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用纱布块防止气管切开患者痰液喷溅

李国春

关键词:纱布块, 气管切开患者, 痰液, 刺激性咳嗽, 周围环境, 喷溅, 交叉感染, 床单位, 效果, 污染, 问题
摘要:气管切开患者在刺激性咳嗽时,易发生痰液喷溅,污染床单位及周围环境,甚至造成相邻患者的交叉感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自2007年6月用纱布块防止痰液喷溅.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侧斜切开术后伤口再撕裂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会阴侧斜切开术后伤口再撕裂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有效降低会阴侧斜切开术后伤口的再撕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97例产妇会阴侧斜切开术后伤口再撕裂的发生原因.结果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等头位不正致会阴侧斜切开术后伤口再撕裂率占16.49%,耻骨弓过低、胎儿体质量≥3 500 g均占15.46%,手抱肩娩出占13.40%.结论 正确估计胎儿大小、胎位和先露部位情况,充分了解骨产道和软产道的情况,是预防会阴侧斜切开术后伤口再撕裂的关键.

    作者:梁爱兰;丁敏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截石位手术专用托盘的制作与应用

    手术托盘作为术中器械传递和存放的平台,需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体位要求的不同进行放置和调整.其中肛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常需在截石位下完成,传统的手术托盘因底座和支架较大,体位安置后不易摆放.

    作者:石志红;方丽;钟香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危重症患者应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对30例急危重症患者在标准肠外营养(PN)中加入N(2)一L-丙氨酰-L-谷氨酰胺并联合肠内营养(EN),营养支持治疗时间持续7~15 d.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及前清白蛋白(PA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白细胞计数(WBC)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提出急危重症患者应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且安全性好;护理中注意掌握谷氨酰胺治疗及EN的时机,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科学配制谷氨酰胺是保证效果的可靠措施.

    作者:邓先锋;黄海燕;田敏;吴志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加坡医院乳房护理师工作介绍

    介绍了新加坡医院乳房护理师需具备的条件及工作职责,包括参与乳房疾病普查、协助乳腺专科和整形专科医生工作、参与术后查房、专科门诊等.提出我国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提高妇女乳房健康水平.

    作者:袁晓艳;Serene Cheong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输液器间歇滴入营养液预防鼻饲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目的 降低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60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调节滴速为100 ml/h,间隔1 h重复滴入,10次/d,8 h更换1次输液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一次性注入100ml,时间10~12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间隔1 h后再次注入,10次/d.结果 两组鼻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反流、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输液嚣间歇滴入营养液可降低鼻饲所致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吴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

    论述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影响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疾病不确定感对住院患者的影响以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措施.提出疾病不确定感主要受患者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信息支持和应对方式四方面影响,并且影响到住院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当掌握疾病不确定感理论的相关知识,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且动员一切社会支持力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从而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孙小玲;秦瑞;吴瑜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诊多用手电筒的设计与应用

    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急诊多用手电筒,既可用于输液检查.还可用于夜问照明和小手术,介绍如下.

    作者:何非;刘杰;刘雅克;艾云艳;曾蕾莉;王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更换针头法注射绒促性素减轻患者疼痛

    目的 减轻肌内注射绒促性素带来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14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用抽吸药液后的注射器直接注射(即常规方法 );观察组注射器抽吸药液后更换针头·再排气注射.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局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更换针头注射绒促性素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局部反应发生.

    作者:安博;任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输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输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应用β-七叶皂苷钠等脱水剂静脉输液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先热敷需静脉输液的部位,再常规消毒穿刺;观察组选择静脉后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在需穿刺部位皮肤根据静脉走向外敷丁卡因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浸润的棉片,25~30 min后再常规消毒静脉穿刺输液.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及输液后30 min、60 min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

    作者:黄干秀;阎位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录像反馈式练习法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录像反馈式练习法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1名参加培训的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51名)和观察组(50名).在培训的练习阶段,对照组按传统方法 练习,观察组采用录像反馈式方法 练习.结果 观察组3项操作(静脉输血、真空静脉采血、输液泵的应用)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作者:李丽荣;刘花;张全英;刘仲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案例学习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

    目的 促使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护理职业态度.方法 将152名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6名.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的围术期护理、肿瘤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章节中采用案例学习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前、后分别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价护生的职业态度.结果 教学后实验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学习法可通过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培养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等,让护生更愿意接受并热爱护理专业,对培养护生形成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比传统方法 更为有效.

