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降兵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周军;程才

关键词:空降兵, 人格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 了解空降兵的人格特征,为选拔和训练该人群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对1 038名空降兵进行人格测试.结果 空降兵P、N、L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E维度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P<0.01)·空降兵个性外向和倾向外向占62.52%,内向和倾向内向占11.56%,中间型25.92%.情绪稳定和倾向稳定者占38.34%,不稳定和倾向不稳定者29.00%.中间型32.66%.不同条件空降兵人格特征为P、L得分随职别增高而增高,E、N得分相反(P<0.05,P<0.01);E得分随学历增高而降低.L得分呈增加趋势(均P<0.01);非独生子女P、N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E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均P<0.01);农村籍P、N及L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籍(均P<0.01);新兵E、N得分显著高于老兵,L得分显著低于老兵(P<0.05,P<0.01).结论 空降兵人格特征总体趋于外向稳定型,并随着职别、学历和兵龄的增加而情绪更加稳定;少部分有神经/精神质倾向.建议把好兵源关,建立心理辅导站,加强心理训练和不良行为矫正,以提高空降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器间歇滴入营养液预防鼻饲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目的 降低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60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调节滴速为100 ml/h,间隔1 h重复滴入,10次/d,8 h更换1次输液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一次性注入100ml,时间10~12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间隔1 h后再次注入,10次/d.结果 两组鼻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反流、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输液嚣间歇滴入营养液可降低鼻饲所致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吴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骨科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

    目的 制定骨科应急预案,提高骨科惠者抢救成功率.方法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分析近5年内的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制定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等骨科专科应急预案.并于2007年应用于临床.结果 实施骨科专科应急预案前(2006年)、后(2007年),患者急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骨科专科应急预案可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和满意度.

    作者:罗晓华;杨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配合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合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移植血管再通良好的必要条件.

    作者:万效梅;孙艳;卢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家庭护理服务内容开展意愿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家庭护理服务内容的开展意愿,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拟定社区家庭护理服务内容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22例住院患者的家庭护理服务内容开展意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需要开展率居前5位的服务项目为健康咨询(79.5%)、饮食指导(69.7%)、康复训练指导(65.5%)、血压监测(64.8%)、测量仪器使用指导(63.1%);家庭护理服务内容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自觉健康状况和对家庭护理的了解程度(均P<0.05);在开放性问题中部分患者表示对社区护理水平不放心.结论 应针对性开展家庭护理服务内容,并尽快完善社区家庭护理体系,提高社区护理水平.

    作者:刘云娥;吕伟波;王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各项指标阳性的临床意义、HBV携带产妇携带模式对实施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影响及免疫干预措施和哺乳、接触防范指导的研究进展,指出HBV携带产妇在接受母婴多重联合免疫及哺乳、接触防范指导干预条件下实行母乳喂养不增加HBV母婴传播的风险.

    作者: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T引导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蛛网膜囊肿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CT引导下经椎板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蛛网膜囊肿的16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做好饮食护理,预防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结果优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提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于促进CT引导下经椎板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蛛网膜囊肿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艳;李素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引导性音乐想象训练对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 缓解视网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视网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接受引导性音乐想象训练7次.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血清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引导性音乐想象训练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建宏;田萍;王梅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陪伴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由助产士及家属参与陪伴分娩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体验,为优化产时保健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3例个案的资料,用现象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陪伴分娩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体验主要有4个方面:渴望陪伴尽早介入;家属为产妇带来良好的情感支持;助产士为产妇带来良好的专业支持;家属和助产士的介入也给产妇带来一些负担,表现为对家属承受力的担忧和与助产士沟通的障碍.结论 助产士和家属介入的陪伴分娩给产妇分娩过程带来了诸多积极的感受,但也增加了一些负性体验.建议产科医护人员提高产前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尽早介入家属的陪伴分娩,并将家属纳入到产前教育中,充分发挥家属陪伴分娩的优势;尽早建立助产士和产妇之间的导乐关系,充分发挥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优势.

    作者:周英凤;袁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更换针头法注射绒促性素减轻患者疼痛

    目的 减轻肌内注射绒促性素带来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14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用抽吸药液后的注射器直接注射(即常规方法 );观察组注射器抽吸药液后更换针头·再排气注射.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局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更换针头注射绒促性素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局部反应发生.

    作者:安博;任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山东省大学生院前急救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的需求,期望获得院前急救知识的途径以及对实施院前急救的态度.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山东省l 585名大学生进行院前急救认知调查.结果 大学生急救知识均分6.69分(满分13分);对实施院前急救的态度均分2.70分(满分4分);希望学习院前急救知识的前5种途径是讲座、现场演示、选修课、宣传单、暑期实践;关于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的责任方,65.99%选择学校和国家政府.结论 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较差,急切希望获取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学校和国家政府应担负起院前急救知识普及的重任.

