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研究

丁兰;丁静;武琳;李世华;李晶

关键词:职业人群, 同伴教育, 知己能量监测仪, 健康管理, 社区护理
摘要:目的 探索对职业人群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 .方法 选取功能社区98名体重指数(BMI)≥25的在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管理,采用授课、座谈、知己能量监测仪等进行为期1年的饮食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人群BMI、腰围,每日有效运动量、时间和次数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MI、腰围显著降低(均P<0.05),每日有效运动热量消耗、有效运动比、有效运动时间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可以使他们长期坚持有效运动,降低BMI、腰围.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香港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工作介绍

    介绍香港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的基本情况及人员配备、专科护士职责(包括糖尿病教育、并发症检查、个案管理及其他)、患者就诊流程及门诊收费等,为内地开展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魏琳;张广清;蒋革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行为干预预防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行为干预预防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将169例肺癌放疗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干预组(84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病房环境管理、行心肺、呼吸保健操、温水足浴与穴位按摩、意念催眠等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行为干预能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预防放射性肺炎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素钠封管液外敷治疗留置针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随着留置针的广泛应用,静脉输液而导致的静脉炎也时有发生.为此,我科试用多余的肝素钠封管液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汉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死亡教育对住院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死亡教育对肿瘤患者生死观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2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死亡教育,并于教育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死观及价值观认知现状问卷和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教育后患者死亡及价值观得到显著改善(均P<0.01);教育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死亡教育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钟小勤;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洗手间用尿标本支架

    留取尿标本进行检验是常规检查,患者在卫生间内留取尿标本后,无处临时搁置,给其造成不便,或倾洒影响就诊.故我科自行设计尿标本支架,在卫生间内设一独立区域装置,从细节上解决患者困难,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燕;邓立华;见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病区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病区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从2003年7月开始,在病区层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每周1次的病区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制订整改措施.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管理联合护士质控反馈会议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实施层级管理及每周1次的病区护士质控反馈会议,能使护理各环节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作者:冯锦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笔式胰岛素注射后拔针方式的改良

    笔式胰岛素注射因具有简便易学、剂量准确、方便耐用、无痛、效佳等优点,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现临床多使用诺和笔和优伴Ⅱ笔配以8 mm×30 G的针头进行注射,按照使用说明,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6 s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这样可以确保剂量准确,又可阻止体液流入针头或笔芯内.

    作者:陈立群;周秀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由护士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向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温馨提示卡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郭巧珍;陈茹;肖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专护生肿瘤护理考核结果分析及教学改进策略

    目的 考查高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生)掌握肿瘤护理知识现状,了解其学习肿瘤护理知识的愿望.方法 考察护生肿瘤护理学知识掌握程度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4门主要临床护理学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同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学习肿瘤护理知识愿望及内容的调查.结果 护生的肿瘤护理学知识掌握程度远远落后于临床护理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学习肿瘤护理知识的愿望强烈,护生缺乏的肿瘤护理知识为肿瘤的预防、疼痛知识、死亡教育及职业防护;希望获取职业防护、肿瘤的预防、疼痛护理及放化疗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结论 传统的高级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护生对肿瘤护理知识的学习以及临床需求,必须加快肿瘤护理教学改革.

    作者:杨雪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以寻找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ROTCQLQ-C3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31例住院肺癌患者(患者组)和31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面对或斗争、回避、屈服或接受;屈服或接受应对方式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但首要采用积极面对;在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屈服心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代淑芬;李文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 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Ⅳ级心力衰竭患者43例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用药前做好护士培训以及健康教育;用药过程中,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等变化.结果 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有效治疗重度心力衰竭,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祝秋萍;于黎芳;吴蓓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定时灌肠提高老年癌痛患者直肠给药镇痛效果

    目的 提高老年癌痛患者镇痛疗效.方法 将90例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的老年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每隔2 d应用甘油灌肠剂110 ml灌肠1次,对照组患者3 d未排便时再行灌肠.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时灌肠可提高老年癌痛患者直肠给药的镇痛疗效.

    作者:蔡连娜;张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病区床旁巡视记录卡的制作与应用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该制度要求之一为一级护理护理人员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1次;二级护理每1~2小时巡视患者1次[1].

    作者:黄桂桃;文安笑;巫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卒中失眠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失眠的症状及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易受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失眠,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洁;赵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婴儿腹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治疗婴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婴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小儿腹泻散加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加热至39~41℃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清洁灌肠后采用相同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及保留灌肠后初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有助于延长灌肠液在婴儿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促进药物吸收,可提高婴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虹;占小春;刘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建立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焦点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天津、江苏、湖南、山东等23个省、市的36名专家就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进行函询与论证.结果 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6;第2轮专家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较第1轮增大,均在0.38及以上(均P<0.01).终确立了包含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5项三级指标的中医院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 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李平;牟善芳;冯凤;翟燕;崔宁;谢彩霞;荆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诺维本滴注浓度对兔外周血管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诺维本对兔耳缘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影响,为临床采用适合的诺维本滴注浓度提供依据.方法 将36只兔随机分成A、B、C三组,均于其双耳耳缘静脉同时滴注诺维本溶液.A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4 mg/ml;B组左耳注射浓度0.2 mg/ml、右耳0.6 mg/ml;C组左耳注射浓度0.4 mg/ml、右耳0.6 mg/ml.均用输液泵控制滴速40 gtt/min,输液时间3 min.分别于滴注8 h、24 h、48 h观察双耳外观后,切取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常规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 滴注不同浓度的诺维本8 h时兔耳缘静脉及周围组织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48 h时,0.2 mg/ml、0.4 mg/ml浓度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0.6 mg/ml浓度评分显著高于0.2 mg/ml及0.4 mg/ml(均P<0.01);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诺维本滴注浓度与血管壁组织损伤呈正比,浓度越高,血管壁及周围组织损伤越严重;诺维本滴注适宜浓度为≤0.4 mg/ml,且每天应更换输液部位进行治疗.

    作者:侯文红;王红;孙菊杰;谭学芬;徐鲲;程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鼻饲饮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对3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老年患者给予鼻饲饮食,均发生鼻饲并发症,包括心理反应、胃肠道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占80.0%.经过积极治疗、护理,25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提出脑梗死吞咽障碍老年患者鼻饲饮食可能导致各类并发症,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曹建芬;胡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疆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师资结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人数、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为满足护理教育的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新疆12所中等卫生学校护理师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疆中等护理专业教师与在校学生的平均师生比1∶153;12所学校的护理教师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构成比为0、2.7%、77.7%、16.9%、2.7%;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构成比为0、12.8%、40.6%、46.6%;护理教师<25岁、25~岁、35~岁、45~岁、≥55岁的构成比为8.1%、39.2%、40.5%、11.5%、0.7%.结论 护理专业教师人员严重匮乏,职称和学历结构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严重,不能满足护理教育需求,有待改善和提高.

    作者:王芸;赵慧玲;代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一次性粘贴手术巾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胸腔闭式引流是迅速解除自发性气胸引起的呼吸困难的首要措施.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4~7 min喘憋即能缓解,呼吸平稳.

    作者:李雪芬;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