20 ml,术后24~48 h能排气排便,术后10~12 d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排便功能正常,吻合口光滑,松紧适度,发育营养与正常同龄儿相似.巡回护士熟练掌握仪器使用方法和性能,术中严密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手术进程和部位及时改变患儿体位;器械护士术中需迅速准确传递器械、物品,熟悉手术步骤和配合技巧,以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翟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付勤;王海霞;潘晓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总结硬质灭菌盒术前的包装、灭菌转运方法,术中的使用方法,以及术后的转运与交接方法.发现硬质灭菌盒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室耗材产品,可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手术器械的回收更快,更安全;热传导效果好,干燥效果佳.提示合理使用硬质灭菌盒既有效保护器械,也减轻手术室护士工作量,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英;曾俊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