    作者:顾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状况及培训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现状及对ICU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情况,为完善ICU专科护士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地区市级以上ICU护士750人进行调查.结果 68.53%ICU专科护士职称为护士,45.73%学历为中专;99.87%听说过专科护士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杂志、图书、讲座及同事介绍等途径获知;70.27%在进入ICU前未经过任何培训;29.60%~90.80%需要高级临床护理、英语、科研、教学、管理、病房沟通等方面的培训;学历、职称、民族、工作时间和ICU工作时间对培训需求有影响(P<0.05,P<0.01).结论 新疆地区ICU护士存在低职称、低学历的状况,需要接受高级临床护理、英语、护理科研、管理等知识培训.不同条件护士培训需求有差异.管理部门应根据卫生部的培训大纲及护士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作者:肖江琴;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次性吸痰管催吐效果观察

    催吐是迅速排除进入胃内毒物的重要方法.对于中毒发生不久.毒物尚未被吸收,患者胃内仍有大量食物或固体毒物时,催吐比洗胃更合适.我科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催吐,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邝蕾;吴伟;杨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大灾害后大批伤员转运工作的研究现状

    阐述重大灾害后,大批伤员进行转运的意义和作用,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工作.并深入探讨医务人员在伤员转运前、中、后三期具体任务的分配和执行.

    作者:罗羽;杨雅娜;刘秀娜;何孝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后意外妊娠的护理

    总结12例不孕症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发生意外妊娠后的护理要点.提出生殖中心护士应熟悉IVF-ET中使用GnRH-a后意外妊娠的原因、特点,针对性做好预防意外妊娠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观察,尽早发现意外妊娠,配合医生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发生意外妊娠后的护理及术后健康指导,以提高IVF-EVT成功率.

    作者:曾义真;陆丹;彭旭霜;彭翠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T引导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蛛网膜囊肿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CT引导下经椎板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蛛网膜囊肿的16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做好饮食护理,预防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结果优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提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于促进CT引导下经椎板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蛛网膜囊肿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艳;李素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空降兵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空降兵的人格特征,为选拔和训练该人群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对1 038名空降兵进行人格测试.结果 空降兵P、N、L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E维度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P<0.01)·空降兵个性外向和倾向外向占62.52%,内向和倾向内向占11.56%,中间型25.92%.情绪稳定和倾向稳定者占38.34%,不稳定和倾向不稳定者29.00%.中间型32.66%.不同条件空降兵人格特征为P、L得分随职别增高而增高,E、N得分相反(P<0.05,P<0.01);E得分随学历增高而降低.L得分呈增加趋势(均P<0.01);非独生子女P、N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E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均P<0.01);农村籍P、N及L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籍(均P<0.01);新兵E、N得分显著高于老兵,L得分显著低于老兵(P<0.05,P<0.01).结论 空降兵人格特征总体趋于外向稳定型,并随着职别、学历和兵龄的增加而情绪更加稳定;少部分有神经/精神质倾向.建议把好兵源关,建立心理辅导站,加强心理训练和不良行为矫正,以提高空降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周军;程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麻醉苏醒期婴儿的护理

    对445例手术婴儿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入麻醉后监护室监护,结果婴儿均安全渡过苏醒期.提出根据婴儿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在苏醒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管理、液体管理、体温护理、烦躁的护理等.是保障婴儿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的主要护理措施.

    作者:刘尚昆;陈罡;殷金莲;周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配合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合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移植血管再通良好的必要条件.

    作者:万效梅;孙艳;卢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侧仰卧位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中的应用

    体位安置在外科手术中十分重要,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医疗技术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更好地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医生操作.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我院对41例施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者采用侧仰卧位,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方灵燕;曾俊;卢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