    作者:凌吉英;刘金花;刘眷玲;邹菲菲;王克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空降兵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空降兵的人格特征,为选拔和训练该人群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对1 038名空降兵进行人格测试.结果 空降兵P、N、L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E维度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P<0.01)·空降兵个性外向和倾向外向占62.52%,内向和倾向内向占11.56%,中间型25.92%.情绪稳定和倾向稳定者占38.34%,不稳定和倾向不稳定者29.00%.中间型32.66%.不同条件空降兵人格特征为P、L得分随职别增高而增高,E、N得分相反(P<0.05,P<0.01);E得分随学历增高而降低.L得分呈增加趋势(均P<0.01);非独生子女P、N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E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均P<0.01);农村籍P、N及L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籍(均P<0.01);新兵E、N得分显著高于老兵,L得分显著低于老兵(P<0.05,P<0.01).结论 空降兵人格特征总体趋于外向稳定型,并随着职别、学历和兵龄的增加而情绪更加稳定;少部分有神经/精神质倾向.建议把好兵源关,建立心理辅导站,加强心理训练和不良行为矫正,以提高空降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周军;程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截石位手术专用托盘的制作与应用

    手术托盘作为术中器械传递和存放的平台,需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体位要求的不同进行放置和调整.其中肛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常需在截石位下完成,传统的手术托盘因底座和支架较大,体位安置后不易摆放.

    作者:石志红;方丽;钟香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案例学习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

    目的 促使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护理职业态度.方法 将152名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6名.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的围术期护理、肿瘤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章节中采用案例学习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前、后分别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价护生的职业态度.结果 教学后实验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学习法可通过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培养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等,让护生更愿意接受并热爱护理专业,对培养护生形成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比传统方法 更为有效.

    作者:顾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诊多用手电筒的设计与应用

    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急诊多用手电筒,既可用于输液检查.还可用于夜问照明和小手术,介绍如下.

    作者:何非;刘杰;刘雅克;艾云艳;曾蕾莉;王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状况以及影响其专业承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问卷和专业承诺影响因素问卷对27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总均分为2.95;性别、生源地、高考志愿、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人口学变量(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因素主要有与高中同学相比产生的落差感、专业与兴趣不符、难以发挥才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校重视专业态度教育、对就业的关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临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临床实习中对专业价值的认识,(P<0.05,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因素涉及到人口学变量、学校教育、重要他人、个人因素以及临床因素等方面,护理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

    作者:董超群;陈先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录像反馈式练习法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录像反馈式练习法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1名参加培训的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51名)和观察组(50名).在培训的练习阶段,对照组按传统方法 练习,观察组采用录像反馈式方法 练习.结果 观察组3项操作(静脉输血、真空静脉采血、输液泵的应用)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作者:李丽荣;刘花;张全英;刘仲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生自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信现状,初步分析影响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的因素,为培养身心素质佳、全面协调发展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对9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总分为146.62±16.14}影响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因素有是否恋爱、是否为班委、是否羞于当众说话以及学习成绩(均P<0.10).结论 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较高,当众说话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学习成绩影响其自信程度.在护理本科生的教育中,除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外,更应注重培养勇敢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作者:姜晶;林平;柴亚丽;王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

    论述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影响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疾病不确定感对住院患者的影响以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措施.提出疾病不确定感主要受患者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信息支持和应对方式四方面影响,并且影响到住院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当掌握疾病不确定感理论的相关知识,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且动员一切社会支持力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从而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孙小玲;秦瑞;吴瑜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生命力护理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探索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为患者及健康人群提供多元化的养生保健之道.方法 成立自然健康回归中心,从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生命力护理管理.连续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92.86%患者表示纠正了不良卫生(生活)习惯,97.62%认为指导内容通俗易懂,100%相信生命力护理,99.05%希望继续参与生命力护理.结论 生命力护理管理模式强调转变观念,重在行为预防,可纠正不良的生活及卫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调理生息,激发机体潜能.

    作者:卢丽琼;卢梅生;梁远兰;梁健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蜂蜜外敷联合微波照射辅助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蜂蜜外敷联合微波照射辅助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146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现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蜂蜜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微波照射20 min/次,1~2次/d,连续14 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蜂蜜外敷联合微波照射辅助治疗慢性皮肤渍疡,疗效显著.

    作者:庞振雄;陈玉琼;刘付逸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